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教授的文章摘錄:
“創造財富的要素有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礦產等資源要素,就初次分配和價值形成看,創造新增財富的同時,也就是分配新增財富的過程。也就是各種要素的投入價格,如工資、社保、利息、地租、專利價格、管理者薪酬、礦山擁有者的收益等等,形成商品和服務的新增價值,另一方面,它們的投入價格,實際上又是對新增財富的一種分配,其形成不同所有者之間的初次分配格局。
但是,不同的要素為不同的所有者所有。普通勞動者,擁有勞動力;投資者擁有的是資本;土地所有者,擁有土地;技術發明者和管理者,擁有知識、專利和管理才能;礦山所有者擁有未被開發的礦產。這樣,一個國家和地區,在其發展的要素利用方面,也即依靠什么樣的要素組合創造財富方面,模式不同,初次分配的格局也就不同。
比如,主要依靠資本推動經濟增長,也即資本密集型的發展方式,這樣的經濟模式中,創造財富主要的要素是資本,即廠房、機器設備、生產線、車輛等等。舉一個特殊的例子,水電廠創造的財富是電力,而一個水電廠用的勞動力極少,發電和送電主要是由大壩、水輪發電機組、輸電線路、泄洪渠等資本的具體形式完成,在電力生產新增值的分配比率中,大部分為投資者分得,而勞動者分得的比例很小。也即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資本的分配比例較大,而勞動的分配比例較小。這主要不是因勞動者與資方的工資博弈機制失衡,如資方力量太強克扣工資導致的,而是在大的發展模式上,要素利用結構失衡導致的?!薄?周天勇:《中國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深層次結構性原因》2010-9-21 10:55:46 馬克思主義研究網.
眾所周知:財富有價值形態的財富,也有非價值形態的財富。
“水電廠創造的財富是電力”??梢?,周教授上述這斷論述中所講的“財富”,顯然指的是“電力”等商品,是“價值”形態的財富。
“主要依靠資本推動經濟增長,也即資本密集型的發展方式,這樣的經濟模式中,創造財富主要的要素是資本,即廠房、機器設備、生產線、車輛等等?!边@不是在告訴人們,資本能創造財富?
無論是資本密集型,還是勞動密集型,毫無例外。只有否認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泉的者,才會認為資本能創造價值,認為資本密集型模式下資本是創造價值(財富)的主要要素。
提醒周教授:
價值(您在文章力所說的財富),不是資本創造的!
資本是創造財富的重要條件,但資本既不能創造財富,也不能創造價值。
勞動,只有勞動,才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
經濟學教授,黨校的經濟學教授,尤其是中央黨校的經濟學教授,決不能把財富與價值混為一談,決不能離開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談價值創造。
勞動,是創造價值的唯一源泉。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創造論是一元論,不是二元論、更不是多元論。
無論是“勞動密集”型還是“資本密集”型,創造價值(有人愛以“財富”偷換)的源泉都是勞動。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教授、黨校的經濟學教授、尤其是中央黨校的教授、特別是中央黨校的“知名”教授,不該玩“財富”偷換“價值”的把戲,在價值究竟是什么創造的這個方面,決不能有半點含糊。
順便再說一句:
周教授說:“主要依靠資本推動經濟增長,也即資本密集型的發展方式,這樣的經濟模式中,創造財富主要的要素是資本,即廠房、機器設備、生產線、車輛等等。舉一個特殊的例子,水電廠創造的財富是電力,而一個水電廠用的勞動力極少,發電和送電主要是由大壩、水輪發電機組、輸電線路、泄洪渠等資本的具體形式完成,在電力生產新增值的分配比率中,大部分為投資者分得,而勞動者分得的比例很小。
照這樣說的話,那么,那些“勞動密集型”的,比如說民工用量很大的房地產開發建筑業,是不是 創造財富主要的要素是勞動?是不是 在分配比率中, 勞動者分得的比例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