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內亂 人增兩億
——禁不住推敲的史書之一
今天上午,得到一套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著的《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第二十八章“對‘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基本分析”,第一部分“‘文化大革命’內亂的嚴重危害”有這樣一段:“由于國民經濟的劇烈動蕩和發展緩慢,加上因計劃生育工作受到影響而導致人口劇增,1976年全國總人口達到9.37億,比1966年的7.45億增加近1.92億。”(第969頁)
“十年動亂”期間中國為什么增加近2億人口?書上說了兩個原因,一是“國民經濟的劇烈動蕩和發展緩慢”,二是“計劃生育工作受到影響”。此外,書上沒說其他原因,這么嚴肅的歷史書,既然不說,肯定沒有其他原因了。那時不搞強令一胎,計劃生育這個原因似乎說得過去。但是如果說經濟“劇烈動蕩和發展緩慢”是導致人口大量增加的原因,純粹胡扯!這種穿透時空的超強聯想能力,不知霍金先生有沒有,我是肯定沒有的。
中國歷史上國民經濟的“劇烈動蕩和發展緩慢”且不搞計劃生育的時期數不勝數,遠的比如后漢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安史之亂時期、五代十國時期,近的比如國民黨“黃金十年”時期、八年抗戰時期等,這些國民經濟“劇烈動蕩和發展緩慢”的時期,無一不伴隨著人口的大量銳減。中國古代一些動蕩時期,往往是人力資源消耗殆盡,各方再也無力戰爭時,才消停一陣。相反,那些“人口劇增”的時期,無一不是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快速、人民安居樂業,遠的如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等;近的……就不舉了,因為中國自1840年后,無論是晚清時期、民初軍閥混戰時期、北伐戰爭時期、“黃金十年”時期、八年抗戰時期等等,除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還沒有一個時期“人口劇增”的。
俗語云:“飽暖思淫欲。”吃飽了,喝足了,“上炕熄燈造小孩兒”,這是人們起碼的常識。吃不飽、穿不暖,今日過去,明日不知怎么辦,人們反而比吃飽穿暖還有心情“造小孩兒”,這不符合人的正常思維邏輯。如果這種歪理成立,1938年的南京城應該人口翻番才對。
也許因為害怕人們不信這種荒唐邏輯,這一自然段還列舉了“吃的”、“穿的”、“住的”等方面一些人均數字,比如,“從吃的方面看,糧食人均消費量1976年為380.56斤,比1966年的379.14近僅多1.42斤”。可是,書的作者也不算算,如果沒有這劇增的近2億人口,到1976年應該是人均478.64斤,比1966年多出99.5斤。近100斤,這么多,你還能用“僅多”來鄙視?
那十年出生的2億人口,如今38歲——48歲,都是當打之年,上有老人需要孝敬,下有孩子需要撫育,這2億人絕對是今日中國絕對主力,這才是今日中國社會發展真正的紅利。拿掉這2億人,今日中國什么情況啊?
經濟動蕩、經濟發展緩慢導致人口劇增,千古奇談!
為史者,最重要的是真實反映,靠生拉硬扯,禁不住歷史的檢驗,禁不住關心中國共產黨命運的人們的推敲。
打擊歪曲黨史的謠言,請自官定《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1949——1978)》始,不然,抓一些秦火火之類小爬蟲,不能服人。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三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