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信仰的力量
董保存
大約在20年前,單位一領導問自己20多歲的孩子:“你申請入黨了嗎?”孩子遲疑了一下,反問:“爸,入黨有嘛效益?”聽完我們都笑了起來。那是一個講效益的年代,街上到處都是“時間就是金錢,效益就是生命”。
我把這個“笑話”說給一位當時80歲的老將軍聽,他卻半天沒有說話,沉默良久,憂心忡忡地說:“現在還有多少人信仰共產主義呢?”事后他對我說,人還是要有信仰的,信仰能讓人高貴和偉大。我們那一代人如果沒有信仰是支撐不下來的。信仰是一種精神力量,前些年我們把這種力量說多了,說過了,但要是沒有了信仰,就是行尸走肉……老人說這話時,一臉凝重。
老將軍的這些話引起我注意。雖然我輩的入黨申請書上都寫下自己的信仰,卻不知道紅色信仰究竟有多大的力量。當我再次向這位老人討教時,老將軍說,當生死擺在面前的時候,最能看出信仰的力量。你跟我到老區看看,認識幾個人,你就知道了……
于是,我走近了一個又一個信仰堅定者——
新中國36位軍事家之一,原紅十五軍的主要創始人之一,鄂豫皖紅軍主要領導人蔡申熙用自己的行為告訴我們,為了信仰可以流盡身上的最后一滴血。
河口之戰,是紅四方面軍西征前的最后一仗。胡宗南的第一師、俞濟時的第八十八師與紅軍主力相遇,蔡申熙率紅二十五軍英勇反擊,傷亡兩千余人,退入河口鎮。第二天,蔣介石加派整編第二師投入戰場,準備與河口之師構成東西夾擊之勢。蔡申熙又率部御敵,在仙人洞一帶激戰兩晝夜。援敵陸續加入戰斗,從南、北、西三個方向構成包圍之勢。蔡申熙果斷命令部隊后撤轉移。
蔡申熙說,指揮部隊沖鋒時,指揮位置要靠前再靠前;撤退時指揮位置要靠后再靠后。河口撤退時,他的指揮所就在負責斷后的部隊中。敵軍從三個方向合圍,試圖把斷后的紅軍吃掉。敵人沖到離他們只有百十來米的地方,警衛員叫他快走,他還在指揮部隊撤。警衛員只好架著蔡申熙往下撤。
“放手!”蔡申熙吼道,“沒有看見隊伍還沒撤下來,我不能走!” 就在這時,敵人的一梭子子彈射中了蔡申熙腹部,他昏迷過去。等到他醒來時,已經倒在了衛生條件極其簡陋的救護所里,部隊已撤到安全位置。軍醫看著蔡申熙被子彈打爛的肚子束手無策。當時一無藥品二無設備,連最普通的麻醉劑都沒有。
風雨中,徐向前、王樹聲等人都趕來了。蔡申熙躺在床上,疼得昏了過去。醒過來后他說:“我不行了,不要再讓我受折磨了,你們誰補我一槍。”戰友們含淚安慰他,他又昏了過去。彌留之際,蔡申熙對淚流滿面的妻子曾廣瀾說:“廣瀾,別難過,你……要一定跟黨走……堅持下去!”說完,就再也沒有醒過來。這一年,蔡申熙27歲。
在江西采訪參加朱毛紅軍的老同志,他們都會提到一個人——王爾琢。一個老將軍對我說,你們可能還不知道這個人。 這么說吧, 王爾琢是紅四軍的參謀長兼二十八團團長, 林彪就是他手下的一個營長。如果不是王爾琢犧牲, 林彪也許就當不成團長,也許就當不成副統帥了。當然這都是也許……
王爾琢犧牲在井岡山“八月失敗”的時候。王爾琢團長手下有三位營長,一營長林彪,二營長袁崇全,三營長肖前。在失敗氣氛籠罩下,二營長袁崇全和黨代表杜松柏對革命的前途完全失望了。他們不愿在山里轉來轉去, 想去打大城市,想自立門戶。 他們拉起隊伍就走了, 沒有和團里的任何人打招呼。
身為團長的王爾琢以為他們就是一時看不到前途, 并不是要背叛信仰。 很是自信地說:“我去把他們叫回來。”他的自信不是沒有道理——他和袁崇全既是黃埔軍校的同學,又是湖南石門的同鄉。
王爾琢帶上10多個人,趕到了那個叫思順墟的村子。此時,袁崇全正在和一伙人打麻將,王爾琢叫:“老袁!我是王爾琢,我接你們來了!”
已經鐵了心要離開紅軍的袁崇全, 哪里還聽得進這樣的呼喚, 他以為王爾琢帶了人馬來抓他,于是就開了槍。面對叛徒的槍口,信仰堅定的王爾琢眼睛都沒有眨一下。他威武的身軀倒在了他曾經的戰友、同學、同鄉、部下射出的子彈之下。
王爾琢的犧牲對紅軍來說是不可估量的損失,毛澤東寫下挽聯: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為階級死為階級階級后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
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上我們讀過方志敏的《清貧》,看過他的《可愛的中國》,那時只知道他是一位烈士。當我們把他作為36位軍事家之一加以研究的時候,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視死如歸,什么叫大義凜然,什么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方志敏被捕后,國民黨為了勸降,一方面改善方志敏的生活條件,另一方面找了方志敏的幾個同鄉同學充當說客,就連“綏靖”公署主任顧祝同也親自出馬。方志敏的回答是:“投降?你們是什么東西!——一伙兇惡的強盜!一伙無恥的賣國漢奸!一伙屠殺工農的劊子手!我們與你們反革命國民黨是勢不兩立的,你法西斯匪徒們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絲毫動搖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信仰是鐵一般堅硬的。”
國民黨軍法處副處長錢協民來勸說:“我想忠告你,你們既已失敗至此,何必盡著固執,到國方來做事好了。”“不然殺了多多少少你們那方的人,何以還留著你們不殺呢!老實說,上面要用你們啦,收拾殘局,要用你們啦!”方志敏說:“我可以告訴你,要知道,留在蘇區的共產黨員,都是經過共產黨的長期訓練,都是有深刻的主義和信仰的。” 錢協民說:“孔荷寵是你的同志吧?他現在極蒙上面信任,少將參議!每月有500元的薪金!” “他是個無恥的東西!”方志敏怒火中燒,嚴正地說:“我不能跟他一樣,我不愛爵位,也不愛金錢。” 錢協民對方志敏說:“如果不投降,就只有槍斃了。”方志敏坦然地說:“我完全知道這個危險!但處在這事無兩全的時候,我只有走死的一條路。”
在黑暗的囚室里,方志敏與劉疇西、曹仰山等人互相鼓勵:“我們為革命而生,更愿為革命而死!到現在無法得生,只有一死謝黨的時候,我們就都下決心就義。”“我們心體坦然,毫無所懼,我們是視死如歸!”方志敏還為大家臨刑時擬好了口號,他說:“臨刑時要高聲地呼,用勁地呼,以表示我們的不屈!”
同時,方志敏利用一切機會鼓勵同被囚押的幾十名紅十軍團干部,保持高度的革命氣節,和反動派作殊死的斗爭。他給同監的紅十軍團二十師參謀長喬信明寫信說:“我們幾個負責人,已準備為革命流最后一滴血,敵人一定要殺死我們的。你們不一定死,但要準備坐牢。在監獄中要學習列寧同志的榜樣,為黨工作,堅持斗爭,就是死了也是光榮的。”喬信明回信說:“親愛的志敏同志,感謝你在這樣的環境里,對我們的了解與信任。請你放心,你的指示我一定堅決執行!”
方志敏說:“屈辱,痛苦,一切難于忍受的生活,我都能忍受下去!這些都不能絲毫動搖我的決心,相反的,是更加磨煉我的意志!我能舍棄一切,但是不能舍棄黨,舍棄階級,舍棄革命事業,我有一天生命,我就應該為它們工作一天!”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方志敏用自己的心血寫下了16篇約13萬字的文稿和信件,這些文字都成了極其珍貴的革命遺產。
1935年8月6日凌晨,方志敏拖著沉重的鐐銬,步出囚室,他挺著胸膛,用堅定的目光向難友告別。國民黨兵把方志敏架上一輛卡車,向南昌城北駛去。馬路兩旁戒備森嚴。在一口水井邊,車停了下來,方志敏意識到刑場快到了,下車后,連聲高呼:“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打倒賣國的國民黨!”“紅軍萬歲!”“蘇維埃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國民黨兵忙弄了一團棉花塞住方志敏的嘴巴,又用一條白布把他的嘴巴緊緊勒住。
36歲的方志敏為了信仰慷概赴死。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415期,摘自2011年9月30日《文藝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