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改革開放后存在貧富懸殊、腐敗嚴重、犯罪增多、欺詐盛行等問題一樣,毛澤東時代雖不是完美無缺,但這絲毫不影響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偉大。從政策層面分析,毛澤東這位第一個吃中國社會主義螃蟹的人,晚年偉大無比。
一、“一大二公”是創新和探索。建立公有制的社會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資本主義危機從金融風暴可見一斑。美國華爾街勞動人民的反抗,就是私有制沒落的表現。共產黨人追求的就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在當時蘇聯社會主義公有制取得全世界無與倫比發展強大的背景下,不去進行社會主義公有制的探索,就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人民公社一度大辦公共食堂和一切生產資料公有化是偏激的,但對人民公社的探索和嘗試本身沒有錯,以后以隊為核算單位和允許自留地,特別是建立鄉鎮企業、合作醫療和義務教育,取得了經濟增長和社會安定的良好局面。計劃經濟下的社會主義是世無前例的實踐,沒有任何學習借鑒的經驗,比市場經濟難得多。盡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一種探索,但畢竟有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在經營管理方式相同上的參考。尤其是在物質財富不高度發達的情況下,建設社會主義,就是對于馬克思主義也是一種突破和創新。這需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和超凡脫俗的勇氣。盡管步子邁得快了,但比不邁總要好,而且為將來積累了經驗教訓。不邁,會有大量的人對現在的做法發生懷疑。
二、存在復辟資本主義危險判斷正確。毛澤東“在社會主義社會存在階級和階級斗爭,存在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和“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論斷,完全被他身后的事實所證實。他身后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我國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觸目驚心。晚年,實踐也使鄧小平醒悟,一再告誡人們:資產階級自由化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鞏固社會主義是長期的任務,中國要出問題還是出在共產黨內。讓人發人深省。毛澤東在世時,我國社會主義國家還建立時間不長,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較量還十分激烈,國際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呈對峙狀態,蘇聯開始對社會主義發生動搖,黨內高層全盤否定斯大林,毛澤東擔心黨內出現修正主義,擔心我國復辟資本主義是非常正常的,發動“文化大革命”,反對封資修是完全必要的,問題主要是受時代局限性,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認識不準,加之被野心家利用,被無知者攪局,出現階級斗爭擴大化。從后來幾乎所有社會主義國家面臨復辟資本主義危機的實踐證明,要想讓毛澤東認識到在中國能獨一無二地避免,那是事后諸葛亮。在當時把階級斗爭提到綱的位置是否正確,還有待實踐檢驗。
三、對特權人民確實只能自己救自己。反對封建專制,反對官僚主義,反對腐敗作風,這些推進政治和社會進步的思想和舉措,是實現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人民民主,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在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都在推進民主,何況社會主義社會?但是,任何一次民主運動,根本上都離不開人民群眾,因為它是對特權的統治階層的革命,損害的是統治階級的利益,沒有人民群眾的推動,是不可能根本解決的。在社會主義國家里,雖然沒有階級對抗性的爭取民主的斗爭,但是作為領導者和領導機關,能否不負人民重托,能否代表人民利益,缺乏人民民主的決策機制和監督機制,缺乏人民多途徑的廣泛監督,也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毛澤東提出,反對特權,人民只有自己救自己。每一次群眾運動,都不可否認地產生了積極作用,我國政治的日益文明、領導體制的日益完善、依法治國的日益推進,都包含著人民捍衛自己權利的努力。當然,人民民主必須走向法制化,在規范的范圍內,增強人民的選擇權、訴求權和監督權。這是過去的經驗教訓,這是所有文明國家的選擇。
四、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沒錯。所有的政治都是為經濟和社會服務的。鞏固社會主義,就是為了建設社會主義。毛澤東提出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是建設強大社會主義國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英明之舉。四個現代化的宏偉戰略,至今是激勵全國人民的崇高追求和目標。盡管也經歷了一些挫折,但是在建國后三十年,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原子彈氫彈試制成功,人造衛星上天,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在帝國主義的重重壓制下,捍衛了國家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積累了在一個社會生產力水平十分落后的東方大國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經驗。改革開放后三十年,吸取前三十年經驗教訓,我國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全方位對外開放,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五、“三個世界”劃分壯我國威。毛澤東對世界的這個劃分,類似我國新民主義革命的各階級分析,明確了依靠、團結和斗爭的對象。實踐證明,帝國主義始終是第三世界的“剝削階級”,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死敵。盡管我國作了大量的和平努力,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始終亡我之心不死,處處遏制我們。利比亞等第三世界國家始終是他們欺凌的對象。依靠和幫助第三世界國家,他們把我們抬進了聯合國。團結第二世界國家,我們擺脫了孤立地位。聯合兩個世界,利用第一世界矛盾,使霸權國家不得不向我們示好。這是并不強大和穩定的我國,帝國主義不敢放肆欺負的原因。堅持貫徹“三個世界”理論,更加講究斗爭策略,為我國改革開放贏得了和平發展的機遇,使我們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迎來全面小康社會的即將實現,迎來“四個現代化”的不遠實現。更精彩http://blog.sina.com.cn/u/2354156610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