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統計,我國現有工業大類41個,即聯合國統計的全部工業大類,我國都已經具備。再往下分,有207個中類,再分,有666個小類。我國是全世界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我們國家還處在工業化的發展進程之中。那么,不知道有人是否想過這樣的問題,我們的工業化進程走到哪一天,或者走到什么程度就算是完成了呢?
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比我們要早得多。但是由于多種原因,他們每個國家的工業門類比起我們國家來,還是要少那么一些。現在有的發達國家出現了去工業化的現象。當然不同的國家情況并不一致。美國在這個方面可能算是比較嚴重的一個國家,德國可能就要比美國好得多。德國的工業制造業在世界上還是數得著的。
在我看來,所謂工業化是否存在著完成的問題,在現實中是無法找到一個答案的。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生產就是農業生產,這其中包括農作物的種植、植物果實的采摘、狩獵、打魚、畜牧等,都可以算作農業這個大的門類之中。伴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們日常生活的多種需要,手工業開始在人類歷史中產生了出來。除手工業之外,像青銅的冶煉和鑄造,鐵的冶煉和鍛造,而且隨之也產生了采礦業。
在人類的生產與生活中,各類器械、工具的生產也逐漸產生出來。中國古代文明當中,各種手工業產品的制造,都離不開大批工匠的手藝和技術。我們甚至可以說,中華文明的豐富瑰寶中,工匠們創造或者制造出來的產品以及那些能夠流傳下來的手藝,就是其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在西方爆發工業革命的時候,那時的中國確實落后了。這里不討論落后的原因,因為討論起來是相當復雜的。但在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國開始進行自己的工業化建設。從那時起,中國一直走到今天,把我們國家建設成工業門類在世界上居于領先位置的國家。
如果我們認真地思考一下,就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人類開創了工業化進程之后,這個進程就不存在最終完成的終點。人類的文明在發展,在進步,那么人類的工業化進程就永遠不會完結。從目前聯合國公布的工業門類來說,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工業大類要想增加,難度可能是比較大的,但也不是絕對不存在可能性。而中類或者小類要增加其數量則是完全可能的。
或許在某些人看來,特別是看到有些西方國家在去工業化方面的做法,就可能產生某種錯覺,認為人類工業化的進程是有限的,不可能無限地發展下去。但是在事實上,人們需要知道,人類的生存和繁衍離不開人類的生產勞動。生產勞動的領域是沒有止境的,生產勞動的能力及其發展也是沒有止境的。因此,人類社會的工業化進程是永遠不可能停息下來的。
有不少人都認為,人類生活的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而有限的資源不僅制約著人類人口的增長,也制約著人類生存與發展的質量不斷提高欲望。
說起來,這樣的擔心至少在目前,以及在今后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是不必要的。我們來看一下,人類今天所利用的地球上的資源,絕大部分都是在地球的陸地范圍之內。人類目前所利用的礦產資源也都是在陸地的范圍之內。對于占地球表面面積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海洋,人類所利用的資源在目前是非常有限的。例如,對海洋石油資源的開發,大部分都是在非深海的領域里,而對于在深海的海底儲藏的石油或者其他種類的礦產,人類距離真正的開采還有著很大的距離。
現在地球陸地上的資源,已經讓人類文明發展到一個較高的程度了。如果我們在海洋中進行更大范圍、更深程度的開發,將對人類文明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和作用,估計現在是很難想象的。我們開發海洋資源,絕不僅僅是指海底下所儲藏的礦產資源,在海洋的水域中還有很多未知的資源是我們完全不了解的,是完全沒有認識到的。我們現在所知道的,也不過就是錳結核、可燃冰之類。那這幾樣之外,還有沒有我們根本無所知的資源,我們需要不斷地開拓我們的認知。
單就開發海洋和海底這個領域,我們的工業化門類中的中類和小類是不是會有一個爆發式的發展? 這還只是針對現在對我們來說還是求知領域里的開發。
在目前已知的領域里,我們的工業化發展還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發展形式,就是通過各個工業門類,不論是大類、中類還是小類,其相互之間的交叉與合作則會形成一種新的工業化的發展和深化。我們國家現有666個工業小類,假設其中有100個小類能夠形成相互交叉與合作,這樣的組合能夠生成多少個新的交叉門類? 至少應該達到成千上萬。如果有更多的工業小類都加入到這種交叉與合作之中,那么又會形成多少個新生的交叉工業小類? 似乎真的很難想象吧?
我們今天的生產與消費,天天都在產生大量的垃圾和廢料。這些垃圾廢料對我們的環境產生了很大的麻煩,因為它嚴重地污染和破壞了我們的環境。而未來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之一,就是要解決這類將垃圾和廢料轉化為資源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在發展工業化進程中,所必須要面對的一個重要的開發領域。現在我們對廢金屬的利用上,還是有辦法的,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對于塑料,以及其他難以消解的廢品,我們現在還沒有太多的有效的辦法。這也是我們的科學技術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也是我們未來工業門類上要解決這個問題的重要使命。
對中國來說,我們將來要在整個南海和東海海域進行大規模地開發和生產。雖然在這片廣袤的海洋里到底有多少寶貝,現在我們不知道,但這里面的寶貝肯定不會少。我們還要在西北的沙漠和戈壁灘里進行廣泛的勘探和開發,在青藏高原進行大規模的勘探與開發。將來也有可能在我們的海底、戈壁和高原上建立各類企業,進行產品的生產,也可以進行高端的科學研究。我們施展身手的領域寬廣得很,有的是用武之地。
關于人工智能進入生產領域,現在對此表示擔心和憂慮的人們似乎不少。但是,對于我們前面提到的可能產生新的工業門類的領域里,人工智能的作用未必就是萬能的。有很多問題還是需要人類自身去思考和解決的。我們工業化將要開拓的領域還是很大的,近于無限。從現在開始,我們必須要做好這種面對未來的思想準備。那種擔心因為人工智能的參與而置人類于尷尬境地的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我們要做的事還很多,我們要為將來做這些事做好很多準備。未來的工作同樣也是非常艱辛的,仍然需要我們的艱苦奮斗。那種認為在未來的生產勞動中,人類的身心就會非常輕松,這種認識是不切實際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