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批評越富越光榮這種價值觀,就被無數人回擊說我主張“越窮越光榮”,這種人不僅是愚蠢,而且是邪惡,是無恥。
在資產階級意識控制下的人眼中,他們不以人勞動與否,誠實與否來劃分人,而是習慣于用財產的多少劃分人,于是在他們眼中,如果不是“越富越光榮”,那就是“越窮越光榮”,這些人是冥頑不靈的教條分子,他們只能通過財產多少來評價人,他們眼中的人不是人,而是一個個數字量化的金錢數額,自然只能按照貧富來看待人是否光榮。
越窮越光榮最早出處是1979年1月28日的社論,考證全文鏈接在文末
基督教時代,社會就普遍按照一個人的行為戒律來劃分人,一個人“越遵守教義越光榮”,而資本主義時代,就用財產的多寡劃分人,他們按照自己狹隘的,只能看到財產多寡的有色眼鏡來定義馬克思主義,自然污蔑,詆毀馬克思主義者持有一種“越窮越光榮”的扭曲教條。
事實上,沒有哪個馬克思主義者是主張“越窮越光榮”的,任何一個合格的馬克思主義者,都能指出光榮的是人,而不是財產的數額,勞動創造人,勞動最光榮,一個誠實勞動,自食其力的人,毫無疑問是光榮的,越是進行社會勞動,越是自由的發展自身,越是積極行使勞動階級的政治權利,就越是光榮;而越不勞而獲,越是定義和控制他人,越是模糊階級意識,做資產階級的走狗,就越是不光榮,是一種恥辱。
歸根結底,資本在物化人,金錢作為一種為了方便創造出來的價值尺度,卻異化成為了人的主宰,成了人要對他懺悔和膜拜的上帝,金錢摧毀了人對上帝的信仰,卻不是讓人相信人本身,而是轉而自己登基成為上帝,從此人們開始為了發財祈禱,對著金錢頷首,用金錢作為劃分同類,貶低或崇拜他人的依據,金錢成了人的主宰,而資本主義壓根沒有把人從被主宰,被控制的境況中解放出來。
在基督教時代,人把神父和教會當成上帝的代言,而資本主義時代,金錢竊取了這一榮光,于是金錢成了上帝,成了評價劃分人的依據,馬克思主義要做的就是揭示這一血腥事實,然后塑造勞動最光榮的榮辱觀
馬克思主義是反對按照財產劃分人的,既要反對“越富越光榮”這種扭曲的價值觀,更要防止馬克思主義勞動創造人的榮辱觀被資產階級的喉舌詆毀蛻化成一種“越窮越光榮”的扭曲價值觀,資產階級的聲音總是掀起關于是“富”還是“窮”更光榮的辯論,實際上這種討論已經預設了“財產是劃分人的依據”這一命題,這是資產階級的邏輯陷阱,我們絕不能接受這種無理的劃分。
對于榮辱觀的斗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階級斗爭,從基督教時代,資產階級用他們財產劃分的榮辱觀戰勝了按照教義和神父觀念的榮辱觀,而中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時代,也面臨著馬克思主義的榮辱觀與資產階級榮辱觀的不懈斗爭,在斗爭中,更加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榮辱觀暫時退讓,此消彼長是正常的,對我們自己,重要的是堅持勞動最光榮的榮辱觀念,堅決反對一切“越富越光榮”和“越窮越光榮”的資產階級榮辱觀!
勞動最光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