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沒上過課的人膽兒越大,因為他不知道上課老師的辛苦甘甜”。
魏書生老師不愧為一代宗師,這話給出了這些年來課改上存在的問題。
從2002年到現在的20多年的課改沒人敢總結,只有像魏書生這樣的大家才敢說真話,才有話語權。
一、一群從沒深入過課堂的所謂專家給一群一線教師上課,臺上人侃侃而談,臺下人一臉茫然,紙上談兵脫離實際。回到課堂以后,大家感覺新教法并不實用,有的老師多媒體運用的五花八門,課上的花里胡哨,最后教學效果甚微。外行看的是熱鬧,內行看的是門道,于是一線教師開始紛紛拋棄,時間一長主管領導也只好默許。
二、基礎理論是不能創新的。2點決定一條直線。三角形內角之和是180度。想在這些東西上創新,可能嗎?
三、繼承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繼承,創新就失去了根基;沒有創新,繼承就會停滯不前。繼承是創新的基礎,創新是傳承的發展。在文化、藝術、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都需要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同時也要在創新的過程中注重繼承。
四、不繼承可以創新嗎?可以的。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牛頓力學的觀念,是一種全新的理論框架,沒有直接繼承前人的理論。再比如,一些現代藝術作品,如抽象派、印象派等,也都是在打破傳統藝術框架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繼承傳統的藝術風格和技巧。這些例子都表明,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創新是可以不依賴于繼承而產生的。但這些都是天才人物的個例不帶有普遍性,我們平常人做不到的,還是老老實實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吧!
五、教改新成果
從凱洛夫的五環教學到后來的課堂教學三為主,再到說課、微課和反轉課堂的出現;應該說說課、微課、翻轉課堂是對課堂教學的注釋、濃縮和深化,課堂教學出現了新維度,時代賦予了課堂教學新的內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