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部發言人特別指出:普京訪華是決定全球未來的命運攸關舉措。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認識。秦安戰略此前撰文秦安:中俄聯合聲明,十方面蘊含著對美國的堅決反對,到決戰時刻指出,兩國元首共同簽署并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在兩國建交75周年之際關于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無論是中俄兩國關系,還是以睦鄰友好的大國關系維護世界和平,尤其是世界反擊霸凌格局中,都具有里程碑意義?! ?/p>
還有一點很關鍵,不知道有幾個人還記得,普京在訪華前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說,為中國領導人帶一件特殊的禮物。大家一直沒有看到具體是什么特殊的禮物。從之前的聯合聲明中看,是一個平等的合作共贏協議,不能算是禮物。而剛剛看到,5月18日俄羅斯媒體低調公布了一項項合作:俄羅斯國家杜馬負責對付外國干涉俄內政事實調查的委員會,向中國轉交了有關外國組織針對俄羅斯和中國的顛覆活動材料。
這顯然夠得上“特殊的禮物”,可以幫助揪出中國內部的“潛伏者”。這個太重要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面對美國霸凌勢力的不停圍攻,必須實現兩岸統一的偉大使命,啟動之前一件必須做的事情就是徹底干凈地清除內奸。而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已經公開叫囂,在中國內部重新完成了間諜網的部署。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提供的這份材料太重要了!
在去年,不少人傳言,認為一些人的落馬和俄羅斯轉交的相關資料有關。如果是這樣,說明中俄長效機制已經很順暢。這一次俄杜馬專門移交,信息肯定會更加豐富,對中國內部隊伍的純潔,也將更加重要?! ?/p>
事實上,俄羅斯這次來中國,普京帶來了豪華團隊。除過總理看家外,其他人幾乎全部出動,副總理就來了6位,新任和上任國防部長也都到了北京。即便這樣大的陣勢,當時并沒有宣布這項合作。而是選擇訪問結束后,5月18日俄羅斯媒體低調公布的這項合作。但毫無疑問,肯定有些人睡不著了。
具體情況是這樣的,據環球網報道,18日俄國家杜馬外國干涉俄內政事實調查委員會主席皮斯卡列夫表示,近期俄方向中方移交了一批有關外國組織針對中俄的顛覆活動材料。
俄國家杜馬社交賬號稱,這項決定是根據普京在華簽署的中俄聯合聲明而做出的。“面對新的挑戰和威脅,以及兩國日益增加的外部壓力,中俄同意繼續努力,共同打擊對兩國內政的干涉”,俄方計劃在不久后與中方就保護主權和立法應對外國干涉進行交流。
這個移交資料,絕對顯得算得上是一份“特殊的禮物”,實在是太重要了。持續關注秦安戰略的朋友應該注意到,我們持續關注了“潛伏者”的問題,提出了“戰略反腐”的建議,所針對的就是直擊執政地位的顛覆者。
皮斯卡列夫
前面說了,這并不是俄方首次向我國移交有關境外干涉和顛覆的材料。根據皮斯卡列夫的說法,今年3月俄國家杜馬就曾向中方移交過一批外國組織從內部制造混亂、試圖煽動金磚國家解散的材料。這也充分說明中俄“肩并肩、背靠背”關系到穩固程度,與我們國家安全部目前正在做的工作特別契合。
4月29日,國家安全部黨委書記、部長陳一新在《學習時報》頭版刊發了重要文章。文章的標題是《深入學習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 堅定不移地維護國家安全》,全文近5000字。這對當前反顛覆、反霸權、反分裂、反恐怖、反間諜具有重要的指導價值。
由于秦安戰略之前提出要進行“戰略反腐”,把很關鍵部位的“潛伏者”清除掉,尤其是要從其制定的政策入手查,看是否在倒行逆施,甚至制造“心臟出血”。因此,特別認真地學習了陳一新部長這篇文章?! ?/p>
在4月29日的文章中,陳一新明確提到,打好反顛覆保衛戰、打好反霸權總體戰、打好反分裂主動戰、打好反恐怖阻擊戰、打好反間諜攻防戰。“五反”斗爭中,幾個點特別重要。
第一,在“打好反間諜攻防戰”中,陳一新要求挖“釘子”、除內奸。文中披露,國家安全部正持續開展反間諜專項行動。陳一新要求,健全反間諜工作協調機制,深入實施新反間諜法,全面提升依法打擊能力,堅決挖“釘子”、除內奸。
第二,在“打好反分裂主動戰”中,陳一新提到,依法懲治充當“臺獨”“馬前卒”的臺灣間諜人員。陳一新寫道,堅定反“獨”,堅決挫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反制外部勢力干涉行徑,依法懲治充當“臺獨”“馬前卒”的臺灣間諜人員,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利益。
現在的問題,在于如何將這些工作落到實處,在網絡空間新時代,非常有必要進行一場網上人民戰爭。以下幾個措施非常必要。
其一,增加網上舉報的便捷性。目前已經有了舉報熱線12339,還有專門的網絡平臺。但是,一些網絡上暴露出的痕跡,隱藏在不同的平臺,形成切實的舉報線索有難度。別說這種事情,即便是一些平臺,需要我證明我自己的文章是自己寫的,一看那個過程,就放棄了。因此,應該以國家安全的剛需,要求各網絡平臺,嵌入隨時可點入的國家安全舉報便捷入口,在必要界面,均可以一鍵進入舉報通道,并提供截取等便捷性操作,有利于危害國家的蛛絲馬跡信息,能及時便捷地進入相關部門視野。
其二,加強鋤奸行動的智能性。網絡浩瀚無邊,內奸隱藏很深,人民群眾眼睛是雪亮的。但問題在于,并不是所有的蛛絲馬跡就是實打實的證據。所以,在前面實現網絡舉報的便捷性之后,應該有相應的大數據平臺,對每一個推動的信息進行自動化和智能化處理,已經是非常迫切。尤其要鼓勵網民發現疑似信息,就及時推送到相關平臺,即便是不準確,也可以推送。而有了大數據處理的平臺,甚至國家安全大模型,就可以高效處理這些數據。
其三,增加反擊間諜的預見性。這個預見性,包括戰略和戰術的不同層面。在戰略預判上,要根據反華勢力對我實施圍攻的實際行動,展開內部“潛伏者”配合信息的跟蹤查詢,預先就預判“潛伏者”必須為其主子完成的“任務”,進行提前埋伏。比如說,美國對我進行金融戰,必然出現一些“小作文”制造恐慌,這種信息一旦出現,就不能當作簡單的造謠信息處理,必須上升到國家安全層面考慮;在戰術技術水平上,非常重要的是與各平臺黑名單的常態化互動,一些針對愛國博主的攻擊,反華的欲望毫不掩飾,這種“IP”就應該基于前面提到的便捷性和智能性,直接進入國家安全大數據庫,利用大模型進行定位,并將進一步確認的名單,推送到常態化的安防體系。
以上這些工作,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態勢下,在美國霸凌勢力加緊對華圍攻,在“臺獨”頑固勢力處心積慮實施顛覆,也包括我們內部矛盾集聚,高質量換擋升級過程中的各種情況極為復雜的情況下,是非常必要的。
更進一步,從國家最高領導人的要求來理解,必須將““領導干部要學網、懂網、用網,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堅定地落到實處。這其中,落到實處的幾個要點非常重要。
一是學網、懂網、用網要落到實處。學網要學到精髓,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始終要繃緊國家安全弦;懂網要知道厲害,沒有數據把控就危及執政地位,不是可能,而是實際的威脅;用網要用到深處,大數據,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新質生產力、文化力和國防力。
二是了解、收集、回應要形成鏈路。基于前面提出的便捷性、智能性和預見性的方法論,結合先進的信息網絡技術,完全可以實現從信息收集、處理、分析到使用的“全鏈路”價值體現,讓網絡及其平臺切實成為領導干部安全可靠的助手,而不是避之不及的麻煩?! ?/p>
三是愿望、方法、關切要同時在線。官兵一致、軍民一致,始終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法寶。網絡空間新時代,刻意脫離網絡,無疑是與人民群眾進行“主動隔離”,與敵情火線實施“全面脫離”。這愿望、方法、關切要同時在線方面,源自軍隊政治思想工作與網絡科技藍海融合的“紅藍融合”團隊認為,走好網上群眾路線,打好網上人民戰爭,必須“網聯人心接地氣,網聚眾智強底氣,網育人才提士氣,網增效能揚銳氣,并且在軍地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值得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工作中借鑒,非常有利于提升效率。
一句話總結:網域有乾坤,鍵盤百萬兵,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數據把控為危及執政地位,已經到了網絡藍海深水區,紅的底色與藍的科技融合刻不容緩!
秦安,2024年5月20日,北京海淀。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