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姆毛主席:維吾爾人民最敬愛的尊貴的親人
在南疆庫爾勒的時候,刀郎羅林還沒有走紅。后來,在維吾爾漫若輕紗的梨花小道上,從不同方向,不同的角落飄來了歌聲不算美,但是,卻在用心歌唱的刀郎歌曲,其中就有一首《薩拉姆毛主席》,還有他的成名作《情人》。許多人年輕人不知道“薩拉姆”是什么意思,尤其是非穆斯林兄弟就更不知道了。時隔近十年,今天猛然想起,覺得還是把它的意思完整的寫出來,以此來告慰已經離開人世34年之久的毛澤東主席。
“薩拉姆”是阿拉伯語,“薩拉姆毛主席”就是“您好,毛主席!”。是維吾爾人民在生活中用于尊貴親人的敬語;有別于維吾爾語“亞克西”,亦即“你好”的意思。“薩拉姆”這句話嗎,是穆斯林兄弟之間在主麻日禮拜的時候才說的語言,其余場合也僅限于對有共同信仰的伊斯蘭教徒,如阿訇、毛拉、阿吉等見面時的稱呼。
“薩拉姆”是阿拉伯語不假,但它還不是完整的句子,但全世界穆斯林都知道這句話的完整含義,哈薩克、烏茲別克、塔吉克、東鄉、薩拉、回族等民族見面的時候,都用這句話為對方祝福。但對于同是好朋友的漢族,維吾爾人對漢人的稱呼是“阿達西,亞克西嗎”,意思是“朋友,你好嗎?”,而從來不會用“薩拉姆”這三個字。哈薩克人見了漢人,也僅僅用“加克斯”來問候,絕不會含糊。
維吾爾人不拜偶像,不拜鬼,只敬唯一的"胡達",房子中間不掛人像。對于不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稱呼對方為“薩拉姆”是幾乎沒有的。為什么維吾爾民歌中單單就有一首《薩拉姆毛主席》呢?我問過幾位阿訇,他們的解釋是,毛主席是維吾爾人民的圣人,和穆罕穆德、阿里,依不拉音、爾薩等伊斯蘭先知一樣,是維吾爾人民最敬愛的尊貴的親人。
“薩拉姆”是阿拉伯語,它的全部意思是“安薩拉姆,阿萊空木”,翻譯成漢語的意思就是“愿真主的安寧在您身上!”。這句話也可以倒過來說“阿萊空,薩拉姆!”意思完全相同。
新疆近年發生了分裂祖國的叛亂后,我的心情極其難過。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是什么樣的“存在”導致了這樣的局面,好好的拷問新疆的官僚集團,他們的官僚體系為新疆埋下了什么樣的隱患?阿克蘇的“跑馬場”里有誰的影子?大量的維吾爾兒童失學,維吾爾下層人民在什么經濟條件下生存?新疆的巨資寡頭華凌市場究竟是誰在操作?現在不是在叫囂“和諧社會嗎”,一個人生活在絕望的境遇里,她們能和諧嗎?如果是和諧,那么這種和諧使用鎮壓的手段取得的!熱比婭是一個保外就醫的囚犯,按我國的刑法和刑事訴訟法規定,一個要求監視居住的囚犯,怎么能到外國就醫,她是何等高尚的罪犯?在沒有某人的授意下飛機場和新疆公安廳敢批準嗎?
今天再唱《薩拉姆毛主席》,更加想念他領導的社會,更加想念那時的民族關系,痛恨現在的腐敗官僚。
薩拉姆毛主席,維吾爾人民需要您,新疆各族人民懷念您!人民呼喚真正的社會主義回歸。
在毛主席逝世以前,新疆都是相當穩定的,這完全得益于社會主義制度,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新疆,毛主席走了,社會主義走了,私有制回來了,民族分裂勢力回來了,好端端的新疆就變成了充滿仇恨的是非之地了。
轉型接軌后,社會主義名存實亡了,胡耀邦跑到新疆說:在新疆漢族壓迫維吾爾族幾百年了,現在應該改變了!各地各級機關書記一般都由漢族干部擔任,從今以后不能這樣做了……這位自以為比毛澤東聰明的胡精英,在制造完民族矛盾后,又撤銷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改成純農場——試行了幾年,發現情況不妙,又改了回來。瞎折騰一通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戰斗力和素質大不如以前。八十年代初,以落實宗教政策為名大規模修建清真寺,而不用這大量資金發展生產改善人民生活,引起人民不滿。
“非毛化”和伊斯蘭教的復興也使“疆獨”活動具備了有利條件。新疆各族人民由衷地感謝毛主席給他們帶來新的美好生活,他們熱愛毛主席,信仰共產主義。然而,70年代末以來對毛主席的瘋狂攻擊極大損害了中國共產黨在新疆各族人民心中的形象,動搖了共產主義信仰,促使伊斯蘭教的復興。這時,新疆伊斯蘭教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為大批1958年宗教制度的民主改革中肅清的宗教界內披著宗教外衣的反革命分子“平反”并恢復了教職。不少人復出后利用合法身份借宗教活動宣傳和鼓動分裂思想。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伊斯蘭教的“復興”決不是指新疆各族人民對伊斯蘭教的信仰有多么虔誠,只是指借宗教活動宣傳和鼓動分裂思想的情況。
非毛化后的新疆:清晰的階級分化與貧困循環
在發展新疆區域經濟,尤其是中國西部大開發的環境中,新疆不根據自己的情況制定地區和民族發展戰略其結果是新疆史居少數民族或是在封閉,越來越邊緣化的狀態下保持貧困的惡性循環或成為競爭較量中的犧牲品。我們應清醒認識到,沒有少數民族的發展,就談不上中華民族的振興,沒有新疆少數民族的發展和現代化,也談不上新疆的發展和現代化。新疆少數民族總是處于貧困和落后,就很難保證新疆的長治久安。
新疆廣大少數民族群眾在發展環境的制約下,無論即在家務農,還是外出打工,發展的空間都是很狹窄的。如果小農經濟,即一家一戶耕種一小塊土地,還繼續存在的話,再怎么挖潛都將是徒勞的。盡管在一些地方農業產業化搞的好,但這并不具有普遍意義。所謂的農業產業化實質上就是工商業資本投入到農業領域,在市場條件下,資本所有者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他不可能盲目“搞派對”將資本投入到沒有效益的地方去的。由于農業生產效益低,甚至負效益;再加上面對的是高度分散、貧窮的農戶,資本是不會進入農民手中的。當然農民有時又必須借款,不得以只好求助于高利貸了。很明顯新疆少數民族農民通過正常渠道融資的能力幾乎為零。如果僅僅靠農業剩余,新疆少數民族農民的原始資本積累什么時候才能完成?遙遙無期,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但又能怎么樣哪?
新疆教育嚴重匱乏。⑴適齡兒童入學率低,不能在可接受教育的年限及時入學;⑵孩子隨家長四處流動,其中許多人有過輟學的經歷;⑶流動子女失學情況普遍。2基礎教育的邊緣化。新疆少數民族及其子女在接受教育上是處于非常不平等的地位,少數民族的教育資源是何等的貧乏。
在新疆由于特殊歷史原因形成目前中央、兵團及地方等部門條塊分割比較復雜的狀況,各利益主體都把加速無償資源儲備轉化成大量有價產品作為實現經濟增長的主要手段。而我們長期實行的是“產品高價,原料地價,資源無價”的價格體系。這種價格體系對新疆是很不利的。新疆把高成本的原料以低于其價值的價格調撥出疆的同時等于把部分巨額利益也轉移出去了。資源無價造成的自然資源開發過程中浪費現象也很嚴重。“無償”的價值觀念客觀上助長了追求狹隘的經濟效益觀念的種種行為。寶貴的有限資源被超過一定承載能力的人口分享時,每個個體,每個群體都想得到更多的利益。當地少數民族也不例外。而新疆的資源產業基本上是采用由國家投資在新疆建立中央直接管理的企業建立起來的,雖然表面上看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但這種開發模式開發的沖動,計劃,資金,各類人員,技術,設備都來自區外有沒有吸收當接勞動力的直接參與開發活動,產品也主要輸往區外,也與當地產業無法彌補,達不到產業聯動,他與當地少數民族社會幾乎處于“隔離”的狀態。因此不能促進周圍經濟的發展,成為當地的經濟“高地”。當年對吐哈油田剛剛進行開發時,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應該說是不得全體新疆民眾的民心的,新疆石油管理局不在參與開發之列;塔里木油田的會戰,也主要是內地大石油公司之間的地盤爭奪,最多是庫爾勒市靠“為石油服務”得到一些利益,可是對整個南疆地區的經濟發展遠沒有宣傳的那么大。
雖然新疆少數民族為這些利益集團的發展付出了巨大代價,而他們拒絕以新疆少數民族作為國有資源的可能受益人,不僅偏袒內地勞動力,而且想方設法把各種發展計劃的實惠留給自己獨享。“改革以來發生在政治生活中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城市居民,大型企業對于自身利益的表達和尋求動力加強了,渠道拓寬了,更容易被反映在政策之中”。而新疆少數民族多數聚居在鄉村,再加上他們的經濟、政治和社會地位不高,缺乏表達利益的代表和暢通的渠道。在內外環境都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加上及其懸殊的力量對比的條件下,新疆少數民族要求變革的意愿和呼聲被忽略,其影響力似乎沒斷奶的寶寶的哭聲。盡管他們是各項政策的擁護者,依然是失敗者!因此渴望國家法律框架內區域自治,要求給予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上或法律上規定的自治權,在新疆發展進程中承認維吾爾族是中國新疆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重要性。但這種愿望不能得到利益集團的支持,因為現行體制對他們有利。
難以融入先進的生產力系統,意味著少數民族綜合“素質”將難以提高,也只能充當“邊緣人”的角色了。很多少數民族群體成員因此從中國社會經濟邊緣中尋找生存與發展的機會,只能唱著流浪者之歌,甚至走向犯罪。(看附1)素質低,無能,道德品質差,不可信任,臟,貧窮,犯罪,好斗,酗酒,吸毒,罪大惡極,無可救藥。例如:我的坐出租車的親身經歷。“新疆人”身份先天性地低人一等。“新疆人”或“維族人”本是稱呼,在我國卻越來越具有“身份”的另一層含義。“新疆人”二字只和“小偷,毒販”相聯結,人就是這樣給“新疆人”定位的。因此,無論一個人干什么事,只要他(她)是一個“新疆人”“維吾爾族人”,就免不了要受歧視。被排斥感由此而生。天然地處于“身份”劣勢的他,她想出人頭地是非常困難的。這種后果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災難性的,影響是長久的。我的新疆同胞問:我們的民族會被拋棄嗎?。其實新疆少數民族寬容的精神,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創造力完全可以在新疆乃至中國現代化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