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中華文化

中國不普世,朱大可要推倒長城?

金微 · 2009-11-1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中國不普世,朱大可要推倒長城?
  

朱大可最近在《南都周刊》撰文《長城:一個虛構的神話》,朱在文末寫道:“為中國農夫閉關自守的心理屏障。這語義至今還在施展強大的功效,迫使它的信奉者保持受虐/受辱人格,堅守文化抵抗的心防。在融入“世界體系”的緩慢進程中,長城敘事是最后的精神防線。”(詳見下文)。嘖嘖!看這架勢,因為中國融入世界體系緩慢,為了消除長城敘事的阻隔,朱大可大有推倒長城之意。

秦始皇修筑長城,為了免遭外族的入侵,屹立千年的長城,現已漸漸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征。朱大可這次創造了長城神話說倒也算是新解,但我奇怪的是朱在表述長城時處處對長城的不屑,為何他對長城有如此深仇大恨,長城真的和中國有不共戴天之仇嗎?

 循著朱大可這篇文章的話語敘事,從峰火臺到城墻上的刻字,我們看到長城的種種虛構語境,從西方學者到太空照片,種種論據為朱大可解構長城神話作準備。但車轱轆話繞了半天朱文最后歸結到這點,他說:"這真是對長城的一種尖銳諷刺:它的初始語義,從防止、關閉、鎮壓到暴政,都是這四種普世價值的死敵。"看到這里我才算明白,原來朱在前面種種鋪墊,就是要說他的一套普世價值。不幸的是,長城這次成了推銷普世價值的替罪羊,因為中國沒有踐行西方的普世價值,在朱大可眼里,長城便成了中國專制極權黑暗的象征,到最后,連中國的歷史也被否定了。看看朱大可對中國的歷史人物是多么的深惡痛絕,因為中國沒有西方的那套民主體制,“秦始皇嬴政和明成祖朱棣,這兩個鐵血暴君,猶如一對跨越千年的孿生兄弟,他們聯袂出擊,將極權或專制文化基因植入墻體,令它的每一塊磚頭,都印刻著農民工的鮮血和苦難,比現今的山西黑磚窯更為黑暗和暴虐。”朱大可為何不翻翻西方是什么時候實現所謂民主的,西方不是有黑暗的中世紀嗎?況且羅馬也有長城,不知朱如何由此推導他們的長城是是如何“受虐”或“受辱”?再說朱提到的秦始皇,如果不是他統一漢字,我看朱也沒有閑功夫用漢字來罵他了。

像朱這類的學者,一遍遍地詛咒中國歷史和中國傳統,只是因為中國不普世,于是順勢推導出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一片黑暗。我可以分析他們的這種心態,他們把普世價值信奉為絕對真理,絕對忠于“普世價值”的主人“西方世界”,因為中國沒有西方所謂的民主、自由、人權,于是中國在他們眼里什么都不是,連長城都成了神話。他們完全是循著西方人的話語語境來看中國問題,在這種話語語境里,普世價值難免便會成為絕對真理,盡管這個真理對于包括我們在內的異族進行過暴力和專制的統治,但他們絲毫不懷疑,這是一種什么心態啊。在他們眼里:只要是中國的,從來就是落后的,只要是西方的,從來就是先進的,這是一種什么邏輯。

我想起劉仰的一段話:至少在中國宋代以前,如今發達的西方國家,大都還沒有自己的文字,有文化會寫拉丁文的人也寥寥無幾。這就好比中國在歷史上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每天忠實地記日記,記了好幾千年。然而,如今的西方國家,當年是個文盲,干盡壞事,壞得多。由于他們沒有文字,沒有會寫字的人,很少記載下來,于是,忠實記日記的中國人,反倒成為一貫的壞蛋;而真正的壞蛋,反而像現在的法庭一樣,因為沒有證據被釋放,變成了好人!這實在是天大的荒謬。而且,這個結果是對文化的惡意嘲弄。

為了推銷普世價值,這些文人對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偏見已經深入到骨髓。朱大可這次借說長城,只不過是自己偏見的表現罷了,他把自己陰損歹毒的惡意暗示和引導,把全部矛頭指向我們民族的傳統、歷史,真正是到了掘根的地步。過去,無數的歷史事物成為他們佐證中國專制落后的工具,而這次長城只不過是被他無辜綁架的工具而已,即便如此,因為長城不向普世價值投降,它就比山西黑磚窯還要罪惡和暴虐。長城真夠冤,如此詮釋,文人還要擺出一幅救贖的心里,認為這是為中國好,沒看到朱說:“作為冷兵器防御體系的主體,長城是農業時代的馬其諾防線,卻從未阻止過北方牧人的大規模南下,反而成為中國農夫閉關自守的心理屏障。”

朱一個人說其實沒什么,只能說他的偏見程度已經超乎想象,但把這類文章堂而皇之地登在大眾媒體上,值得關注。


附朱文:

朱大可:長城:一個虛構的神話2009-10-30 11:00:34 來源: 南都周刊 瀏覽量: 7163 網友評論 3 條
民族主義神話的絕對性勝利,把長城敘事推向了歷史的最高潮。這語義至今還在施展強大的功效,迫使它的信奉者保持受虐/受辱人格,堅守文化抵抗的心防。
朱大可

  著名文化學者、批評家和隨筆作家,同濟大學教授。著有《燃燒的迷津》、《聒噪的時代》、《話語的閃電》、《守望者的文化月歷》等,主持編撰了大型文化年鑒《21世紀中國文化地圖》。

  跟柏林墻和耶路撒冷哭墻截然不同,這座由秦始皇建造的、起于山海關并終于嘉峪關、長達5000公里的“萬里長城”,是一個虛構的神話。它從未真正出現在中國歷史的場景里。在經過冗長而詳實的考據之后,亞瑟·沃爾德隆在《長城:從歷史到神話》中宣稱,它不過是一些破碎、凌亂、彼此斷開、錯位、平行并列、在時間上疊加的軍事建筑物的總稱而已。

  連續綿亙的長墻(如八達嶺長城)、獨立的烽火臺(如新疆克孜爾尕哈唐代烽火臺)、用矩形墻體包圍起來的城堡或關隘(如山海關和嘉峪關),這是一些不同形態的土壤與硅酸鹽混合物,各自獨立,并分別擁有自己的名稱,如“關”、“塞”、“方城”、“城塹”、“邊墻”(邊垣)、“界壕”、“塞垣”(塞圍)等等。這些名詞不是關于一個事物的多重命名,而是不同事物的天然分界。盡管如此,這些建筑碎片還是被一條“地理想象線”戲劇性地銜接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叫做“長城”的事物,猶如絲線穿起了散珠。

  中國歷史學家堅持認為,烽火臺或關隘(以下簡稱“烽臺”)之間本來是有墻體連接的,只是因為歷史久遠,墻體發生了坍塌和流失,而他們正是根據各個烽臺之間的距離,計算出了長城的長度。一種極端的算法宣稱,各朝長城的總長度竟然多達5萬公里(見“百度百科”)。但依據沃爾德隆的考證,大多數烽臺都是獨立建筑物,它們之間從未出現過彼此連接的墻體。這正是全部分歧的關鍵所在。對現存的許多古代烽臺的考察可以證實這點,它們是永恒孤寂的建筑物,需要被守望和被查看,卻無須冗長的墻體的拱衛。

  秦代的長城,只是北方各國邊塞的總稱而已。嬴政組織起了大數量的民工,試圖銜接它們,材料和工藝都很粗陋。但這項工程開工不久,就被貴族(項羽)和農民(陳涉)的叛亂所打斷,隨后就湮滅在時間的河流里。能夠支撐現代人經驗的,只是明代長城的遺跡而已。它跟秦始皇的政績毫無干系。朱棣及其后裔重構了彼此孤立的烽臺,用墻體把它們銜接起來,形成包括城墻、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和烽火臺等在內的防御工事體系。

  根據《明實錄世宗》中記載,時任宣府、大同和山西轄區的總督翁萬達,在1547年給嘉靖皇帝的奏折中透露,作為防線的長城由三個段落拼湊而成的,其總長不超過1000公里,只有歷史學家宣稱的2%。但正是這500年前的建筑,建構了大墻的基本意象。它在廣袤的山巒上綿延不絕,猶如龍的化身,足以讓所有目擊者感到震撼。

  明代城墻的存在,為向著秦代的歷史反推,提供了堅硬的根基,并成為墻體神話運動的依據。但耐人尋味的是,這神話并非起于中國本土,而是源于西方學者和傳教士的東方想象。北京的傳教士爬過八達嶺長城之后,開始大肆渲染它的存在,并在整個歐洲引發熱烈反響。

  啟蒙運動領袖伏爾泰在《哲學詞典》中贊美說:埃及金字塔跟長城相比,“只不過是稚氣十足、毫無用處的石堆而已。”英國馬戛爾尼爵士則推斷說,“在(長城)修筑的遙遠年代,中國是一個非常智慧善良的民族,或者至少具有這樣為子孫后代考慮的遠見卓識。”20世紀初葉,也即載人航天器上天的半個世紀以前,就已有歐洲人言之鑿鑿地宣稱,可以從月球或火星上看到長城。而人們普遍接受了這種想象性推論,把它當做一個不容置疑的地理學事實。

  只有卡爾·馬克思把長城比喻為落后自閉的中國社會體系,一種“通向原始反動保守中心的門戶”。他甚至嘲笑說,歐洲革命者在逃亡到亞洲時,可能會在長城上讀到下列銘刻:民主、自由、平等、博愛!這真是對長城的一種尖銳諷刺:它的初始語義,從防止、關閉、鎮壓到暴政,都是這四種普世價值的死敵。

  馬克思的批判立場,在中國內部得到熱烈響應。聞一多寫于1925年的長詩《長城下之哀歌》,稱其為“舊中華的墓碑”,而自己則是“墓中的一個孤魂”,明確指明長城就是民族象征,同時也是民族衰亡的重大標記。詩人還宣稱自己和長城都是“贅疣”,因而應當把長城一頭“撞倒”。這蓄意顛覆的激進態度,完全符合經過新文化運動洗禮的知識分子的邏輯。它要悲慟地勾勒長城的負面鏡像。

  盡管孫中山和毛澤東都曾經對長城給予高度評價,但長城造像的真正復興,完全取決于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左翼的中國電通影片公司拍攝抗戰電影《風云兒女》,主題曲就是聶耳譜寫的《義勇軍進行曲》。編劇田漢在歌詞里如此寫道: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新的長城。”長城再度被賦予抵抗者的崇高寓意。它不再是自我隔絕和封閉的象征,轉而成為正義抵抗的象征。這是建立在國際正義底線上的國族符號,并成為中國人展開民族抒情的母題。1949年9月成為“代國歌”后,長城神話借助跟新國家的語義關聯而獲得最終確立。

  60年來,長城被重塑為國族的偉大象征,它被稱之為“民族脊梁”,有時則被形容為一條橫臥在中國北部的“蒼龍”,就連攀登者都能成為“好漢”。這些轉喻拓展了城墻的意象和語義,令長城敘事變得更加宏大華麗。

  八達嶺長城每年要接待數千萬游客,乃是中國最大的旅游景點。人們在上面競相展開題寫運動,在每一塊磚石上銘刻自己的姓名,表達進入歷史的卑微渴望。題寫,就是企圖超越時間,讓自身的姓名跟長城一起永存。正是基于這種粗陋的題寫,長城的公共神話獲得了延伸,跟每個游客的私人夢想融為一體。

  但這與其說是一種崇拜,不如說是一種解構,它最終消解了長城的至高無上性,令它成為可以任意闡釋的事物。而更深刻的解構則來自住在城墻腳下的民眾,他們熱衷于拆卸城磚,用以打造自己的臥室和豬圈。而地方官員對此無動于衷。他們對長城的膜拜,僅限于話語的層面。但這完全符合長城作為神話話語的特征。

  在高唱長城的民族價值的同時,孟姜女的哭泣聲還在凄厲地流傳。一個貴族之妻的眼淚,原本用以抨擊齊國的戰亂,卻被移植到秦始皇身上,成為指證其政治暴行的首席證人,而死難者的身份也從大臣變為民工。這是從長城神話中派生出來的反面神話。這控訴如同贊美一樣,堅硬地附著在長城的巨大幻象之上。

  一方面是民族的偉大象征,一方面是帝國的陰郁符號,長城神話的雙面性已經昭然若揭。北方烽臺曾經有過無數個營造者,但其中最著名的是秦始皇嬴政和明成祖朱棣,這兩個鐵血暴君,猶如一對跨越千年的孿生兄弟,他們聯袂出擊,將極權或專制文化基因植入墻體,令它的每一塊磚頭,都印刻著農民工的鮮血和苦難,比現今的山西黑磚窯更為黑暗和暴虐。而那些歷史教科書和景點導游詞,卻一直企圖回避這個陰郁的真相。經過60年的洗刷,長城的反面神話幾乎蕩然無存。

  作為冷兵器防御體系的主體,長城是農業時代的馬其諾防線,卻從未阻止過北方牧人的大規模南下,反而成為中國農夫閉關自守的心理屏障。這語義至今還在施展強大的功效,迫使它的信奉者保持受虐/受辱人格,堅守文化抵抗的心防。在融入“世界體系”的緩慢進程中,長城敘事是最后的精神防線。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再說掩耳盜鈴
  3.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4. 彭勝玉:公安部定性電詐存在嚴重問題,本質是恐怖組織有組織綁架販賣囚禁中國人口,強烈建議移交中國軍方解決
  5. 評上海富二代用豪車揚我國威:豪車統治著富人和窮人
  6.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7.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8.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9. 劉繼明|隨想錄(20)
  10. 東南亞的宿命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8.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中文有码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天堂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97 | 亚洲AV鲁丝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