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以往的成就是在開放環境下取得的!”
以上這句話,是我從一個很重要的官方講座中聽到的。
按照這個邏輯,當然得出以下結論:一是我們以往的開放都是正確的,二是以后,還要按照以往的路子,繼續開放。
這個邏輯的毛病在哪里呢?片面、機械,主觀武斷,形而上學,沒有從實際出發研究問題,尤其是嚴重喪失敵友觀念,混淆是非,誤導群眾,扭曲了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僅僅從形式邏輯上看,既然以往的成就都是“在開放的環境下”取得的,那么,我們經濟存在的問題,比如醫療、住房這樣的“大山”,比如人口結構畸形、數量斷崖式下降,比如失業問題嚴重,比如P2P、許皮帶、中植系等暴雷形成的社會惡果,比如中國的約十多萬億的在美資產安全,等等這些問題或者說困難、危機,是不是也是“在開放的環境下”產生的?
那么,我們如果對以往的“開放環境”不進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繼續按照以往的思路開放下去,會不會導致這些問題越來越嚴重,以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或無法解決的社會災難?
我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在日本鬼子勾結偽軍侵略中國的情況下,取得的,為了繼續取得這樣的成就,是不是我們應該保持日本鬼子對中國的侵略?
我們的解放戰爭的成就,是在蔣介石買辦集團受到美帝國主義的支持,并挑起內戰的大環境下取得的,我們是不是應該設法繼續讓蔣介石勾結美帝國主義,繼續發起對中國的侵略?
我們的抗美援朝是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的情況下取得的,如果沒有美帝國主義侵略朝鮮,我們不可能取得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讓美帝國主義再次侵略朝鮮?
荒謬吧?
為什么只看到取得的成績是在“開放的環境下”取得的,而沒有看到存在的問題,也是在“開放的環境下”產生的呢?
房地產這坐大山、P2P暴雷產生社會災難、數千萬工人失業導致的人間苦難和中國工業受到的重創等問題,是原本存在的嗎?不是,原本中國人民并沒有什么房地產問題,沒有過看不起病問題,也沒有過金融暴雷問題,更沒有失業問題,中國科技和工業本來都是飛速發展的。國際上,中國在與美國霸權的斗爭中,是越戰越勇、無往而不勝的,不存在被美國卡脖子的問題;我們在全世界的影響和威望是很高的,簡直是一呼百應。但是,在“開放的環境下”,我們喪失了這些優勢。
我服現役的時候,軍隊領導在對我們進行思想教育時,最愛講的一句話是,“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要講成績,也必須講問題;成績可以少講甚至不講,但問題不能少講,更不能不講!而且,要重點講問題!
至少,必須承認,“開放的環境”,給我們制造了嚴重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
中國航天、中國航空、中國電子、中國通信、中國基建、中國船舶、中國能源等等,近年取得了偉大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這些取得重大成就的領域,基本上都是沒有開放的領域!這是個客觀的、不容回避的事實!能說這些成就,都是在“開放環境下”取得的嗎?顯然不能。
相反,那些開放了的領域,比如中國醫療、中國住房、中國金融等領域,卻是災難連連,造成了極大的社會災難。尤其是金融領域各種P2P暴雷,至今沒有一個正確的說法,那些論證、推行P2P的專家機關、學者、媒體,沒有一個出來承認自己的罪行。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這些政策直接導致了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以許皮帶為代表的房地產業,在給中國人民制造了房地產這座大同的同時,還制造了2.5萬億的巨大債務,制造了大量爛尾樓,許多人繳了錢,卻收不到樓,求告無門。
我注意到,中國這段時間,對鎵和鍺的出口,對航空發動機技術及零部件出口,對無人機出口等等,進行了管制,禁止這類技術和商品對特定對象出口。我相信,隨著全世界反霸斗爭激化,中國還會在更多領域出臺技術和產品出口限制政策。這些事實說明,再籠統地推崇“開放的環境”,不但與客觀事實相違背,與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相違背,而且,還與當前中國的大政方針相違背。
本來,所謂開放,就是一個旨在瓦解中國主權、為國際壟斷金融資本開方便之門的騙局。開放,不是價值觀!中國一切政治、經濟、貨幣、貿易政策,根本目的在于維護中國人民的主權利益,在于反擊霸權主義,在于推動國際交流與合作,在于塑造一個平等互利、公平公正、互通有無的政治經濟秩序。本著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采取什么樣的政策,就采取什么政策,該封閉的,就必須封閉,該開放的就開放。開放不見得就好,封閉也不見得就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