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重視調查研究貫穿于黨的各個歷史時期,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澤東意識到過去一段時間黨的認識和政策存在不符合實際的情況,頭腦“冷得不夠,熱得多了一點”,需要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實情。1961年1月13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情況明,決心大,方法對”的明確要求,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導。
毛澤東指出,“情況明”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情況不明,政策就不正確,決心就不大,方法也不對頭”。“情況明”的主體首先是各級領導干部。只有各級領導干部深入基層,了解實際情況,才能正確制定黨的方針政策,切實解決工作中的問題。“情況明”的前提是“情況實”,要讓群眾講真話、談實情、說心聲,把群眾意見作為重中之重,通過群眾生活、言論、行為的實際來了解真實情況。
“決心大”體現在堅持問題導向,不回避問題,敢于直面矛盾。克服矛盾、迎難而上還是回避問題、畏手畏腳,是擺在調查研究者面前的必答題。調查研究的決心大不大,從工作作風也能看出一二。要力戒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作風,推動調查研究常態化,下定決心把調查研究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
“方法對”是調查研究走深走實、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1961年3月,毛澤東專門列舉了開好調查會、調查會人員要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提前準備調查會提綱、親自出馬、深入解剖典型、自己做記錄等多個具體方法。這些方法既精準有效,又操作性強,為推動全黨有效開展調查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導。
毛澤東提出的“情況明,決心大,方法對”,形象生動、提綱挈領,指導和推動了全黨調查研究走深走實,是對我們黨在調查研究中形成的寶貴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至今仍然具有啟示意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