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和《周易》 對革命的認識
說到革命,這個詞還是出于“十翼”中的《彖傳》對《周易》革卦卦辭的注釋。注釋說:“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革之時大矣哉!”通過這個注釋,說明《周易》中的革卦,就是指革命而言。
在《辭源》中對革命的含意解釋說:“古代認為帝王受命于天,因稱朝代更替為革命?!边@個解釋并不準確,因為這種解釋好像在說,革命的原意僅是指朝代更替這種形式,并無實質性的內容,其實隨著朝代的更替,其政治、經濟等內容,不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會相應產生很大變化。近代因朝代變更而發生的實質性的變化之例就不用舉了,單看古代,如夏商周三代的更替,商鞅就指出:“三代不同道而王。”(《更法.第一》)就是說在朝代更替的同時,也產生了統治階級統治內容的很大變化?! ?/p>
按照《周易》革卦的卦象可以說明,卦象是:䷰,由澤上離下兩個單卦構成,表明火在下可以把上面的澤水考干,使澤水變成了其他性質的東西,這對澤來說,就是一場革命,也是一次變革。如果澤水四溢,又可把澤下之火澆滅,火滅之后,火也就不再是火了,而是變成了其他性質的東西,這對火來說,同樣是一場革命,也是一場變革。這卦象還告訴人們,革命的產生,都像火烤燒澤水那樣,烤的澤水不能平靜,才產生革命。革命的結果,就是要改變這現狀,即給澤水造成一個平靜而舒適的生存環境?! ?/p>
由此看來,通過這個解釋,就說明革命的真切含意,就是指能使事物和社會受到巨大改造或變革的行為。而近代人所謂的技術革命,產業革命,社會革命等等,正是對革命行為在不同行業的具體運用和體現。而在《周易》中,則主要講的是社會革命。而毛澤東在這個問題上,主要講的也是社會革命。那么在他們之間有什么共同認識呢?下舉四例:
(一)“造反有理”的觀點?! ?/p>
《周易》在剝卦六三爻辭中說:“剝之,無咎。”《實用六十四卦》認為這大意是說:“當正確的行為遭到上下邪惡勢力的剝落,:”就要敢以“進行反剝落”, “雖有風險,卻是無咎的”。也就是說,對不正義的行為,要敢以反抗,敢以起來造反,這是順乎天應乎人的事,故“無咎”?! ?/p>
但對這種思想,歷代統治者都是非常害怕的。所以歷代文人在對《周易》中的這一思想進行注釋時,自然就都不敢這樣明確的注釋出來,更談不上提倡和發展。直到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鬧革命時,毛澤東才又提出這一思想,并使其得到發展和完善,對此,毛澤東說:“馬克思主義的道理千頭萬緒,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造反有理’。幾千年來總是說:壓迫有理,剝削有理,造反無理。自從馬克思主義出來,就把這個舊案翻過來了。這是一大功勞。這個道理是無產階級從斗爭中得來的,而馬克思作了結論。根據這個道理,于是就反抗,就斗爭,就干社會主義。”(注1)
看來,《周易》對這一思想雖然還處在雛形時期,則說明《周易》和毛澤東都主張造反有理,可惜這一思想被歷代統治者給埋沒了,直到毛澤東時,才重放光芒。
(二)認為只有有了正確的革命思想,才會產生革命的行動。
革卦在卦辭中說:“革,已日乃孚。元、亨、利、貞,悔亡?!边@大意是說,要使革命在已經發生的日子里能得到大家的信任,就是因為有“元、亨、利、貞”這樣的的理論思想作指導和實踐的結果,所以大家無怨無悔,后悔像死亡了一樣。
這就是說,要革命,就必須要有正確思想和理論作指導,這才不會后悔。關于這一問題,毛澤東直截了當地指出說:“指導我們思想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注2)。并且說: “如果沒有革命理論,沒有歷史知識,沒有對實際運動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勝利是不可能的?!?注3)
由此看來,關于革命必須有正確思想作指導的問題,《周易》和毛澤東至少有相近之處?;蛘哒f,是毛澤東把這一思想揭示的更加明確。
(三)認為革命就是進攻?! ?/p>
革卦在六二爻辭中說:“已日乃革之,征吉,無咎。”這大意是說,在革命已經發生的日子里,就應該像出征打仗那樣,敢于斗爭,敢于進攻,才會取得大吉,才會無咎。這就是我國革命就是進攻這一思想的最早說法?! ?/p>
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說:“馬克思說的武裝起義之后一刻也不應該停止進攻,這是說乘敵不備而突然起義的群眾,應該不讓反動的統治者有保守政權或恢復政權的機會,趁此一瞬間把國內的反動統治勢力打個措手不及,而不要滿足于已取得的勝利,輕視敵人,放松對敵人的進攻,或者畏縮不前,坐失消滅敵人的時機,招致革命的失敗。這是正確的?!?nbsp; (注5) .
這實際也是對《周易》革命就是進攻這一思想的一個極好注釋,并使這一思想由萌芽狀態,長成了根深葉茂的大樹?! ?/p>
(四)認為在革命的道路上應該經得起各種曲折的考驗。
《周易》在革卦初九爻辭中說:“鞏用黃牛之革?!边@大意是說,要使革命成功,并得到鞏固,就應該像革(熟)過的黃牛皮,這牛皮不管放在那里,雖然都很容易曲成各種形狀,但不會折斷,革命的道路就和這革熟的黃牛皮一樣,只有經得起各種曲折的考驗,才能得到成功,才會得到鞏固。也就是說,革命的道路是曲折的。在這個問題上,毛澤東體會得更加深刻,他說:“革命的道路,同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活動的道路一樣,總是曲折的,不是筆直的?!?注6) ’
通過以上四例便可看出,在對革命的認識問題上,毛澤東和《周易》,確有著相同相似和萌芽與發展的關系?! ?/p>
注:
(1)毛澤東:《在延安各界慶祝斯大林六十壽辰大會上的講話》轉引自1 9 6 6年3月2 6日《人民日報》。
(2)毛澤東: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冪詞》, 1 9 54年9月6日《人民日報》。
(3)《毛擇東選集》第二卷,第52 1頁,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52年8月,北京第二版?! ?/p>
(4)《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28 1;3 1 4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5)《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193頁,人民出版社出版, 19 5 2年7月,北京第二版。
(6)《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1 5 0頁,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52年7月,北京第二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