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1961年,為了徹底糾正一線經濟工作者的一平二調、抵制“共產風”、科學的總結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毛主席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強調要搞一個“實事求是年”。
在1958——1960年,一線經濟工作者犯了“左”傾盲動主義錯誤,嚴重脫離實際,搞“一平二調”,取消商品生產,刮“共產風”。毛主席最早糾正他們的問題,最迅速、及時的在鄭州會議、武昌會議、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海會議、廬山會議發表了一系列糾正“左”傾問題的講話。隨著理論的不斷深化,為了更好的結合實際情況指導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毛主席于1961年做出了“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號召,領導全黨干部開展大規模調查研究,豐富了他關于調查研究的工作藝術,為新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更順利進行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條件。
對于割掉“一平二調”的尾巴、徹底糾“左”,中央領導同志之中,毛主席是最積極堅持的,也是最早主張的。毛主席的調查研究也是最積極的。《毛澤東傳》記載,“從能查到的文獻來看,到這時(1961年2月。——引者注。)為止,還沒有哪一個中共領導人,包括農村工作的人在內,像毛澤東這樣重視生產小隊(相當于原來的初級社)的地位和權力。毛澤東的目光,他的注意力,總是盯在生產小隊這一級,盯在農業生產的最基層。”(《毛澤東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
一、毛主席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原因
隨著毛主席在鄭州會議、武昌會議、第二次鄭州會議、上海會議、廬山會議糾正“左”傾錯誤的不懈實踐,到1961年,大多數的干部比1958年清醒了很多。
毛主席明確提出“緩和急”的辯證統一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要反對冒險主義。毛主席講:”現在看來,搞社會主義建設不要那么十分急。十分急了辦不成事,越急就越辦不成,不如緩一點,波浪式地向前發展。這同人走路一樣,走一陣要休息一下。”(《毛澤東文集》:《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隨著很多干部的頭腦逐漸冷靜。講究“宜將剩勇追窮寇”的毛主席考慮需要繼續強化干部的實事求是精神,讓干部摸清實際情況、摸清規律。所以,主席講:“當然,現在有許多情況,就中央和省一級來說,還是不摸底。”“我希望同志們回去之后,要搞調查研究”(《毛澤東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他比較希望干部真正可以做到“摸底”,做到實事求是。
毛主席深知,由于干部好久沒有做調查研究了,所以對調查研究很生疏了,需要加強調查研究,使干部恢復這一優良作風。毛主席認為,這些年來,這種調查研究工作不大作了,沒有基礎,沒有底,憑感想和估計辦事。所以主席全同志們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沒有把握就不要亂發言,不要下決心。可見,毛主席極其擔心沒有調查研究之后脫離實際的負面影響。
毛主席明確指出很多干部放棄了實事求是精神的現實,他說:“提出今年搞個實事求是年,當然不是講我們過去根本一點也不實事求是。我們黨是有實事求是傳統的,就是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的實際相結合。但是建國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們對實際情況不大摸底了,大概是官做大了。我這個人就是官做大了,我從前在江西那樣的調查研究,現在就做得很少了。”(《毛澤東文集》:《大興調查研究之風》)
針對很多一線經濟工作者放棄實事求是精神的現實,毛主席特別強調——情況不明的話,一切事情就都不好辦。他說:“調查研究極為重要,要教會所有的省委書記加上省委常委、省的各個部門的負責同志、地委書記、縣委書記、公社黨委書記做調查研究。情況明,決心大,方法對,要有這三條。第一條情況明。這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情況不明,一切無從著手。因此要摸清情況,要做調查研究。”(《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1年,六十八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毛主席認為,作調查研究比較認真,從實際出發,情況明了,決心就大,解決問題的措施也較有利。這和他在革命戰爭時期的著名作品《反對本本主義》中關于“調查是十月懷胎,解決問題是一朝分娩”的思想是一致的。毛主席明確提出要在調查之后注意搞出來具體措施:“現在我們中央搞的文件,如果沒有具體措施也是不可能實現的。要有正確的措施,就要做調查研究工作。”(《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1年,六十八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毛主席號召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和他糾正一線經濟工作者的“左”傾錯誤的戰略密切聯系。毛主席講:“這次會議我們開了二十幾天,情況逐步明了了,決心逐步增大了,但是決心還是參差不齊。有些同志講到要破產還債,這個話講得不那么好聽就是了,實際上就是要破產還債。”(《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1年,六十八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重要目標就是根本上糾正一線經濟工作者的“左”傾錯誤,總結經驗教訓。關于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主席講:“民主革命階段,要進行調查研究,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階段,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一萬年還是要進行調查研究工作。教條主義這個東西,只有原理原則,沒有具體政策,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正確的策略只能從實踐經驗中產生,只能來源于調查研究。”(《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1年,六十八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戰略和毛主席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思想也密切聯系。毛主席深知,出現一系列亂象,和很多階級敵人——封建勢力和資本主義勢力的殘余滲透革命陣營、破壞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腐蝕影響無產階級的干部有很大關系。為了打擊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勢力殘余、摸清社會現實情況,也必須搞好調查研究。毛澤東在廣州會議明確提出:“剝削階級,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是被消滅了。地主資產階級被消滅了,但是不是一點也沒有了?要做調查研究,可能還在有一些地方沒有打倒,還在當權。”(《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二、毛主席關于調查研究方法的論述
毛主席指出,調查要抓典型,不用調查太多,但是要注意親自領導、親自調查。主席講:“其實,調查材料不在多,一個好材料就可以使我們了解問題的實質。”(《毛澤東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關于抓典型的效果,毛主席在廣州會議提出:“自己到處跑或者住下來做一個星期到十天的調查,主要是應該住下來做一番系統的調查研究。農村情況,只要先調查清楚一個鄉就比較好辦了,再去調查其他鄉那就心中有數了”,“要從個別問題深入,深入解剖一個麻雀,了解一處地方或一個問題”,“深切地了解一處地方或一個問題,往后調查別處地方或別個問題,你就容易找到門路。”(《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為了調查全面,以防抽不出手既調查農村又調查城市,毛主席提出了既要自己調查,又要安排助手和自己一起調查。毛主席明確指出——必須要自己負責、自己親自去抓調查研究、親自出馬。毛主席講:“做領導工作的人要依靠自己親身的調查研究去解決問題”,“要做系統的由歷史到現狀的調查研究。省委第一書記要親自做調查研究,我也是第一書記,我只抓第一書記。其他的書記也要做調查研究,由你們負責去抓”(《毛澤東文集》:《要做系統的由歷史到現狀的調查研究》),“一定要親身從事社會經濟的實際調查,不能單靠書面報告,因為二者是兩回事。我們那個時候得到經驗了,知道不能單靠書面報告。”(《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毛主席明確提出——只有親自調查,才能了解真實情況。如果只看報告,不親自調查,就難以了解到真實的情況。毛主席說:“大家做官了,不做調查研究了。我做了一些調查研究,但大多也是浮在上面看報告。現在,我要搞幾個點,幾個調查的基地,下去交一些朋友。對城市問題我沒有發言權,想調查幾個工廠,此心早已有了。我現在搞了幾個基地,派了幾個組住在幾個地方“(《毛澤東文集》:《要做系統的由歷史到現狀的調查研究》)不僅要自己調查研究,而且要自己寫調查報告。毛主席講:“不但要自己當主席,適當地指揮調查會的到會人,而且要自己當記錄,把調查的結果記下來,假手于人是不行的。”(《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用歷史唯物主義的階級分析方法分析問題,才能在調查中得出正確結論。關于調查研究的方法,毛主席提出了階級分析方法。關于不用階級分析方法的危害,毛主席講:“你站在山頂上看城郭,只能看見很小很窄的街道,許多房屋,街道上有許多人往來。至于這些人是些什么人呢?是資本家還是工人分不清楚,是共產黨員還是非共產黨員也分不清楚,甚至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分不清楚。“(《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必須用階級分析方法、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才能得出符合的實際情況的調查結果。所以,毛主席說:“我們的調查工作,不能停止于縱斷法,而要用橫斷法,就是要做階級分析,要做典型調查。”(《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在廣州會議,按著《反對本本主義》這篇文章,毛主席細致講解了調查研究的具體方法。
毛主席提出必須開調查會,進行討論,在討論之中得出結論。毛主席講:“要開調查會,做討論式的調查。你可提出幾個方案,跟他們討論,跟他們研究,這個方案好,還是那個方案好。要做討論式的調查,才能得出近乎正確的結論。”(《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關于調查對象,毛主席指出——為了調查研究成果的豐富、真實,要廣泛調查各種人口。毛主席講:“各種人都要,經驗多的人要,經驗少但思想進步的人也要。從職業上說,工人也要,農民也要,商人也要,知識分子也要,士兵也要,甚至流氓也要。”(《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調查人數方面,毛主席指出:“人多有人多的好處,但開調查會人太多了比較困難。”(《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革命戰爭時期,毛主席就講“不打無準備無把握的仗”。調查研究方面,毛主席也提出必須自己要有準備。毛主席指出:“綱目要事先準備,按綱目發問,這就要有一定的時間。”(《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毛主席強調,群眾才是真實情況的掌握者,所以調查研究必須堅持干部和群眾相結合的原則,必須充分發動群眾。毛主席說:“不要滿足于我們現在已經比較摸底、比較清楚情況,要鼓起群眾的干勁,同時鼓起干部的干勁。干部一到群眾里頭去,干勁就來了。”(《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對待調查研究的對象,必須以平等的態度,反對官僚主義。毛主席強調:“我在一九四一年三月寫的《農村調查》的序言中,說到我自己做調查的態度,是必須恭謹勤勞,把人家當作同志對待。有了平等的態度,當小學生的態度,才能夠調查到一點東西,不然人家就不理我,知而不言,言而不盡,你有什么法子呢?”(《毛澤東文集》:《在廣州中央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為了讓湖南的同志徹底貫徹群眾路線,對于湖南的同志,毛主席在給汪東興的信中批評說:“對十二條政策沒有認真堅決去做,有些縣群眾沒有真正發動,無蓬蓬勃勃之氣,有不敢講話之風”(《毛澤東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
三、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主要效果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重要效果,就是鞏固工農聯盟、緩和工農矛盾、糾正一線經濟工作者的“左”傾錯誤。徹底糾正“左”的問題,更扎實的、更有效的實行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達到利用一切人類先進成果服務于社會主義建設、實現社會主義建設大飛躍的戰略目標,也是毛主席親自指揮的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重要效果。大量的調查研究,給毛主席調整農村政策提供了充分的真實信息依據。“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廣東、湖南、浙江三個調查組很快組成,分別由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率領趕到調查地點。這是毛澤東直接領導的調查組,到實踐的第一線,到最基層,去做系統的歷史的調查研究。重點是農村。毛澤東帶頭做調查,在全黨起了表率作用。三個調查組向毛澤東提供了許多具體的、生動的、有重要價值的第一手材料,成為毛澤東調整農村政策的重要依據。”(《毛澤東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
關于退賠、緩和工農矛盾,毛主席態度是堅決的。搞調查研究,也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總結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重要措施。總結好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可以更好的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實現“必然到自由”的實事求是的效果。“如果沒有這樣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問題解決得這么順利,是不可想象的。”(《毛澤東傳》:《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經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毛主席領導下,對于“左”的問題的徹底解決,也是極其迅速而且順利的。
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的重要效果,就是能找到社會主義建設的符合實際的辦法。毛主席講:“社會主義誰也沒有干過,沒有先學會社會主義的具體政策而后搞社會主義的。我們搞了十一年社會主義,現在要總結經驗。我今天講的就是總結經驗,我下回還要講。我們是歷史主義者,給大家講講歷史,只有講歷史才能說服人。”(《毛澤東文集》:《總結經驗,教育干部》)
通過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毛主席領導下取得了更輝煌成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