謝謝吳小潭的閱讀(詳見劉泰特新浪博客)。
任何一件事物都是矛盾的,也就是不可能完美,只是相對的好。
中國古代的道德政治,通過科舉制貫穿全國,這是一種人治,因此,避免不了個人權利的集中,而這種權利集中,避免不了個人濫用權利,謀取私利,而克制這種腐敗因素的,只能主要依靠提高個人的道德修養,這種提高又通過科舉制等各種國家和社會文化被大力肯定和提倡發揚。
這種道德文化制度還有其他好的方面,比如,可以實現精簡機構。中國古代政治機構比如縣一級,吃皇糧的主要父母官,僅區區幾人,因為整個社會強調道德風氣,功利商業氣氛受到壓制,社會民間矛盾不尖銳和繁多,一個縣太爺就可以應對全縣的官司訴訟。胡適回憶說,他小時候,從安徽經過浙江到上海,到了杭州,才第一次看到警察,走了七天七夜,一路上沒有看到一個警察或是士兵,都是很安全。這種描述,大概可以反映中國古代社會治安情況。
當然也有天下大亂,但那一般是幾百年一次。
中國古代有和珅大貪官,也有海瑞大清官,不能把中國古代吏治看成一團漆黑,否則中國社會就會一天都不得安寧。總體說,中國古代吏治是成功的,因為它延續了兩千年,而你能保證資本主義制度存在兩千年嗎?
資本主義制度也是充滿矛盾,它的人權,能夠真正實現嗎?為什么最近法國一本書叫《我憤怒》,僅僅三萬字,但卻排在全國圖書銷售榜第一名,這本書就是憤怒時下的法國社會乃至整個西方資本主義越來越發展為社會嚴重的不公和兩極分化。
西方的人權文化政治,也發展導致了社會嚴重的不公,和兩極分化日趨嚴重,這不是也讓我們懷疑這種人權的真實性和虛偽性嗎?
但我們不能因此而根本否定西方的人權文化,只是說明西方的人權文化還很不完善。同樣,我們也不能根本否定中國古代的道德文化政治,只是要進一步的去完善它,建設它。
對中西文化不能厚此薄彼,要客觀分析,認識它內在的規律性,才能裨益于我們腳踏實地對文化作出切實的改進。
——獨立思考 閱讀經典—— 蘇州雨果書店與您交流思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