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大意皆引 何新 先生《論語新解—思與行》,在此 向何新 老師致謝!
4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大意:“孔子說:君子周到而不偏執,小人偏執而不周到”。
孔二 先生眼里的君子,必要條件是有地位、有身份、有學問的人,用今天的話講,就是有權、有錢、有名的人。當代君子,世稱主流精英。而主流精英的“普世”目標是精英治國。換句話說,就是由他們主政治國。
然而,極其遺憾的是,當世之君子,基本上都是“比而不周”之人。你翻開君子們公開的一切文章和言論,無不洋溢著“比而不周”咄咄氣勢。在經濟上,他們把生長于兩百年前日不落帝國的那只“看不見的手”奉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把萬惡之源的私有制重新穿上華麗的皇帝新裝,極度抹黑人民民主賴以存在的公有制,以“抓大放小”“國進民退”“婧女先嫁”的名義,賣光了中小國有集體企業,意圖摧毀公有制經濟;在政治上,他們泊來美式民主、自由、憲政的理論大雜碎,販賣話語專制權、精英政治、精英治國的私貨,意圖實現讓自己上臺的政治目標;在文化上,他們全面抹黑、否定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優秀成果,否定抹黑中國人民的高貴品質、否定抹黑共產黨的黨性和宗旨,圖謀解構中華文明傳統、瓦解民族意志和民族精神,以阻礙中國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腳步。
他們做這一切的武器就是一個:偏執、偏執、再偏執!以 孔二 先生的觀點來衡量,這些所謂的當世君子就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偽君子、真小人。
42、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大意:“孔子說:只學習而不思考,會迷惑。只思考不學習,會停滯”。
中央倡導建設學習型的政黨、學習型的社會,這是很正確的。只是不知學習的內容是什么。從央視開始看全國傳媒的主要宣傳內容,都是巧取豪奪一夜巨富的財富英雄,或者是“建國后沒干幾件人事”“炮灰”之類抹黑共產黨和為民族獨立解放人民自由幸福而犧牲的革命先烈的驚世高論,或者是13億人民群眾是弱勢群體、是刁民的鄙視。難道學習型社會就是學習這些東西?學習這些東西所引發的思考又能思考出什么花花腸子呢?連小孩子的人生理想都是當貪官了,這學習就著實讓人有些擔憂。
主流精英們是中國會學習、會思考的一群人,他們學會了市場原教旨主義,從而反對馬克思主義,顛覆公有制,策動私有制;他們學會了普世價值,于是反對《憲法》規定的中國國體、政體和人民民主專政,反對人民當家作主,主張精英政治;他們一肚子洋墨水,于是徹底否定老祖宗,以做中國人為恥,崇洋媚外。
如果學習和思考的,都是摧毀公有制,取消黨的領導,顛覆人民民主專政。那么所謂的學習型社會一定不是和諧社會,而是一個大動蕩、大分裂、大災難的社會。學習和思考,就共產黨而言,首先不能忘了毛澤東這個創始人和締造者,丟了老祖宗,就名不正言不順;第二,必須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脫離了群眾的現實生活,脫離了群眾的愿望和利益,學習和思考就是無本之木,學思出來的具體政策則一定會禍國殃民;第三,學習和思考,不能是口號,而要抓落實。是否落實要聽其言、觀其行。其言表現在傳媒版面、表現在公開講話和私下議論中,其行則表現在具體政策舉措及其實際效果上。
43、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
大意:“孔子說:攻擊見解不同的異端,這是最有害的”
總理在答英國記者問時說:要創造條件,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總理話音剛落,有人就干起不讓人民批評政府的勾當。一個叫張宏良的教授,在網上發了篇文章,是評論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的。不 管張 教授說得對不對,他說話的自由權利,應予尊重吧。可是, 張 教授的文章在所有網站被刪除了。連幾千年前的 孔二 先生都知道“攻乎異端,斯害也已”,這都是什么人與創造讓人民批評和監督政府條件的總理對著干呢?
看來滿嘴民主自由的所謂精英們,利用話語的控制權,正干著滿肚子專制的勾當。境界連幾千年前的 孔二 先生都不如,可知他們所謂普世價值是什么貨色了吧。
其實,批評和監督政府是兩件事,批評比較容易,只有政府要員們有接受批評的勇氣和雅量就可以了,不和諧張宏良的文章,就是條件,不需要努力的去創造,一句允許就足夠了,更重要的還在于不僅允許批評,還要能聽得進批評,有毛主席“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照你的辦”的氣魄與襟懷。至于監督政府,就不那么容易了,確實得創造條件。比如賣光國有集體資產,其中凝結著廣大群眾的巨大勞動,誰要賣是應有人民監督的。但人民怎樣才能監督得到位呢?唯一的前提是政務公開透明,讓人民發言,征得人民同意。否則,創造十萬個條件,人民也無法監督。比如恩施電力系統,少數幾個人就決定把凝結著全州人民巨大勞動的小水電站賣光了,付出了巨大勞動的人民群眾沒得一分錢好處,而極少數人決定的買賣卻能每年批發出幾十個百萬富翁。
44、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大意:“孔子說:由啊,教給你的你懂了嗎?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這就是智慧啊”。
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號召各級政府關注民生,兩會代表不知聽懂了沒有,反正草民沒聽出所以然。后來看了 張宏良 教授的點評文章,有些懂了,各級政府官員依葫蘆畫瓢的炮制出各級的《政府工作報告》來,恐怕解決怨聲載道的民生問題,還得再望明年。先讓你聽著舒服,這就是執政的智慧啊。
45、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而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大意:“子張要學習從政之術。孔子說:多聽,以消除疑問。對不清楚的,講話審慎,這樣就能減少憂煩;多看,以消除疑惑,對看不清的,不做,這樣就能減少悔恨。說話少惹憂煩,做事少留悔恨,官祿自然就在其中了。”
孔二 先生所說的多聽是聽誰的聽什么呢?多看是往哪看、看什么呢?當今廟堂之上,都在聽誰的、看哪兒?聽到什么、看到什么呢?是聽主流精英說,還是挺全部精英說,還是聽13億普通老百姓說?多聽,如果聽錯了一面之詞,只能越聽越疑,越錯越遠;多看,是看中國還是看美國?是全面看還是以自己的個人偏好看?是看成績還是看問題?中國激劇分化的貧富差距,GDP中激劇下降的工資收入比重和消費比重,國家產業75%控制于外資手中而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力急劇衰弱,金錢至上、貪腐橫流、民生艱難,這一切,廟堂高處都能聽到、能看到嗎?怎么聽不到總結改革開放經驗教訓的聲音呢?
歷史,將記載廟堂之上的一切。但愿,他們都能“言寡尤,行寡悔”,對得起人民群眾給他們吃的那幾碗飯!
46、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大意:“季康子問:要使老百姓恭敬、忠心而且勤勉,該怎么做?孔子說:對他們莊重,他們就會恭敬;孝敬老人,慈愛孩子,他們就會忠誠;提拔使用好人教育能力差的人,他們就好勤勉”。
47、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大意:“孔子說:一個人不守信,就不知他還能做什么!大車沒有了車轅,小車沒有了車軸,車子又如何能行走呢?”
言而不行曰不信。一個普通人不守信,倒也無關大局,不外一人、一家或數人、十數人受到一些傷害或損失。但如果一個執掌國柄或握國之重器者言而不行即不守信呢?比如嘴上說公平正義比太陽還要有光輝,但所行之政策舉措卻在不斷制造不公平、非正義,那國家的發展,是不是大車無轅、小車無軸一樣,危險得很呢?!
48、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大意:“孔子說:不是他的祖宗卻要去祭祀,這是諂媚。見了正義的事卻不去做,這是沒有勇氣”。
祭祀他人的祖宗叫諂媚,祭祀敵人的祖宗呢?中國人一般稱之為漢奸。掛著共產黨員的牌子,拿著共產黨的薪水,干著抹黑、污蔑、謾罵甚至顛覆共產黨領導勾當的,應稱之為叛徒。對漢奸、叛徒予以懲罰和制裁應是正義之事吧,卻不見人民民主專政的鐵掌出手,僅僅是沒有勇氣嗎?改革近三十年,漢奸、叛徒居然成了榮耀,成了主流,豈非咄咄怪事?!南斯拉夫挨打,我們棄權,伊拉克挨打,我們棄權,利比亞挨打,我們還是棄權,難道這些主權國家挨打是正義之事?俄羅斯總理普京還問了一句:公理何在!良心何在!而我們除了深表遺憾,還是深表遺憾,難道正義改名叫了遺憾?由此我想到了馬丁·尼莫拉牧師寫在美國波士頓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上的話:“起初他們追殺共產主義者,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猶太人;后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我沒有說話——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此后他們追殺天主教徒,我還是沒有說話——因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們奔我而來,卻再也沒有人站出來為我說話了”。
面對正義,倘若失去了勇敢,你的生命、尊嚴是否等于交給了敵人?
49、三家者以雍徹。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大意:“孟孫、叔孫、季孫三家在國之社宮收租稅。孔子說:看那雄偉的神社之宮,天子莊嚴肅穆。難道這堂堂之神宮已成為三家的私堂了嗎?”
三家者以雍徹。用現代語言表達,就是把國家利益巧取豪奪為自己家族所有。令 孔二 先生想不到的是,這種事在幾千年后的中國又死灰復燃,予以重演。在產權明晰的旗幟下,數以萬億計的國有資產和集體資產,幾乎在一夜之間廉價賣光、送光,凝結著全國億萬民眾巨大勞動和心血的財富,頃刻間成了極少數人的囊中之物,社會貧富兩極激劇分化,億萬勞動人民一夜之間由作為國家企業主人的人民群眾淪喪為仰人施舍的弱勢群體。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央企,在國民工資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下降到8%(僅為非洲的1/3)的背景下,每年批發著一些千萬級的富翁,作為央企的看門人,以與國際接軌和自主經營的名義,大肆侵吞著本屬全民所有的巨額財富,秦暉之流是典型代表。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資本家”為鏡,能照出些什么來呢?秦人不暇自憂,而后人憂之啊!
50、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大意:“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仁善,有禮儀又能如何?一個人如果不仁善,有音樂又能如何?”
孔二 先生這里說的人,不是普通人,而應該是指執掌魯國國柄的季式家族。換句話說,如果執掌國柄的人不仁善,有制度、法律又有什么用呢?
中國《憲法》規定了公有制的基本地位,神圣不可侵犯,規定了人民的國家主人地位,但是國家政策卻是讓極少數人就能決定“賣光”公有財產,侵犯了公有制還穿著改革的華麗外衣,人民的所有權被贖賣了而無任何發言機會,也是穿著“產權明晰”的華麗外衣。越來越少的人越來越富,而13億普通百姓的日子卻越來越不好過,《憲法》里有白紙黑字,又徒奈何,又有何用?
我的博客地址: http://blog.sina.com.cn/ichunmama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