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馬識途老同志離開了我們,而使他知名的正是他回答央視記者的那句振聾發聵的話“新的斗爭開始了!”
關于這個我們姑且先不談,而是投桃報李,在這里談談改造我們自身的問題,因為只有把我們自身改造好,我們才能解決正在面對的其他問題,否則沒有1的話,加上再多的0也還是0。
而我覺得,作為一個成熟的人,首先要克服的問題就是宏觀病,“治療”宏觀病實際上是自我改造的基礎,當一個人把視角調整到合適的程度,他就會發現很多問題都會隨著認知的改變而產生出新的且更為恰當的解法。
那什么是宏觀病呢?
當然,好大喜功、追求宏觀是這個病的突出表現。但不止如此,一體兩面地來看吧,這個病的另一面卻是在現實中卻隨波逐流,得過且過的問題。
這兩種差異迥然的表現事實上和一些人沉浸于民Z主義、民粹主義、國J主義以及其他種種不切實際的思想大體是一類癥狀,一類本質的,都是以資產階級的階級性為基礎的。
只有你在生活中過得脫產舒心、不食人間煙火,才會有那份“底氣”去“高談闊論”、“高瞻遠矚”,當一個永遠站在宏觀角度的“偉人”。
這像什么呢?原諒我我沒法用一個具體的詞概括,但請大家想一個場景:一個人活在舒適圈中,自己卻伸長脖子,把腦袋和說話的音浪都擺在了圈的外邊。
而這個問題在當下的青少年人身上尤為明顯,比如我們之前談到的張嘴不離人民,實際又不近人民的現象,又或者是一些人太過急躁,想要在當下的情況就想做出自己想象中的浪漫的、轟轟烈烈的事業,使得自己在現實中越加格格不入,與理想漸行漸遠,再就是做事情上眼高手低,根本不愿接觸實際的柴米油鹽,也根本認識不到偉大的事業往往是無數繁瑣的事務的總和,而這個綜合若以時間單位計算的話,往往是一個人的一輩子,馬克思、列寧,以及無數的和他們一樣的人,無不將自己的青春、中年、老年都奉獻給了那永遠不可磨滅的人類最壯麗偉大的事業,但時至今日,一些青少年人只愿追求那浪漫瑰偉的成果,憧憬那100年前風起云涌的時代,至于真正躬身俯首,看一看當下的瑣碎,則是完全不屑一顧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想首先請覺得自己符合這個狀態的朋友們問自己兩個問題,
“1.這些東西和我的現實是匹配的嗎,
2.只保持這樣的狀態真的會觸及到本質嗎?”
相信大家的回答估計不約而同地都是否定的,那么大家再想想這樣的一個問題:
“我怎樣做,才能超脫出這樣自欺欺人的狀態,真正地、稍微地哪怕些許地去觸及到我追求之物的本質?”
是繼續高談闊論嗎?
是要求大家都不忤逆自己這個“偉人”嗎?
又或者還是做一些看似轟動實則毫無益處的事情呢?
應該不是這樣的,我們再回到我們一直所說的關鍵詞上來吧,
現實,
沉浸于幻想中是永遠無法改變現實的,反而會給自己的心靈帶來更多的沖突、矛盾和苦痛。那如何改造我們的現實,讓我們走出宏觀病,走向我們自己所追求之物,走向我們自己的理想。
那我想,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那就是“將我們的現實引向我們的理想之路上”,這句話似乎也很宏觀,不好理解,但是大家仔細想一想就明白了,我們的一生,事實上大部分的時間都在隨波逐流不是嗎,不用羞于承認,我們都是這樣的,被父母安排著長大,中考高考考研考公,或者是在某個階段直接開始工作,然后就這樣重復著比學業還要長的幾近二分之一的,對于一些命短的人幾近是全部的生活的,上班、下班、拿錢、花錢,這樣的流程。
我們不安、我們躁動,但我們就像安安靜靜的牛啊、羊啊那樣,不愿跳出那不可言說之物給我們安排的“舒適圈”之中,我們總是說著,將就一下就過去了,哪知,這一過可能就是我們的一生,從小到大,從學習到工作,事實上選擇只是一個偽命題,只要你順著這條道走下去,你就會發現那些看似滿足你選擇心理的小小枝椏在最終還會給你帶回到過日子的主干道上,而你真正在某一天升起那三分鐘熱度,想要勵精圖治的時候,周遭的阻力卻又讓你未敢翻身已碰頭,碰了一鼻子灰的你回過頭來發現舒適圈才是你該待的地方,舒適、又順利,就這樣,你仍舊沉浸于宏觀的敘事,只不過是麻痹了自己,對生活全然不管不問了而已。
好,現在讓我們把目光從預言的水晶球上移回到剛剛說的解決出路身上,“將我們的現實引向我們的理想之路上”,這句話也很大,也很宏觀,讓我們再拆一下,翻譯過來其實就是:去嘗試諸多你不敢嘗試的,無論其是大事小事(當然最開始還是以小事為主),只要是和你愿望的相匹配的,就都可以一點點試著去干,從而一點點地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這也許會花費一些代價,比如承受家庭的阻力、經濟的壓力、精神上的痛苦、實際上的困難等等等等,但是當你真正地把軌道轉到你所追求之物的身上,你就會發現,自己做出了人生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選擇,這不單是讓你回到你所追求的事情上,更是讓你獨立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恢復了些許的人生意義,而當你轉軌到這條路上來時,當你真正愿意為了理想而犧牲你自己的現實利益時,那么恭喜你,你自己選擇的實踐之路也正式開始,你踏上了不受承認的舞臺,日日耗費著自己的心力而并沒有多少回報,這時候如果你堅持不放棄的話,那么再走一步,走下去,必然是順利應當的選擇。
而為了再走一步,走下去、走得更遠、走得更好,在一開始的時候也許你還是不會與宏觀病劃清界限,但是慢慢地,當你不自覺地在實踐中應用你的宏觀方法的時候,你很難不會碰壁,這時候你可能慢慢地會發現自己的幼稚之所在,因為宏觀的東西在解決具體的問題時很難有一個抓手,他會給你大的方向和指導,但是在面對具體入微的小事時,你不知道從何做起,甚至宏觀的東西太多,你發現正著走反著走似乎都可,你抓耳撓腮、猶豫不決,全然忘記了從事情本身出發進行具體分析...
就這樣,你慢慢走出了教條,你變得沉穩踏實,知道自己要什么和不要什么,知道為了自己的目標,自己必然要承受什么、犧牲什么和放棄什么。而這時候,你又并不是脫離了那個宏觀的自己,而是你真正地把宏觀的東西,將其與微觀有機結合,忠于理想又面對現實(格瓦拉語),真正地將星空和大地區分開來,那么恭喜你,你改掉了自身宏觀的幼稚病,也真正邁出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步。因為人生的意義并不在于他的長度,而在于他的寬度,你的人生不再是一條筆直的橫線,而是正在“變胖變粗”,我想真等到了這時候,你心中的喜悅將是難以言表的。
而當你真正地擺脫宏觀病,將宏觀與微觀有機結合,將他揉碎在無限的、瑣碎的微觀之中,那么再次恭喜你,我想你已經具備了進一步改造自身的內驅力,而諸如理論問題、人際交流問題、性格問題、立身基礎問題、持續發展問題以及其他一切妨礙到你的問題,你都會真正去想辦法解決,因為你發現,不解決這些問題,你就無法推動實踐,實現目標,那等待著你的,只能是忍痛放棄,“打道回府”。
1是一切的基礎,有了1,之后的0才不會淪為虛無。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