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朝儒生
2011-11-6
關鍵字:開放 航天 科技
簡介:為什么在中國科技全面完蛋的情況下,航天科技能一枝獨秀?歸根結底,是因為那些擁有此類技術的國家不對中國開放,然后才有了這個結果。
這幾天,中國的太空站成功實現對接。這下特色政權又神氣起來了,喋喋不休不厭其煩的鼓吹這是自己偉大的科技成就,借以證明改革開放的正確和自己的英明。既然改革開放正確和頭目們英明,那么中國的科技成就應該多如牛毛才對。那么除了這個航天,特色政權還有什么值得吹噓的科技成就呢?汽車、高鐵、飛機、計算機……錯了吧,這么都是要么是整個引進的,要么是洋人生產的,或者自己組裝的,連科研隊伍都沒有,不能說成自己的。GDP……GDP不是科技,這里問的是科技!特色政權就啞巴了。
為什么在中國科技全面完蛋的情況下,航天科技能一枝獨秀?有些人就會分析啦,底子厚,有人才,獻身精神,特別是特色政權的重視……這些都是屁話,放哪里都正確,沒有說到根本原因。其實航天科技之所以一枝獨秀,歸根結底,是因為那些擁有此類技術的國家不對中國開放,然后才有了這個結果。與此對應的是,任何一個產業,開放一個,科技崩潰一個,外資控制一個。
自然,霉國也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為什么他們不開放航天科技給中國呢?因為他們認為沒有必要。其他行業科技都完蛋了,航天科技再牛,也是無源之水而已。看看這個航天科技,除了系統是中國設計的,還有什么是中國能夠生產的?計算機、電子設備、運輸、各種材料、各種配套……任何有技術的材料,不敢說100%要進口,也基本是99%了。
這里右派突然集體變為五毛:現在時代變了,開放了,還要閉關鎖國自己什么都生產啊?特色高官聽了心里很欣慰:看來洗腦還是有用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