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體會
迎 春
毛主席1971年在一次談話時指出:“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黨的路線正確就有一切,沒有人可以有人,沒有槍可以有槍,沒有政權可以有政權。路線不正確,有了也可以丟掉。”(《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3冊 第242頁)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科學結論,是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歷史經驗的總結,值得認真學習。下面談談我的學習體會。
在組織、領袖、理論和路線哪個起決定性作用,以及它們相互之間關系的問題上,我曾經存在過糊涂觀念。對于毛主席關于路線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重要論斷,經歷了長期的學習與實踐才逐漸有所領悟。
首先,是黨組織與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之間的關系。
解放后的較長一段時間里,我不理解思想、政治路線的作用,認為是黨組織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解放后,我感到了共產黨組織的巨大威力。
解放前的國民黨政府腐敗透頂:我們兄弟姐妹從小就跟著父母逃難,從上海逃到老家湖南,短短的幾年,大片國土被日本軍占領;后來,國民黨軍隊跑得比我們難民還快:我們逃到湖南衡陽,衡陽失守;逃到廣西桂林,桂林淪陷;貪官污吏橫行;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閱讀、傳播進步書籍就會被抓捕------。建國以后,短短幾年,經過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和抗美援朝,整個國家面目煥然一新,政治、經濟、文化蒸蒸日上。那時,我琢磨國家發生這么大的變化,力量從哪里來?是什么力量起決定性的作用?當時還不理解思想、政治路線的意義,認為是共產黨的組織起決定性作用。
建國初期,《論共產黨員修養》是黨員必讀的書。書里講到最重要的原則是組織原則,就是黨員個人要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還講小道理服從大道理,這個大道理就是組織原則。這種不講思想、政治路線決定作用的理論,實際上是肯定了共產黨組織的決定性作用。那時流行的“馴服工具論”和這種理論分不開。
黨組織無疑具有巨大的作用。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毛澤東的革命路線在黨內占統治地位,因此,我國的革命進展神速;建國以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不斷前進,即使出現“三年困難”時期那樣嚴重的局面,也很快的扭轉過來。主要原因是思想、政治上的正確路線在黨內占據統治地位,黨的組織作用也得到充分發揮,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與組織原則相結合,所以,表現為黨組織的巨大力量。
但是,當錯誤的思想、政治路線占統治地位時,黨的組織就不可能發揮作用,甚至起到阻礙革命的作用。
蘇聯共產黨的發展歷史,證明了黨的思想、政治路線的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論斷的科學性。
蘇聯共產黨只有約20萬黨員時,在列寧的正確路線指引下,取得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擁有約200萬黨員時,在斯大林的正確路線指引下,打敗了德國法西斯的入侵;在擁有約2000萬黨員的條件下,由于修正主義統治集團的領導,錯誤的思想、政治路線占統治地位,反而丟失了政權。可見,黨組織在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的指引下,確實可以形成巨大的物質力量,但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反之,錯誤的思想、政治路線占據統治地位,像蘇聯這樣的大黨、大國,頃刻之間就土崩瓦解。
現在,我們的黨有8000多萬黨員,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黨組織,但是,“政令不出中南海”,黨組織還有多大的能量?這也是“思想、政治路線的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有力的注釋。
有一段時間,我們對黨組織的認識還很幼稚,甚至不善于區分黨的各級組織,一定程度上認為黨的基層支部書記就代表黨,對于黨的認識存在著嚴重的盲目性。“反右”斗爭以及以后的一些運動更加強了這種盲目性。
組織原則十分簡單明了,更何況共產黨成為執政黨以后,任何人盲目執行上級指示,即使出現錯誤,個人也不用承擔多少責任,而且還可以獲得上級領導的信任和重用;相反,判斷思想、政治路線是否正確,既需要理論素養,又需要對社會實際有一定的了解,比較困難;特別是堅持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與上級發生矛盾甚至于沖突時,還要承擔風險,需要具有“五不怕”( 一不怕撤職,二不怕開除黨籍,三不怕老婆離婚。四不怕坐牢,五不怕殺頭)的革命精神。這些都是當年“馴服工具論”得以廣泛流行的原因。
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后,毛主席為首的黨中央提出了“造反有理”;以后又發展到“奪權”運動,號召“奪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這和我們原來學習的組織原則這個大道理完全對立。哪種理論科學?這是文化大革命初期我們思想、理論上面對的主要問題。那時的報刊發表了一些文章,闡明了政治原則與組織原則之間的關系,說明組織原則要服從政治原則,共產黨內出了修正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就必須批判、打倒。這樣才解決了思想上、理論上一直困擾的問題,才搞清楚了政治原則與組織原則之間的關系:政治原則大于組織原則。但是,當時對思想、政治路線的認識還很膚淺,沒有真正理解思想、政治路線的決定性作用。
在反對赫魯曉夫修正主義集團的斗爭和我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出現了一個接班人和領袖的作用問題。
列寧逝世以后,斯大林接班,作為蘇聯共產黨和共和國的領袖,社會主義的蘇聯取得了長足進步,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迅速發展。但是,斯大林逝世以后,赫魯曉夫接班,卻造成了社會主義的蘇聯改變顏色,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的分裂與大倒退。因此,在批判赫魯曉夫修正主義中,突出地提出了接班人、尤其是領袖的問題。領袖是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這是當時存在的一個大問題。我曾設想,如果蘇聯是莫洛托夫接斯大林的班,也許修正主義集團就不會掌握領導權?實際上是認為領袖具有決定性作用。
我們黨長期以來一直強調領導集體,所以,總是把黨中央放在第一位,其次才說領袖毛澤東。文化大革命爆發以后,黨中央一分為二,一個是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另一個是以資產階級司令部為首的黨中央。為了區分兩個中央,領袖的位置發生了變化,被置于黨中央之上了。一般地說黨中央,就分不清楚是那一個黨中央了。在這種條件下,領袖就成為黨的標志,成為“人格化”的黨。所以,當黨章規定林彪作為黨中央主席的接班人時,我從思想上接受了。
以后的事實證明,領袖人物在革命運動中確實有重要作用,但是,也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當領袖是馬克思主義者,掌握了科學社會學,制定了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他就能夠帶領廣大群眾創造偉大的業績;反之,領袖不是馬克思主義者,而是修正主義者,他制定的錯誤思想、政治路線,則會把社會領進錯誤的道路,阻礙革命前進的步伐。例如,戈爾巴喬夫作為蘇聯共產黨的領袖,就把偉大的蘇聯共產黨和第一個社會主義共和國搞跨了,大大地阻礙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前進步伐。
科學的社會理論與正確思想、政治路線的關系。
社會學理論有科學與不科學之分。馬克思主義是唯一的科學社會學,而資產階級的社會學,包括經濟學、政治學等都不科學,所以,資產階級的社會學不在我們探討之列。
毛澤東早就說過,馬克思主義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找到了馬克思主義,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這是科學的結論,已經被歷史證明,而且還在被現實生活所證明。我們一直確信革命理論的重要作用,重視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義的理論學習。
那么,如何理解馬列毛主義與正確思想、政治路線之間的關系呢?
馬克思列寧毛澤東主義是揭示社會本質和發展規律的科學,是制定正確思想、政治路線的理論基礎。沒有馬列毛主義的指導,不可能制定出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馬列毛主義的具體應用,最主要的就是制定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馬列毛主義理論與正確思想、政治路線的關系,與自然科學中的基礎理論與實際應用的關系類似,就像電學與制造電燈、電話之間的關系。
和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與實際運用一樣,兩者有聯系,但又有區別。馬列毛主義作為科學的社會學,也可能僅僅被作為一種科學、學問,而沒有被實際運用。所以,馬列毛主義還不等于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
資本主義國家也有少數人專門研究馬克思主義,但是,這些人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一門科學,而不是革命的利器;他們是學者,而不是革命者,也不可能真懂馬克思主義的革命精神,當然不能指望他們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恩格斯在《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指出,馬克思是“科學巨匠”,但是,他更強調“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參看《馬恩選集》第三卷 第575頁)只承認馬克思是科學家,而不承認是革命家的人,是不可能制定和執行無產階級的正確思想、政治路線的。
改革開放以來,有一個現象很引人注目。新中國建立以后,我們的黨大力提倡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不僅要求干部、廣大群眾學習;還建立了專門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培養了一批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在大學設置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專業課程,有一批專門從事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的人員。這些人可以說是專業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學者。這些學者讀過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的書籍,比老一代的革命者應該多一些,因為條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首先是現在出版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的書籍增多了;這些學者具有安定的生活條件,專門讀書、研究,而且以此為職業等。但是之后,如“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等,并且提出了一條完整的錯誤思想、政治路線,而我國大量的專職馬列主義學者并沒有反對,相反,有的學者還把這些言論提高為“理論”,大肆鼓吹,說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等。這就反映出把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作為科學、理論和作為革命者的戰斗武器的區別。作為革命者的馬列毛主義者,不僅要學習、研究馬列毛主義,而且要和一切反對、修正馬列毛主義的錯誤理論、路線進行斗爭。因此,只有在革命者手中,馬列毛主義才能夠結合當地的實際,制定和執行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總之,馬列毛主義是正確思想、政治路線的理論基礎,但是,只有在革命者手中,才能夠轉變為正確的思想、政治路線。
中國黨內外的毛澤東主義者要認真學習和領會“思想、政治路線的正確與否是決定一切的”指示,沿著毛主席指出的繼續革命路線,避開暗礁、險灘,勝利前進!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