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由此引發兩國長達11年的軍事沖突。雖然這場戰爭早已結束,但我至今仍深感困惑。
一、中越關系何時變壞?誰在破壞兩國關系?
毛澤東時代,中越兩國是同志加兄弟關系。在《毛澤東年譜》中,很少看到毛澤東對越南反華行為的批評,直到1976年7月3日,他還和朱德、華國鋒致電越南領導人,祝賀該國實現統一,這說明至少在老人家健在時,越南尚未出現反華排華跡象,中越兩國是友好的。不知為何在毛澤東逝世后,兩國關系急轉直下,不到3年便兵戎相見,我很想弄明白,到底誰是破壞中越關系的元兇?
二、越南為何要干“兩個拳頭打人”的蠢事?
1979年1月,越南入侵柬埔寨。眾所周知,“兩個拳頭打人”歷來是兵家大忌,越南是小國,而中國是個敢和美蘇印等國較量的大國,因此,我至今都想不明白,越南為何在入侵柬埔寨的同時,對中國肆意挑釁,因為即便有蘇聯支持,中國對越南來說依然是個龐然大物,更因為毛澤東時代的中國是個惹不起“硬茬”。因此,很想弄清楚,我國官方宣傳的越南“挑釁”,到底有沒有夸大其詞的成分?
三、這場戰爭真的有必要嗎?
我們聲稱對越開戰是為支持柬埔寨的反侵略斗爭,可即便如此,中國依然有很多選項,如武裝柬埔寨,又如派志愿軍公開或秘密參戰等,這樣我們的損失會少一些,回旋余地會大一點。因此,我至今都鬧不明白,我們為何要公開開戰?
四、既然文革破壞了經濟,我們為何要對越開戰?
為渲染文革“罪惡”,主流媒體都說文革使國民經濟陷入崩潰邊緣。可既然國民經濟陷入崩潰邊緣,我們應將精力放在發展生產、恢復經濟上,為何要對越開戰?況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已將黨和國家的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即便真的有人挑釁,只要不是很嚴重,我們都應“著眼發展大局”,以忍耐為主,為何要替柬埔寨人出頭?
五、如果是為美國打仗,那我們從美國那里得了多少好處?
有人說“對越自衛反擊戰”是為美國報仇,如果情況屬實,那我們必須搞清楚,中國從美國那里得了多少好處,是美國與臺灣簽署的《與臺灣關系法》,還是美國對反華反共勢力的肆意支持?即使美國資本家來華投點資、辦幾家廠,其目的也是為剩余資本尋找市場、攫取利潤,絕非美國恩賜,更不能視作美國對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回報。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弄清楚,中國是否需要以犧牲中越關系為代價發展中美關系。如今,美越兩國都在敵視我們,聯手反華的趨勢日益明顯,這個教訓值得反思。
六、前線將士激戰正酣,我們卻突然宣布撤軍,由此造成重大傷亡,這個責任誰來負?
開戰之初,由于有部分越軍主力尚在國外,我軍一度進展神速,可當越軍急調主力回國參戰時,中國卻突然宣布撤軍。由于命令倉促,前線將士軍心大亂,導致指揮混亂、銜接不暢,后續作戰吃了大虧。
事實上,這是有人想效仿毛澤東對印自衛反擊戰的做法,即教訓印度后突然宣布撤軍,既威風又能在道義上得分,殊不知當時的印度被打得暈頭轉向,尚未緩過神來,因此,我軍能在印度援軍到來之前有序后撤。而越南長期處于戰爭狀態,越軍反應迅速、經驗豐富,戰斗意志頑強,面對如此強敵,匆忙宣布撤軍必然讓前線指戰員手足無措,導致作戰失利,大量人員傷亡。如此胡亂指揮,這個責任誰來負?
七、為何僅有柬埔寨支持中國?
我們一直宣稱對越開戰是“自衛反擊”的正義之舉,可為何僅有柬埔寨支持我們?反觀毛澤東4次對外用兵,美蘇印都是大國,1974年的南沙海戰僅是小規模的海上沖突,中國從未花費11年對一個小國開戰,因為大國對小國開戰,即便取勝,也有點以大欺小、勝之不武的味道,在國際上是要被恥笑的。(2015-2-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