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
近來有人對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公有制的表述喜形如色,心花怒放,彈冠相慶,就是因為二十屆三中全會對公有制的表述沒有了“為主體”的字樣,而欣喜若狂,以至奔走相告。特別是有人竟然叫“左人”該“死心”了,言下之意,他們勝利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現在可以“平等”了。事實究竟是怎樣呢?
我們先看看三中全會關于公有制的表述,
“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有人以為在三中全會《決議》里沒有提到公有制為主體,就是不要強調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了。他們理解為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已實現了完全的“平等”。其實這是他們的一種誤讀。《決議》里的第一個毫不動搖,是“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雖然沒有以前提到的公有制為主體,但是,他們卻完全忽視了對公有制以“鞏固和發展”進行的規范。“鞏固和發展”就已經非常清楚地作了明確表述。不僅是“鞏固”還要“發展”。“鞏固”什么,無疑就是鞏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地位,在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求發展,這就是三中全會的基本意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表述則是“鼓勵、支持、引導”,與以前的表述沒有變化。而有人說到的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平等”,《決議》也說得很清楚,即“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這是“平等”的具體內容。并不是說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所占份額上的同等。所以說,那些人不知是有意曲解還是一種誤讀,不得而知。但對于有些大V來說,是不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基于此,7月30日,人民日報發文: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予以澄清。人民日報發文稱: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求“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文章指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概括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并進一步強調指出,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其內涵包括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等內容。還指出,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我國基本經濟制度寫入了憲法、黨章,成為全黨全社會的行動指引。
一些人之所以對三中全會關于公有制經濟的表述產生扭曲,最根本的一點,就是沒有理解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因而出現了歪嘴和尚念歪經的現象。當然,某些大V可不能是歪嘴和尚念歪經,這些人是憑借他們的輿情影響,煽動人們誤解黨的決議精神,以致造成人們認識上的混亂。由此可見,在對待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問題上,一直存在著兩條路線的分歧和思想斗爭。
現在有人打著改革開放的旗號,企圖渾水摸魚,有意混淆改革開放與我國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概念,制造輿論上的混亂現象。在有些人看來,他們一直把改革開放替代社會主義制度,似乎改革開放就不要社會主義制度了,所以,就出現了對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扭曲。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這一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里作了明確規定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因為國家的社會主義性質,就決定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在國家憲法第六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由于我國現在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憲法規定:“國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在憲法第十一條指出:“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并對非公有制經濟依法實行監督和管理。”不能因為改革開放而改變我國根本的社會主義制度。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據,一切法律法規都不能同憲法相抵觸。
三中全會決議提出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如何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首先我們應該清楚,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的根本特征。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不是以任何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就是要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推進國有經濟的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包括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和影響力,做大做強做優國有經濟,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為什么要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只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才能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筑牢我國的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我國的根本制度是什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總綱》第一條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根據馬克思主義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理論,只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才能鞏固我國的社會主義政權。所以,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保證社會主義永遠不改變顏色的關鍵所在。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人幾代人浴血奮戰、艱苦奮斗的必然選擇。要防止有人想要改變它,撼動它,就必然要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經濟基礎。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以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一切依靠人民,造福于人民。同時,也只有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制度,才能讓一切企圖以和平演變手段顛覆社會主義根本制度的野心家、陰謀家的黃粱美夢徹底破產。社會主義根本制度是中國社會主義的強國之基,事關中國人民前途和命運,也是任何時候都不能有絲毫動搖的重大問題。
基本經濟制度是國家依據社會性質及基本國情,以法律形式對社會經濟秩序中生產資料歸屬權的社會制度。在國家憲法、黨的歷次決議中都做了明確規定,這個基本經濟制度就是“兩個毫不動搖”,明確強調了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和非公有制經濟只是社會主義市場的補充。對公有制經濟是要堅持鞏固和發展,對非公有制經濟是鼓勵、支持、引導,這就明顯突出了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
之所以在輿論上出現公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的爭論,其原因是因為在全面私有化輿情,和一些全盤西化主張的公知們的大肆煽情,一些人對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產生了動搖。這就需要根據我國國情進行認真的審視。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服務人民。只有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基本經濟制度,才能使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實現共同富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