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大秦帝國》看商鞅變法與毛澤東革命
瀾濤
近來看了電視劇《新大秦帝國》,覺得不錯,相傳這部電視劇遭到禁播,不知是真是假,但是這部曾熱播的電視劇確實在各個頻道戛然消失,大家不知緣由,眾說紛紜。平心而論,這部電視劇確實不錯,有史詩一般的感覺,縱使在中央一套黃金時段播出,也不為過。怎奈我們的電視機上留給經典影視藝術的空間越來越少,以致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像《蝸居》、《新大秦帝國》這類好劇,在電視上都已經看不到了,不禁令人嘆惋?! ?/p>
《新大秦帝國》是根據小說內容拍攝的,并非是歷史的真實描寫,然而,藝術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生活的升華。只要有心,我們亦能從中汲取養分??戳诉@部電視劇,我還是思考了一些問題的,寫出來,與諸君分享。
(一)商鞅變法是一場革命
判斷商鞅變法的性質,首先應該明確三個概念,即:革命、改革和復辟。革命即是從根本上改變了社會結構,實現社會利益在各階級和社會集團之間的重新分配,而這種革命由于打碎了以往陳舊的利益格局,必然引起既得利益者的反抗,所以,革命的形式通常都是暴力的,而暴力革命也是最有效、最徹底、最快捷的革命方式。暴力革命可以抵滌蕩一切污泥濁水,以凈化整個社會,由于暴力革命是社會大眾所積極參與的,所以,革命過后往往社會風氣煥然一新,一掃舊社會的貪婪腐朽變得積極向上。這樣也與新建立的政治結構和經濟結構相適應,而在這種社會風氣中,社會的文化結構也將逐漸形成??傊?,革命是對舊社會最徹底的改造方式,它毫不留情的打碎了一切陳舊的瓶瓶罐罐,實現破舊立新,對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進行全方位的結構上的改造,是社會的全方位解放。當然,革命通常伴隨著暴力,但暴力的程度和形式有不同,過去歷史中的大多情況是戰場上的軍事對抗,而在當下社會有可能是街頭抗爭、小規模的流血沖突或是法制內的政治暴力等形式?! ?/p>
與之相對的是復辟,既得利益者被剝奪了特權和利益,當然就成了新社會結構的反對派,他們(就階級而言,不是指個人)無時無刻不詛咒著新社會新秩序,希望重溫舊夢,讓社會重新回到當初他們享有特權的樣子,他們是利益被剝奪的人,解放并不包括他們。即使革命已經將他們改造成新的階級,他們也與這個階級同床異夢。一旦他們的愿望實現,那社會的結構又重新回歸老樣子,這就是復辟。老子有言:和大怨必有余怨。在我看來,消滅復辟力量可能要經三代才能達成。而這必須依賴于文化革命的成功,只有成功的進行了文化革命,實現了對社會文化結構的徹底改造,使整個社會認同于這個新社會新結構,復辟力量的子孫才會皈依這種文化,而復辟力量在社會上成了無源之水,干涸則成必然?! ?/p>
而改革是在現有的政治體制之內實行變革,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由于改革是政治體制之內的行為,它并沒有與既得利益集團形成根本的對立,也并沒有拿起手術刀,割掉社會毒瘤,它只是對社會利益格局進行微調,縱使和利益集團有沖突,也是小范圍的,通常不會像革命那樣造成社會的動蕩。當然,這里指的是真正意義上的改革,而不包括假改革之名,行復辟或革命之實的行為。一旦改革想要打破現有的社會結構和體制,流血與暴力也將是不可避免的?! ?/p>
那么明確了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商鞅所從事的是一場革命,腐朽的奴隸制在商鞅手中逐步解體,從前卑微的的奴隸變成了“新國人”,而大秦帝國,也開始向封建國家一點一點邁進,開始了統一中華的征程?! ?/p>
(二)革命帶了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
但是,正如前文所言,革命是要從根本上打碎舊的制度,改變社會的結構,這樣必然帶來利益的重新分配,以商鞅變法為例,商鞅打破了貴族、平民與奴隸的身份界限,施行按功授爵,奴隸們自然是得到了解放,并且還有機會加官進爵,成為國家的統治階級的一員。而貴族們不再只是單純的憑借祖上遺留下來的恩澤便可以竊據高位,當然,老氏族在商鞅變法時期仍然是政壇上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秦國政壇已經不斷注入新鮮的血液,而這樣所產生的新陳代謝正洗刷著秦國,老氏族的勢力在逐漸萎縮?! ?/p>
《新大秦帝國》中不止一次提到:老氏族是秦國的根基,但是商鞅變法確是實實在在的動搖了這個根基。那么秦國垮了嗎?沒有,秦國并沒有垮,而是不再單純依賴于老氏族這根陳舊的柱子,秦國為自己找到了新的支撐力量,擴大了統治基礎?! ?/p>
當然,革命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革命所帶來的社會結構的變化以及利益的重新分配,必然引起既得利益者和在革命中失去利益人的反對,舊的奴隸主貴族不會甘心失去他們的利益,也不會甘心讓平民和奴隸和自己平起平坐,甚至爬到自己頭上。由此,一場復辟與反復辟的斗爭拉開了序幕?! ?/p>
(三)舊貴族的復辟,民主與普世價值
復辟者往往有著十分卑鄙齷齪的內心,他們不敢公開叫嚷變法不對,但是他們卻善于打左燈向右轉,打著紅旗反紅旗。假意支持變法,暗中破壞。他們寄希望于新君,希望新君可以實現他們的愿望,希望借新君之手除掉商鞅,果然,他們的陰謀得逞了,新君即位后,商鞅失去了秦孝公的支持,于是老氏族們開始了反攻倒算,他們糾合了老氏族們用所謂的民主進行逼宮,也就是“四千老氏族民主評議”。終于,力量薄弱的新君妥協了,而商鞅也被處以車裂之刑。
值得一提的是,在劇中,商鞅被處以車裂酷刑的時候,“新國人”這些翻身的奴隸們自發的來祭奠商鞅,歌頌商鞅的功績,這也是對所謂的“四千老氏族民主評議”的最好的回答。由此可以想到一點,難道這些老氏族在商討如何處刑商鞅的時候不是民主嗎?沒錯,這是民主,那么這些自發的來祭奠商鞅歌頌商鞅,公開與老氏族們唱反調的“新國人”們不是民主嗎?這也是民主,那么就產生了一個問題:為什么同樣是民主卻產生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和結果呢?可見,民主在不同的階級則產生不同的結果,剝削階級的民主就是大家都同意剝削,而勞動人民的民主則是反剝削。由此可以想到,某些整天叫喊“民主是普世價值”的人們,在社會存在階級對立的情況下,民主能成為普世價值嗎?或許說民主是普世價值,但是不同階級的民主訴求是絕不一樣的,甚至可以歸結為,對立階級的民主結果也必然是對立的?! ?/p>
(四)復辟者的下場與毛澤東革命
商鞅死了,電視劇到這里也結束了,但歷史并沒有終止,革命還在繼續。電視劇雖然沒有表現商鞅死后的秦國,但是在原作小說中卻有描寫。商鞅雖死,秦法猶存,于是老氏族們乘勝追擊,妄圖廢除新法,恢復舊制。但這下可徹底激怒了國人,遂有“國人皆曰可殺”。于是新君順應民意,把老氏族們全部緝拿,總共一千多人,全部斬首,為商鞅平反,最終老甘龍連同一千多老氏族在觀刑的民眾中的唾罵聲中被斬首。劇情到此可謂大快人心,復辟終究不得人心?! ?/p>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不同的人物在不同的時空常常演繹著相同的事情。毛主席的社會主義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雖然被全盤否定了,但是主席的人民尚在,中華熱血未冷,歷史的車輪終究是要向前進的,可喜的是覺悟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始終堅信這一點。而我們所要做的,便是在各條戰線上進行各種形式的斗爭,首要任務當屬啟蒙。愿中國能迅速展開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啟蒙運動,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動力。人民呵~前進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