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砸大鍋飯的人有不少,老百姓也跟著后面起哄,我拿有影響力的人作為觀察樣本,會得出一個有意思的結論,就是他們的子女在大鍋飯里,想盡一切辦法弄進去,實在占不了好的大鍋飯,也要進企業的大鍋飯里,比如煙草之類的行當。然后又扯著嗓子對著群眾喊:“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你讓老百姓重頭再來,你嘛的怎么不重頭再來呢?
老百姓稀里糊涂地跟著喊“砸爛大鍋飯、打破鐵飯碗”,然后又出去辛辛苦苦地出去搬磚,風吹雨淋的,攢出來的血汗錢給兒子交學費,叮囑兒子,“你畢業了去考公啊,再不濟也得找個國企上上,好歹那兒不亂開除人。”怎么砸完大鍋飯,又想大鍋飯,好馬不是不吃回頭草么?
我有時候覺得很多口號缺失主體,會讓人覺得云里霧里。以前的口號,比如“為人民服務”,我們就清楚有具體的對象,是人民。據說現在的有的單位改成了“為大局服務”,這就沒有主體了。科技是生產力,發展硬道理,這也存在這種情況,科技是誰的生產力,為誰發展是硬道理?
我舉個例子,以前有人開油車跑出租的,一個月掙個四五千,現在改電車了,上科技了,一公里八毛錢變成一公里八分錢了,這妥妥地科技生產力上來了,然而司機一個月掙四五千反而變得艱難了,那我就想不明白了,成本八毛變八分,反而收入低了,這科技是誰的生產力呢。
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提高勞動者的待遇,這是《毛選》里面的一句話,我認為寫一句話就應該這樣,得完整,不能有前半句,沒有后半句,沒有后半句的話,那解放生產力的意義在哪里?為誰解放的?
同理,砸爛大鍋飯,打破鐵飯碗,也是缺少主體的,如果是砸爛人民的大鍋飯,打破群眾的鐵飯碗,那就不對了。提出這個口號的人,據說第一個人叫馬勝利,又被人稱為“馬承包”,因為國企造紙廠虧損,他喊出這個口號之后,把廠子承包了,然后廠子就盈利了,當年被樹立先進的典型,所有媒體稱之為“改革先鋒”。按照他的方法,我承包我也能盈利,就是不養“閑人”唄。
如果是宗慶后式的砸爛大鍋飯,打破鐵飯碗,還能盈利,那我就服你!宗慶后收購杭州罐頭廠的時候,別人就和他說了,那里2200多個工人,所以盈利難啊,給開掉一半,當年就能掙錢。宗慶后說,“都是老職工了,你給開掉,他們哪里去找飯吃呢,大不了多跑跑市場,把農村也做起來,有收入了就好了呀。”
我又想起南街村王宏斌的講話視頻了,他說,當年上級來人,一個個跟打雞血似的,跟他講,誰不承包誰落后,誰不承包誰丟人。迫于大趨勢,他把廠子承包給了2個人,結果那2人干到年底,沒有掙錢,村子里的承包費他們也不給。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收回來集體干。
我并不是說砸大鍋飯不對,如果鍋破了,當然要砸掉重新弄一個,但是我們不能否認鍋在沒破之前的功勞。所謂的大鍋飯,是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時候,大家勻一勻飯吃而已。毛主席難道不知道一個廠子50個人就可以了,為啥非要塞進去100個人呢,你不勻一勻吃,要餓死另外50個人嗎?
人浮于事,這就是對當年企業的攻擊,砸大鍋飯也是要看社會發展的,生產力上來了,另外50個人出去能有飯吃了,當然要果斷砸大鍋飯啊,因為確實只要50個人就可以了嘛。如果你非要說“一改就靈”,那未必,如果社會沒有新崗位,這種改,按美國的說法,叫社會達爾文主義,就是自尋生路,物競天擇,你窮你無恥,你餓你丟人。
大力抨擊人浮于事的人,大喊著砸大鍋飯的人,為啥你們要費了老鼻子勁把兒女往大鍋飯里送呢,甚至腳力弱一點的人,把兒女送進環衛所里也行,就圖一編制,這些活,老農民都能干的,你干嘛把位置占了,你這不叫人浮于事?人前人后兩張嘴,不要碧臉。
我并不是懷念過去的遺老遺少,看任何問題都要客觀,一個事物,在歷史發展過程中有作用,隨著繼續發展,它有可能成為發展的障礙,這就是辯證法,當時的先進有可能會變成以后的落后,不可能一個招術能用一百年或一千年,落后了就改唄,干啥要把以前說的一無是處呢?
那怎么改呢,一方面要考慮到大多數,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有些村子或有些廠他們愿意吃大鍋飯,就隨他去。不愿意吃的,那就分家,你回你的高老莊,他回他的花果山。
不能像撒切爾夫人那樣,運動式的改革,英國好多國企都是盈利的,結果她為了改而改,全部賣光了事,你看,現在英國除了“洗錢和賣文憑為生”之外,沒有拿的出手的企業去國際上競爭,這是被美國忽悠迷糊了,英國工人倒了大霉。
一說到以前,就說老人家喜歡搞運動啊,所以三分錯誤板上釘釘。但是輪到后來人了,改的時候是不是也有些急促呢,眉毛胡子一把抓呢。不過過去的事情已經過去了,說幾分錯誤也于事無補,我只是想說的是,我們做一項改動,要考慮周全,要以勞動人民群眾為主體,要發現問題,然后穩妥逐步地解決問題,像當今的一個人干三個人活,造成2個人失業的現象,難道就不值得研究研究,改革改革嗎?
現在的很多有影響力的人,和勞動群眾共情能力非常弱,為啥會出現這種狀況,因為他是吃大鍋飯的,旱澇保收,他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怎么可能還有人吃不上飯呢,怎么可能還有人沒班上呢,你看我,每個月工資準時到賬了。他吃大鍋飯的思維是想不到下面的情況的。
給農民多一點補貼,給工人多漲點工資,一些人跳出來,說反對大鍋飯,要尊重市場規律,要搞市場經濟。北京上海的水電價格和安徽的一樣,如果提議,給北京上海的漲上去,補貼收入低的地方,又有人跳出來,不行,全國應該一個價,這個時候又喜歡平均主義,喜歡大鍋飯了。
有一個退休工人說他有退休工資8000元,因為他當年下過鄉,知道農民的苦,他說,他每個月只需4000元就可以生活了,另外4000元讓國家補貼給農村,結果他話一出,沒人敢搭腔,好多吃大鍋飯退位下來的,月入一萬或兩萬都有,埋起頭就當做沒聽見。雖然我并不贊同這個退休工人的做法,但是他拋給我們的問題是不是要思考一下?
你能吃大鍋飯,我不能吃,這什么道理?而且你的后代和我的后代去爭搶大鍋飯,這理論上說不通啊,砸爛大鍋飯,打破鐵飯碗,是你喊出來的,凡是認同這個觀點的人群,請立刻讓自己的家屬親眷全部從大鍋飯里退出來,換老百姓勉為其難地去吃大鍋飯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