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信息戰略就一定要談信息化戰爭,信息化戰爭對于信息戰略只是戰術一級的,是信息戰略在戰爭中的一個具體體現,信息化戰爭只是信息戰略的一個點,所以不能把信息化戰爭的意義混同于信息戰略,而應該把信息戰略完全獨立出來,作為一個戰略部門,主要工作是掌控信息,發現信息,研究信息,應對信息,制定計劃,組織實施。如果單純把信息戰略看成是軍隊的事情,或與信息化戰爭混淆在一起,就很危險了!所以應該成立國家信息戰略部(或叫國家戰略部)。
現在的信息戰略可以說就是國家恐怖主義的影子,有國家恐怖主義就有信息戰略,信息戰略是一個國家保衛自己,同時進攻敵人的一個大的戰略舉措,是實實在在的長期持續的有組織有步驟有目標的行為,而不是概念!一切停留在理論基礎上的所謂信息戰略都是無意義的!它一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特點!信息戰略一定是專門防范國家恐怖主義的專門機構中的一個重要部門。
現在社會是全球社會,國家的疆域在信息全球化中漸漸模糊,信息戰略已經充斥到每個空氣分子中。但礙于國家地域疆域和軍事經濟等等實際情況,信息戰略在不同國家間又出現很大的不平衡,不對稱,比如,美國和利比亞這兩個國家,在各自的信息戰略的側重點是不同的,美國可以肆無忌憚的實施信息戰略,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和途徑輸出美國的價值觀,進行軟攻擊,也可以通過直接的軍事,進行硬攻擊,而利比亞,只能軟攻擊,而不能進行硬攻擊,或是只能防范美國信息的軟入侵,和進行本土戰爭準備,這樣兩個舉措,因這是國家的強弱性質決定了信息戰略計劃的側重點不同,所以不同國家在實施信息戰略時,要根據本國在國際環境中的實際情況,制定符合自己的信息戰略計劃,在這一點上,美國走在了前面。
美國走在前面是因為它是一個資本統治的國家,二百年以來,無論哪個政黨當政,它的背后都是相同的資本在統治,所以我們就會發現,哪個政黨的總統上臺,在對內對外的國策上,是始終如一的。這就決定了它能持續的壯大。現在俄羅斯普京的統治其實也是想象美國一樣,進行長期一統,這樣有利于總體國策的不變形,能持續發展。如果只是好聽的民主,大家風水輪流轉,就會使在臺上的工作,基本上成了前階段為了坐穩屁股努力,后階段為了培養接班人努力,這樣怎么能保證可持續發展呢!?更別說總體國策了!所以從這點上說,美國走在了前面是必然的,但資本的邪惡本質又決定了美國的短視,只要我們正確對待信息戰略問題,一定可以克制美國。
現在的戰爭,發現就意味著摧毀,任你是花了多少代價組建的戰爭機器!所以,防御、發現、干擾成為了信息化戰爭的三個主要工作。然而就信息戰略而言,我能有意干擾你,而你卻不能有意干擾我,就成為信息戰略先進性的關鍵所在!先進性一定是在平時的國家國際生活中,能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的。比如人民對國家和政府的感情,對國家在國際中的地位的認知,公民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民族自豪感等,所以它是一個國家整體強盛與否的實際指標,不是口號,更不是統計數據,它是充斥在空氣中的指標,及格不及格,隨時能體現出來。
對于信息戰略的著眼點主要分以下三個方面依次或同時進行:
首先是針對人的信息戰略;
人是任何組織的構成基礎,對人的控制特別是對關鍵人的信息控制,其實就是對一個組織的控制。所以,信息戰略首要解決的是對組織關鍵人的信息控制,通過各種方法方式,對組織中能直接影響或間接影響組織決策的人,實施洗腦,使之作出看似有利于本組織的決定,并實施。在實施中,再以同樣的手法去接觸更多的組織系統中的關鍵人,實施更大范圍的洗腦,最終實現全組織的價值觀改變。對人的信息戰略,一開始一定是自上而下的,當打開口子后,等慢慢形成規模,這時一定又是自下而上的,這時就形成了所謂西方先進的價值觀。所以,這個口子在哪兒,在什么地方很重要!當年的晚清政府之所以不愿與外國列強通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想讓列強的價值觀進來。由于當年的列強軍事強大,所以也就不用費事,只用幾艘炮艦就把通商的政策拿下,在東南沿海上資本登陸,進而用資本腐蝕清廷大員,再進而腐蝕整個洋務運動,即使后來想立憲改良,也已經沒有了組織基礎,最終把清王朝扼殺在崛起的搖籃中,直至這艘蛀滿蟲洞的大船沉沒。
作為晚清的當政者,是不愿讓祖宗基業毀在自己的手上的,也應該說任何朝代的當政者,都不愿成為末代敗家子,但末代敗家子一定是在關鍵的點被突破了,所以,這個干系誰能脫得了呢!
對于晚清,但凡要求改良的,往往是一些在西方國家學習過或接觸過西方文化的文人。他們在西方國家學習了一段時間,對于西方社會在書本上和校園中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后,就帶著幾本書回來了,游說當政者改良(或許初衷是好的),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是沒有深入到西方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也沒有結合自己國家的實際),作為一個外國留學生,是不能進入主流社會的,也不能真正深入社會基層,所能看到的也許是人家想讓你看到的,所以不了解近代資本主義的發達過程,也不了解資本主義發展的動力,或者是一些在國內的學者,在訪問一些國家時,被西方的資本圈養后,然后坐在自己家中,就開始寫文章,成為所謂的某某問題專家,這些人促成了晚清的改良,進而催化了社會革命。如果說現在的信息戰略是西方國家的計劃戰略,那么,晚清時期的只能算是半計劃戰略,因為那時的西方還處于原始的資本積累和掠奪中,還沒有完整系統的信息戰略步驟,只是覺得這樣做可以更有利于資本的掠奪而進行的粗糙的半拉子計劃,那么,現在的西方,可是一個已經有足夠資本,并且已經自成系統的資本大鱷,所以計劃就精細多了!
現在信息戰略針對人的特點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信息戰略的前鋒是資本,緊跟資本的輸入,是價值觀的輸入。資本是對關鍵的人和事所做的實證,讓感受者看得見摸得著,然后再給你所謂的理論,讓你自己去反證,最后自己得出所謂的結論。資本實證的前提是,想讓你看到感受到哪兒,就把你帶到哪兒,你想要什么樣的結果,就給你制造什么樣的結果,比如,你想知道西方文明的繁榮,那一定不能把你帶到貧民窟,所以你想要的,它清楚,它更清楚怎樣突破你的壁壘,拿到它想要的!這應該是西方國家在培養親西方派的常用手法。利比亞卡扎菲的兒子們,應該就是這樣被一步步信息化的。進而由他們去游說卡扎菲,使卡扎菲作出錯誤的形勢判斷,不斷的反問自己是不是真的錯了,然后游說者會建議他先出去試探一下,所以卡扎菲向西方試探性的邁出一步時,他自己立刻感受到了西方總統們親自為他定制的一套“高規格”禮遇,結果,卡扎菲馬上認識到是自己以前小人了,不仗義啊,怎么辦,人家都投之以桃了,咱也得報之以李呀!這也讓人想起當年的李鴻章訪問美國時的情景!所以卡扎菲認為自己可以和西方平起平坐了,現在世界一家親了,可以共享了,最終把人家想要的給人家了,把人家想讓你得罪的得罪了,自己的底牌給了人家,政策上使西方有機會進入體系內進行信息改造,進而使卡扎菲政權變得孤立和透明,最后,只等一個推翻他的借口就可以了。
其次是針對系統的信息戰略;
通過政治、文化、外交、經濟、體育、宗教等等系統,對一個國家實施信息戰略,通過對關鍵人的信息戰略改造后,接下來就是針對這個人的系統進行系統的信息戰略改造。往往通過關鍵的人在系統中的作用,或是許以厚利,或是通過信息戰略麻醉,使之能在系統中,做出有利于敵國的決策,最終慢慢使一個個系統變成敵國的傀儡。
在各系統中,一些被西方國家物色的所謂文化政治專業精英,在與西方國家的接觸中,先被冠以民族的脊梁,或是國家的前途等等稱號,再以虛假的西方式繁榮為案例,灌輸所謂的先進國家模式,然后再以世界一體化的國際大公精神,向其提供所謂的資助,以達到培養一批鼓吹西方模式的號手,或是干脆威逼利誘,以其短相威逼,以高官厚祿相利誘,從而迫使其就范,但不管怎樣,這些人都是日后能接近政權并可能是當政者的一員,由這些人所鼓吹的所謂的西方華胥世界,可能會慢慢的改變當政者和百姓的認知,進而達到慢慢通過改變政體而顛覆國家的目的。這是籠統的方面,具體的比如,通過開放的部門,以代理人的模式進入部門合作,進而有機會接觸關鍵的人,再行具體的信息戰略滲透。現在可看看哪些重要部門被裸露在社會,就可知哪些部門可能已經很危險了!如果一個周圍的普通老百姓都知道里面是干什么的,就已經沒有秘密了!這些都要等到真正的沖突時,需要國家買單的!!
但無論從哪方面,都可以看到資本是貫穿始終的。都是通過資本的運作,營造各種氛圍,激發人的原始欲望,用感性代替理性,并結合曲解接受方已成的價值觀,使之做出錯誤的判斷,進而得出:原來這才是真正的先進社會理念!從而愿意被動的學習早已被制定好的一整套所謂的先進理念,因而可以入侵到相關系統中,慢慢的改造相關系統,使之為信息戰略服務。
再次是針對意識形態的信息戰略。
對于意識形態的的信息戰略是信息戰略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當對人和系統進行系統的信息戰略改造后,意識形態的信息戰略改造也就水到渠成。如果這時遇到反對的聲音和力量,就會混淆視聽,把錯誤歸結到現有體制不完善,或是歸結到個人和組織污跡上,最終轉移人民注意力,使國家上下意識混亂,沒有方向和措施,就象一艘沒有舵手的破舊大船,任憑其在風雨交加的大海中飄蕩!其結局也就可想而知!
對于利比亞卡扎菲政權,我們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對其在信息戰略中的改造和浸透。這個政權在初期還能保持高度的警惕,但當一些從西方帶著所謂先進價值觀的自己人回來時,就在組織系統內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最終在與西方的接觸中,漸漸被西方改造分化,使西方的價值觀浸入組織內,真正上演了現實版的溫水煮青蛙。這個教訓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那就是說自己人不等于不會被敵人蒙蔽!當在意識形態上有了反思的時候,一定要反觀國家的系統和人是不是出了問題。
綜上所述,國家的信息戰略應該是跨部門的一個綜合部門,每當國家在政治經濟等等方面有大的舉措時,都需國家信息戰略部作出安全報告,包括一些經濟上的現象(這里要強調信息的敏感度),都要上升到國家信息戰略的高度去考量,都要作出信息戰略安全報告,然后再結合各部門進行總體研究可行性。
古人講:治大國,若烹小鮮。其實講的就是一個國家在治理中的國策問題,一個大國,一定不能經常變換國家的大政方針,如經常變換,就象烹飪小魚一樣,把小魚烹飪得支離破碎。而國家信息戰略,恰恰就是為國家的大政方針服務的,它決不是簡單的評估組織,不是為了穩定國家服務的,而是為了穩定國策服務的。如果把戰略混同到戰術高度,就會抓小而放大,而且可能搞亂國家的政治倫理。
針對一個國家,對于敵對國家的信息戰略,如果已經到了意識形態這一層面,就說明這個國家和民族到了最為危險的時刻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