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空襲伊朗使館之后,以色列就惶惶不可終日,時刻提防著伊朗隨時可能發動的報復。頗為黑色幽默的是,為了安撫民心,以色列表示,“(伊朗的)襲擊將針對軍事或戰略資產,而不是民用場所”。看來以色列也很清楚,襲擊民用場所的行為很畜生。
襲擊平民不僅很不光彩,關鍵還會結下不死不休的血海深仇。伊朗要報復的是以色列,而不是以色列人,所以,確實不太可能像以色列那樣對平民下手。
論對平民下手,以色列要說第二,那絕對沒有國家敢說第一。無論是1982年的貝魯特大屠殺,還是2023年的加沙大屠殺,以色列都是沖著平民去的。
以色列的用意很明確,那就是徹底瓦解巴勒斯坦人的抵抗意志,所以,下起手來向來沒有最狠,只有更狠,但這反而激發了巴勒斯坦人的抵抗意志,反而催生了諸如哈馬斯之類的抵抗組織。
這就導致以色列陷入了死循環,以色列殺的巴勒斯坦人越多,巴勒斯坦人的抵抗就越頑強,巴勒斯坦人的抵抗越頑強,以色列就越沒有安全感,以色列越沒有安全感,就更瘋狂地屠殺巴勒斯坦人。
問題在于,雖然以色列屠殺巴勒斯坦人的決心很大,手段也很殘忍,但并沒有殺光巴勒斯坦人的能力。這就導致以色列始終活在恐懼之中,沒有人比以色列更清楚,一旦強弱轉換、攻守易勢,巴勒斯坦人的報復絕對是以色列無法承受的。你對別人下死手,別人憑什么要給你活路?
據說,以色列的猶太人是“最聰明”的,這點我還真沒看出來,在我看來,就算聰明,那也只是小聰明,而不是大智慧。
以色列要是真有大智慧,絕不會把國家命運交到美國手中,更不會四處樹敵,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你把近鄰都得罪光了,去指望遠在天邊的美國,這多少有點作死了。
人有小聰明不是壞事,怕的是只有小聰明,而沒有大智慧,就像以色列那樣,總有一天會為小聰明付出代價。
愛耍小聰明的大多都沒有好下場。那些潤美的大殖子,大多都是有點小聰明的,至少他們自認為要比大多數人聰明,所以,他們才總覺得要他們過大多數人的普通生活太“委屈”他們了,他們怎么能像普通人那樣有飯吃、有衣穿就滿足了呢,他們要的是更“高大上”的“自由”和“民主”。
所以,不利于潤的話不要之類的梗對他們來說其實沒多大意義。你以為那些大殖子真不知道美國是什么樣子,你以為他們真不知道美國的流浪漢多如牛毛嗎?他們清楚得很,但他們只會覺得那些流浪漢都是活該,以他們的“聰明才智”,怎么可能會成為流浪漢呢?
但潤到美國后,大殖子很快就會清醒了,洗盤子也好,送外賣也好,這要什么“聰明才智”呢?當他們飯都吃不飽,衣都穿不暖了,他們就明白什么“自由”和“民主”都是狗屁了。可惜,他們清醒是清醒了,但又清醒得太晚了,他們怪不了任何人,這就是他們只有小聰明,沒有大智慧應得的下場。他們的思想,配得上他們的苦難。
什么是大智慧?在我看來,愛國就是大智慧。最簡單的道理,國家好了,我們才能跟著沾光,國家要是不好了,不管我們到了哪里,我們都會跟著倒霉,因為無論你走到哪里,中國人三個字都是你最大的標簽,人家怎么看你,取決于中國怎么樣,而不是你怎么樣。
所以,我很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人恨國,更不理解為什么會有人靠寫恨國文章過日子。據說有的人一開始是寫愛國文章的,但在寫愛國文章掙不到錢后,就果斷切換賽道,去做恨國生意了。要說他們傻吧,他們還真不傻,但也最多算有點小聰明罷了。
他們也不想想,哪個國家能容忍他們那樣變著花樣恨國?恕我直言,要是換個國家,他們恐怕早就被教做人了。就這他們還嫌“不自由”,要是真像他們所說那樣“自由”了,他們會說什么,我真是想都不敢想。
這里,我奉勸有的人悠著點,不要總覺得自己有多與眾不同,人和人之間的區別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有人與猴子之間的區別大,如果有的人非要覺得自己有多與眾不同,那就該去照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不是更像猴子了。
當然,愛國從來不是生意,就算做“愛國生意”也掙不到錢,但至少不會像做恨國生意那樣,一邊恨國,一邊又惶惶不可終日,生怕哪天就被拉了清單了,所以,雖然“愛國生意”不掙錢,我還是鐵了心做“愛國生意”,至少活得踏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