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經濟學,就讓人有一種“高大上”的感覺,其實經濟學是最通俗易懂的一門學問,誰都可以學習和應用。一般講,經濟學是研究財富如何增長、消費和積累的學科。而這里將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研究經濟學,既從節約的角度來研究經濟學。為什么說經濟學就是節約學?因為無論是財富的創造、消費和積累,里面都存在節約和浪費的問題,而經濟學的主要研究課題就是如何使財富快速增長,如何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收獲。從“經濟”一詞的字面上進行分析,“經”代表大自然的活動軌跡和自然規律,“濟”代表補充和供給。因此說“經濟”就是按照自然規律去進行供給和消費,既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效果。
對于“經濟” 一詞很多不同的定義,但萬變不離其宗,其基本定義就是對社會財富的管理。經濟是管理,是行為,而不是財富本身。對于“節約”一詞的概念大家就比較清楚了,因為它比較具體并容易理解。經濟學是研究如何管理好社會財富的科學,而管理好社會財富又必須遵守高效節約的基本原則,這就與節約學不謀而合。從目標上看,這兩門學科所研究的課題是完全相同,這也就是說經濟學是節約學的基本原因。
經濟:管理社會財富。
經濟學:管理社會財富的科學。
節約:以最小的消耗來得到最大的消費目標。
節約學:研究以最小的消耗來得到最大的消費目標的科學。
與“節約”相對存在的是“浪費”,做到節約其實就是避免浪費。如何節約?如何避免浪費?這就是經濟學和節約學所要研究的共同課題。所謂浪費,就是在相同消費目標條件下超出必要消費量的部分。什么是“必要消費量”?必要消費量就是在相同消費結果情況下的最小消費量。
浪費=實際消費量>相同消費效果條件下的最小消費量
必要消費量=相同消費效果條件下的最小消費量
按照以上公式推導,現實社會中有很多的浪費現象。比如,吃一個饅頭可以維持一個人半天的消化需要,但是個人的飯量卻不僅僅是只能吃下一個饅頭,可能會吃下數個饅頭。而這些被吃掉的超過體能消耗需要的多余的饅頭,就屬于是浪費的部分。而這多吃下的饅頭,不只是一種浪費,而且對人的消化系統和全身器官造成巨大的壓力,嚴重破壞人體健康。在如今富裕的日常生活中,暴飲暴食現象極其嚴重,這不僅浪費了大量的食物,而且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尤其是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最為明顯。另外,物品浪費還體現在其使用壽命方面。比如一個勞動產品的使用壽命是20年,使用10年就淘汰了,這就是浪費。
生活方面的浪費還體現在吸煙、過量飲酒、奢侈品消費等多個方面。吸煙對人體新陳代謝沒有任何幫助,反而有害健康,因此吸煙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應該嚴令禁止。宴會上大量飲酒,嚴重傷害人的神經系統和消耗系統,大幅度降低了人的健康狀況和壽命。宴會上大量吃剩的食品全部倒掉,這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還有,奢侈品的使用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比如一塊幾十元的手表和一塊幾十萬元一塊的手表,其作用都是看時間,但是其財富消耗量卻存在著天壤之別,于是也就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社會管理方面的浪費體現在生產、分配、交通、等多個方面。交通方面的浪費體現在交通路程的浪費。首先是個人工作單位與居住地之間的距離較長,導致交通路程的浪費。如果將這種距離拉近,那么交通浪費將可避免。分配方面的浪費體現在在分配過程中存在大量的中間環節,導致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消耗在分配領域。比如大量的商業部門、金融部門等等非生產部門的存在。如果能夠將這些部門進行大幅度壓縮甚至取消,那么這種機構浪費將可避免。生產方面的浪費體現在小規模企業的大量存在,這種分散的小規模生產方式,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如果能夠將這種小規模的企業聯合起來,組成大規模的生產集團,那么這種浪費將可避免。另外,個人對房屋的大量占有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在這種情況下,房屋不是作為居住使用,而是用來進行投資,進而導致大量房屋的閑置,造成極大的浪費。房屋建好了不去居住,這就是浪費,因為房屋也是有使用壽命的。巨大的貧富差距是造成房屋大量閑置的主要原因。富人占有數量龐大的房屋,但是他們只能居住數量極其有限的房屋,這就導致大量房屋的閑置,造成巨大的浪費。難道是老百姓都住上寬敞高檔的房屋了?當然不是,只是他們買不起房子而已。這種情況的存在是分配制度的原因,因此應該將分配制度進行改革。房地產公司房屋的大量積壓,是市場購買了不足使造成的,而市場購買力不足又是貧富差距所造成的,也同樣是社會制度的問題。既然貧富差距也是導致房屋大量閑置和浪費的根本原因,那么解決問題的辦法自然就是降低貧富差距。
目前經濟學的研究結果是“用消費拉動經濟”。“用消費拉動經濟”其實就是“用浪費拉動經濟”,這種推動經濟發展的方式是嚴重錯誤的,是經濟學的最大悲哀。人世間最大的浪費就是制度浪費。私有制是一種浪費的社會制度,公有制是一種節約的社會制度,這一點已經在理論和實踐上得到充分證明。私有制以消費拉動經濟,公有制以百姓需求拉動經濟,兩者各自的經濟的動力不同,其物資消耗量也完全不同。公有制消耗小,但是百姓生活幸福。私有制消耗巨大,但是百姓生活極其艱難。這就是兩種制度的本質區別。節約不是限制消費,而是控制過度消費和避免浪費。節約既是生產,節約越多生產越多,社會財富的積累就越多,國家就越富裕,百姓生活就越幸福。浪費既是消耗,浪費越多消耗越大,社會財富的積累就越少,國家就貧窮,百姓生活就越艱難。并非生產越多就越好,因為生產本身也是一種消耗。消耗自然資源,消耗人力物力。生產的越多,消耗的就越大,浪費也就越多,也就越是違反了節約的原則,違反了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因此說,盲目追求生產的發展并非是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明智選擇。而研究如何厲行節約和避免浪費,才是經濟學的最高境界。
可以說,不懂節約,就不配談經濟學。
2024/3/24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