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美國內戰”成了熱門話題,有人如喪考妣,不僅“緊急辟謠”,還“痛斥”吃瓜群眾是“用自己的邏輯去解讀別人的新聞”,是比“弱小”更可悲的“傲慢”。
“國際友人”都這么賣力了,美國媒體自然不能閑著,他們同樣表示所謂“美國內戰”的說法是“完全沒有依據”的“不實消息”。
實話實說,看到有些人出來“辟謠”我還挺意外的,但看到他們是為美國“辟謠”我就很能理解了。要我說,他們也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吃瓜群眾無非就是想看個熱鬧罷了,不懂美國又怎么了,難道連這點權利他們也想剝奪?再說了,他們就真的懂美國嗎?他們懂個錘子。
實話實說,他們不“辟謠”還好,他們跳出來“辟謠”,這瓜我還吃定了!
2023年,越過美墨邊境的移民人數再創新高,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多次指責拜登“蓄意不作為”。2023年底,阿博特簽署了一項法案,規定移民非法入境為“犯罪”,并授權州國民警衛隊在美墨邊境上拉起鐵絲網圍欄。
如果默認得克薩斯州的做法,鐵定會失去大量移民選票的拜登隨即申請聯邦最高法院介入。2024年1月22日,美國最高法以5:4的投票結果批準拜登政府動用聯邦執法機構拆除邊境圍欄。
最高法的判決遭到了得克薩斯州的抵制,州長阿博特調動了當地的國民警衛隊繼續修建和加固鐵絲網,并阻止聯邦執法人員靠近。
在得克薩斯州和聯邦執法人員武裝對峙后,州長阿博特宣布進入戰爭狀態,且美國半數州長表態支持得克薩斯州。
請注意,以上都是事實,沒有一件是“不實信息”。
或許,美國自有美國的“國情”,就算是武裝對峙也不能等同于“內戰”吧,但問題在于,如果移民問題始終無法解決,這樣的武裝對峙就不會是最后一次,誰敢保證永遠不會擦槍走火?
移民矛盾是美國的系統性矛盾,很難想象還有戰爭之外的其他解決方案。請注意,戰爭對美國來說未必是壞事,就像美國人不會介意大談特談18世紀60年代的南北戰爭一樣。
所謂的南北戰爭表面上是為了廢除奴隸制,實則是南方奴隸制下的勞動力更廉價,極大損害了北方資本家的利益。利益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既然談不攏,那就只能打了,這才是歷史的真相。話說,美國怎么可能良心發現去解放奴隸呢,說難聽點,那些潤到美國的非法移民不就是當代版的奴隸嗎?
歷史正在重演。移民(包括非法移民)為美國帶來了大量無需任何保障的廉價勞動力,這直接降低了中產階級以上的美國人的生活成本,但也嚴重沖擊了美國底層白人(紅脖子)的利益,移民(包括非法移民)越多,他們的就業機會就越少,收入就越低,他們天然仇視移民,反對寬松的移民政策。
這樣的矛盾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大概就是他們所謂“美國天天都在‘打內戰’”的說法的由來吧。順著他們的邏輯,我們確實無需大驚小怪,但這只是表象,掩蓋不了問題的實質,要不怎么說他們這地洗的并不高明呢。
過去,憑借強大的武力,美國從全世界掠奪財富,紅脖子沒有吃肉的機會,但喝湯的機會還是有的。既然還能喝湯,日子還能維持,他們的反抗就不會太激烈。
這就好比一個大家庭,大家長有錢,跟著大家長誰都能過好日子,那自然什么磕磕絆絆都能過去,就算鬧點情緒,哄哄也就好了,但一旦哪天大家長沒錢了,跟著大家長日子都過不下去了,那你怎么哄都沒用,雞毛蒜皮都能打到頭破血流。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美國不再是過去人見人怕的“世界警察”了,換言之,美國掠奪世界財富的能力大大降低了,美國人以后很可能要為生存而戰。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本輪巴以沖突以來,在敘利亞的美軍基地被炸了98次,在伊拉克的美軍基地被炸了66次,在約旦的美軍基地被炸了1次。
在過去,這是完全無法想象的。要知道,在過去,海外軍事基地可是美國實力的象征,誰能想到現在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竟淪落到人見人欺的地步了呢?
為了應對胡塞武裝對紅海的封鎖,美國發起了所謂的“繁榮衛士”行動,但除了搭進去更多的美國商船和美軍軍艦外,未能對胡塞武裝造成任何實質性打擊。
過去,美國看誰誰哆嗦,現在則好像是誰看美國不順眼,都能沖上去踹兩腳,你說美國都這副德行了,怎么還可能像過去那樣想怎么搶就怎么搶,想怎么偷就怎么偷呢。
既然不能想怎么搶就怎么搶,想怎么偷就怎么偷了,那美國的財富自然就要急劇縮水了;既然美國的財富要急劇縮水了,那美國紅脖子過去靠“喝湯”就能保證的的“好日子”就很難保障了;既然美國紅脖子的基本生活就很難保障了,那離“揭竿而起”還遠嗎?
這就是蝴蝶效應。一環扣一環,環環相扣。
所以,所謂的“美國天天都在‘打內戰’”的洗地真的很不高明。確實,移民問題是美國的老大難問題,但什么時候鬧過這么兇,鬧到地方和聯邦政府要撕破臉武裝對峙呢?
外因、內因都變化了,連這點都看不到,還高高在上斥責別人“傲慢”,這大概才是最可悲的傲慢吧。
天天喊狼來了,不代表狼就不會來了,或許只是還沒到時候。同樣的,美國天天都在“打內戰”,不代表“內戰”就真的不值一提了,以前可控,不代表現在可控,更不代表以后還可控。
以前,美國聯邦政府這個“大家長”能搶到錢、偷到錢,對地方來說無非是分贓多少的問題,那自然可控。老話說,只要是錢能解決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但問題是現在搶不到錢了,從分贓多少變成沒得分了,那誰還跟你過呢?
所以,美國的內戰不是想不想打、敢不敢打的問題,而是在美國衰落的大背景下,一定會打的問題。在我看來,現在的美國已經處于矛盾總爆發的前夜,一點火星子就隨時可能連鎖反應的那種。別以為這是天方夜譚,蘇聯罩得住的時候,那些加盟國哪個不是爭著加入蘇聯的,但蘇聯衰落之后呢?對吧,這就是人性,無解。
因為得克薩斯州州長阿博特用美國憲法為得州的行為辯解,有人據此說,就算得克薩斯州真的“造反”了,那也是“依法造反”。這“白馬非馬”的邏輯差點把我看笑了,話說,前蘇聯的解體不就是依據蘇聯法律的漏洞最終“依法解體”的嗎?
說點題外話。所謂“愛國生意”的鬧劇還在繼續,我說我沒做“愛國生意”,有人懟我那是因為我“還不夠格”,理由是我的“破爛文章影響力實在太小”。好吧,我的水平確實不怎么樣,影響力就更不怎么樣,但這影響我愛國嗎?以前公知說窮人不能愛國,怎么著,現在連影響力小的人也不能愛國了?
如果只是懟我也就算了,還說我“充其量算一個以愛國為幌子謀取腦殘小民打賞錢的九流文人”,這就不能忍了。看我文章的確實都是“小民”,但小民怎么了,小民就不能愛國了嗎?對吧,就算他們不夠高明吧,但他們有樸素的愛國情懷,總比那些被公知騙了無數遍,還待公知如初戀的恨國耗材要強百倍吧。
我之前就說了,愛國者就應該有流量,就應該有收益,有收益怎么了?打鬼子的好漢也是要養家的。就算有些人本質不是為了愛國吧,但只要結果是好的,那就要支持,只要打鬼子,你管他為什么打鬼子呢。對我來說,論跡不論心,你想的可能是他為什么要打鬼子,我看的是他打死了鬼子,只要他打鬼子,我就支持!
還是那句話,我也贊成“愛國不是生意”的說法,但愛國永遠都不會錯,有流量并不可恥,追求流量同樣不可恥,只要是出發點是好的,有流量又怎么了?要是愛國的沒有流量,沒有收益,難道把流量和收益都給賣國的嗎?
或許,我確實是“九流文人”,但總比公知那樣的下流文人好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