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鼎益豐問題答朋友問
洪鈞
·
2024-05-13
·
來源:186網址導航
有朋友問我,比恒大還要大十倍的“雷”,深圳鼎益豐已經暴雷,總額度高達20萬億,可能導致中國房地產、金融業等多個行業連環暴雷……可能嗎?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辦?
有朋友問我,比恒大還要大十倍的“雷”,深圳鼎益豐已經暴雷,總額度高達20萬億,可能導致中國房地產、金融業等多個行業連環暴雷……可能嗎?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辦?

中國,曾經有一段時間,與美國霸權有過“蜜月期”,甚至結成過“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國完全放棄了對美國的敵意、警惕和防范。但是,老人家說過,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就是說,當我們中國人民,在買辦勢力的帶領下放棄對美國霸權的警惕性時,美國霸權還是美國霸權,并沒有把中國當作朋友,仍然繼續執行仇恨、敵視、搞垮中國的戰略。只是,在中國買辦資本勢力的配合下,為了麻痹中國人民,這個戰略有一個非常巧妙的偽裝,執行得非常隱蔽。比如,把加入WTO這種喪權辱國、出賣人民根本利益的壞事,顛倒黑白地說成是一種成就;把引進外資這種出賣中國人民幣發行權的壞事,說成是“利用國際剩余資金”;把人民幣離岸這種導致中國喪失對人民幣流通控制權、讓國際壟斷金融資本控制人民幣流通的壞事,說成是“人民幣走出國門”;把剝奪人民政權的貨幣發行權利的壞事,說成是央行制度……首先,張向時先生的說法,在事實層面,應該是正確的。但是預測方面,有些夸張。深圳鼎益豐的具體情況我不太清楚,但是,基本的暴雷及其所產生的后果,是可以預測的。我認為,中國房地產業、金融業企業的暴雷,都是遲早的事,甚至很難有任何一家房地產、金融企業,特別是什么理財、基金、信托等所謂資產管理公司會“善終”。我個人認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經濟體系,是不需要什么金融體系的,有貨幣體系,就完全可以了。但是,要說房地產、金融企業的暴雷,會導致中國全部行業的暴雷,這就夸張了。道理很簡單,其他實體行業,比如國有企業、重要的民族品牌企業等實體生產的企業,是不會暴雷的。當然,這些實體生產企業,如果上市了,或者和金融、房地產業有些聯系的,自然會受到金融業、房地產業的牽連,會受到相應的損失。如果和房地產、金融業(資產管理、投資、理財、信托、基金、股票等業務)關聯不大,或者沒有關聯,這樣的實體生產企業和行業,則不會有直接的損失。房地產、金融業的暴雷,是早就埋下的伏筆,遲早是要暴雷的,只是要選好時機而已。越是大的“地雷”,越要選在最好的時機“引爆”!什么時機最好呢?就是中國經濟特別是工業、高科技迅速發展,美國科技霸權、金融霸權、軍事霸權、文化思想霸權受到嚴重威脅、朝不保夕,而美帝國主義又束手無策之時,就必然要引暴其早就埋設在中國經濟之內的這些“雷”。就是說,所謂房地產業、金融業,其實就是埋設在中國經濟體之內的“雷”。雷的引信,掌握在美國霸權及其在中國培植的官僚買辦資本勢力手中。這些“雷”的埋設,早在中國于1980年恢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合法席位,同時中國接受美國殖民主義經濟學家弗里德曼的建議,開始采取央行制度時,就開始埋設了。央行制度,本質上是剝奪政權的貨幣發行權的制度,是將政權、經濟、貨幣三者相互割裂、然后各個擊破的制度。但是,當年,中國還有一二老臣,還堅持了貨幣獨立自主和公有制。所謂央行制度,在公有制十分強大的情況下,其實很難落實,因為公有制對于央行制度等殖民地化制度,有天然的免疫力。到了80年代末,有人在中國推出了發展“房地產金融”的大政策,但是,這個政策被當時的李總理推遲了差不多十年!所謂央行制度、讓國際壟斷金融資本搶奪中國人民幣主權的行動,也隨之推遲了大約十年。因此,我對李總理是極為尊敬的,他是立了大功的。90年代末,中國有位號稱懂經濟的人管事,央行制度才正式確立,政權、經濟、貨幣三者的關系,才真正被割裂。三者的割裂,就容易被美國霸權各個擊破。美國金融霸權通過悄悄控制中國人民幣發行權(也是中國金融買辦悄悄奉送人民幣的這一最根本的主權),打擊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支付權,讓中國發展金融業、金融市場化、金融國際化、金融買辦化,切斷政權對大中型國有企業的貨幣支持,活活勒死了中國諸多大型工業,一個體系一個體系地勒死,美其名曰“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勒不死的,就合資,就讓外資參股、控股,就成了外資企業。諸多民族品牌,一夜之間,成了外資企業,成為外資的代工廠,大量民族品牌消失一空。既然勒死了諸多大中型國有企業和民族企業,那么,中國經濟發展靠什么呢?買辦勢力給出了兩個辦法:其一,在貨幣發行問題上,引進外資、發展金融業、發展房地產業、金融市場化、房地產市場化,讓美元金融資本悄悄控制中國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中國的企業,如果想得到人民幣的支持,必須股份化,必須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要開設新的銀行和金融機構,必須有“國際戰略投資”,否則,中國不能開設金融機構。這是貨幣發行權的奉送。其二,在經濟上,大力發展房地產、金融業,讓這些產業成為中國的支柱產業。尤其是房地產,最先被當作支柱產業,推行出來。甚至,還有醫療產業化、醫療產業支柱化的鼓噪。本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金融業又被當作支柱產業推了出來,美其名曰“金融創新”,其實就是大規模地給中國經濟埋設“地雷”。其三,既然把房地產、金融業當作了支柱產業,那么,就不需要再重點發展工業、農業了。主流說,金融是經濟的血脈,有些同志被誤導,也跟著這么說。其實,金融并不是經濟的血脈,貨幣才是經濟的血脈。既然要發展金融業、金融業支柱化,那么,就必須唱點高調,于是就把金融稱作了“經濟的血脈”。金融,是對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的篡奪和扭曲!是生長在經濟之上的腫瘤!怎么能是什么血脈?金融對貨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的篡奪和扭曲,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原本應由政權掌握的人民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被美國金融霸權悄悄地控制了;二是原本政權根據公有制經濟發展需要,自主決定貨幣發行領域、發行對象、發行時機、發行數量、發行方式和回收貨幣,卻由國際壟斷金融資本根據其經濟殖民的需要,決定貨幣發行領域、發行對象、發行時機、發行數量、發行方式,并由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和買辦資本用金融業、房地產業回收其發行的人民幣;三是由于金融資本可以自由流動,被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和買辦金融資本回收的人民幣,以不同方式離開中國,制造了中國貨幣流通不足,限制了中國主權經濟的生存和發展,扭曲了中國經濟主權結構、所有制結構、產業結構、地域結構,也打擊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四是由于中國對外貿易用美元結算、支付,并儲備大量美元外匯,這就意味著美元霸權寄生在中國經濟之上,中國經濟支撐了美元霸權和美元的國際信用,卻打擊了中國人民幣的國際信用;五是制造了一個個金融業地雷、房地產地雷,引信操控在美國霸權手中,隨時給予引爆。發展房地產業,發展金融業,就是一種敲詐勒索!就是制造金融危機。發展房地產業、金融業,在打擊中國工業甚至農業,制造了工人失業和“三農”問題的同時,房地產業和金融業相互勾結,推出了理財、基金、股票、信托、保險、P2P等金融產品,供中國企業和百姓購買。其實,這些產品,無一例外,都是騙子。我是說房地產,還有金融領域的諸多所謂金融產品,無一例外,都是騙子。這些騙子,就是美國金融資本勾結中國官僚買辦金融資本,為了干擾中國發展而在中國埋設的“地雷”!只等到美國霸權覺得時機成熟時,引而暴之。P2P暴雷、恒大暴雷、中植系暴雷,還有今天的鼎益豐,就是美國霸權勾結中國官僚買辦資本勢力制造出來的隱形災難。所以,不要說鼎益豐,就是再有更大的金融地雷爆炸,也不奇怪。那么,是不是說中國房地產、金融業紛紛暴雷,就會導致中國經濟無法應付的危機呢?“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些房地產地雷、金融業地雷的產生,是中國人民喪失人民幣發行權和流通控制權的結果,是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被美元霸權竊取的結果,那么,解決這些地雷的出路,自然是廢除央行制度,收復人民幣發行和流通控制權于政權!切斷美元霸權對中國的寄生關系,重建人民幣主權體系,打擊、限制和清算國際壟斷金融資本和買辦金融資本。這是個艱巨的斗爭過程,不過,只要分清敵友,辯明是非,取得勝利也不難。而且,我認為,引爆這些地雷,也是美國霸權的最后瘋狂,說明它已經沒有別的辦法了。(20240513)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蝸牛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