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同義
毛澤東的名篇《矛盾論》里的秘密是我無意中發現的,這個發現如果被證實的話,毛澤東有可能成為繼孔子為《易經》作注以來,為中國“陰陽”學說的理論發展上,做出了重大突破的第一人。而連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的源頭也可能被改寫。
我們知道,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常期實踐中,毛澤東畢生致力于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運用到黨的全部工作中,因而形成了具有中國共產黨鮮明特色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就是毛澤東的哲學思想。他通過總結中國革命的實踐,特別是為了批判曾給中國革命事業造成嚴重損失的教條主義錯誤,毛澤東寫下了兩篇名著《實踐論》和《矛盾論》。用以論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毛澤東在《矛盾論》里著重闡述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對立統一規律,并詳細論述了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同一性,斗爭性,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對抗在矛盾中的地位等原理。他在文章中還特別強調了這一原理是關于事物。
矛盾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拋棄了辯證法。正是由于毛澤東的這兩篇文章,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發展史上是一個重大的理論突破。而毛澤東思想的哲學思想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中國化的偉大成果。
秘密的發現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一次,因為寫作的原因需要查閱資料,先是查閱了許多有關“陰陽”學說的各種資料,但為了使論述更準確接著又翻閱了毛澤東的《矛盾論》,看著,看著,突然發現毛澤東的《矛盾論》的論述,怎么和“陰陽”學說的論述那么的相近呢?難到它們是相通的嗎?我感緊將兩者進行了比對,結果大吃一驚。誰都清楚,“陰陽”學說是古代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法寶,是古代人類文化的寶貴遺產。因為“陰陽”學說有一套極其豐富的學說體系,被中華民族的先人們廣泛的用在了各個領域。如中醫學,建筑學,環境學,文學,美學,天文學等等。而“陰陽”學說又是一種抽像的概念,所謂“陰陽”是對自然界相互關連的某些事物對太陽的向背。向著太陽的一面明麗光亮所以叫“陽”,而背著太陽的一面幽昧晦暗所以叫“陰”。因此,“陰陽”的屬性是一種抽像的概念,而非指某個具體事物。而“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可用“對立,互根,消長,轉化”八個字來概括。而對“陰陽”學說最好的解釋則是中國古老的“太極圖”。它是闡釋“陰陽”學說最恰當的模型。它所圖解的是“陰陽”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永恒流轉生生不息的動態平衡的整體形像。而成書于殷末的《周易》則是我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源頭。西漢時,儒家學派將《周易》與《詩》,《書》,《禮》,《樂》,《春秋》奉為經典,稱為“六經”。于是《周易》又被稱為《易經》?!兑捉洝分饕浴瓣庩枴睂W說為宗旨,闡釋宇宙大自然的陰陽,剛柔,動靜等的變化。而變易而不易,復雜而簡單,在變化中發展,于反復中保持統一。而合諧,剛健,中正,永恒,無窮無盡,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正是宇宙的精神所在。我們通觀《易經》的思想就會明白,為什么《易經》會被稱之為“天人之學”并成為我國傳統文化的根源。幾千年來,自從孔子為《易經》作注寫傳外,歷朝歷代為《易經》作注之人蜂涌不絕。然而,多是抽像的注釋,解說,整理,???,考證而已,鮮有突破。在我研讀毛澤東的《矛盾論》的過程中,發現其全篇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篇地地道道的“陰陽”學的經典之作。其中有趣的是,如果我們把文章中的“矛盾”二字,全部換作“陰陽對立”四個字,其余不用再動一個標點符號,就完完全全變成了一篇標準的“陰陽”學說名篇了。而毛澤東在《矛盾論》中,雖未言及“陰陽”但他卻盡得“陰陽”學說的精髓。他在《矛盾論》中把古老的“陰陽”學說中的“對立,互根,消長,轉化”的理論,闡述的淋漓盡致。他把一個抽像的“陰陽”學理論,加以發展突破,變成了當代最科學,最先進的哲學思想——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核心了。這一切意味著什么呢?有一個事實我們大家都知道,那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是受到黑格爾學說的重大影響的。而黑格爾的學說又得益于中國的“陰陽”學說的營養。巧合的是毛澤東在七十多年前寫下的《矛盾論》哲學名篇,又把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推上了一個新的頂峰。這樣一來,《矛盾論》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髓唯物辯證法打上了鮮明的中國印記。同時,他還把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源頭引到了中國。這是一個振奮人心的歷史事件,我們做為一個中國人能不為此而驕傲自豪嗎?由此還充奮證明了我國古老的“陰陽”學說是多么的博大精深。我衷心的希望當代的年輕人,能重溫一下毛澤東的兩篇哲學名篇《實踐論》和《矛盾論》。他一定能給你的生活,工作,事業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unz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