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央深入進行科學發展觀,重新扳回社會主義軌道,必然困難重重。恩格斯在這篇文章里,給予我們重回社會主義的錦囊妙計,共有十二條,我在此摘錄其中的十一條。
恩格斯設想的這十二條社會主義革命措施:
“首先……建立民主的國家制度,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建立無產階級的政治統治。”而“如果不立即利用民主作為手段實行進一步的、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障無產階級生存的各種措施,那么這種民主對于無產階級就毫無用處。
這些作為現存關系的必然結果現在已經產生出來的主要措施如下:
(1)用累進稅、高額遺產稅、取消旁糸親屬(兄弟、侄甥等)繼承權、強制公債等來限制私有制。
(2)一部分用國家工業競爭的辦法,一部分直接用紙幣贖買的辦法,逐步剝奪土地所有者、工廠主、鐵路所有者的船主的財產。
(3)沒收一切反對大多數人民的流亡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財產。
(4)在國家農場、工廠和作坊中組織勞動或者讓無產者者就業,這樣就會消除工人之間的競爭,并迫使還存在的廠主支付同國家一樣高的工資。
(5)對社會全體成員實行同樣的勞動義務制,直到完全廢除私有制為止。成立產業軍,特別是在農業方面。
(6)通過擁有國家資本的國家銀行,把信貸系統和金融業集中在國家手里。取消一切私人銀行和銀行家。
(7)隨著國家擁有的資本和工人的增加,增加國家工廠、作坊、鐵路和船舶,開墾一切荒地,改良已墾土地的土壤。
(8)把所有的兒童,從能夠離開母親照顧的時候起,都由國家出錢在國家設施中受教育。把教育和生產結合起來。
(9)在國有土地上建筑大廈,作為公民公社的公共住宅。公民公社從事生產和農業生產,將把城市和農村生活方式優點結合起來,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點。
(10)折毀一切不合衛生條件的、建筑得很壞的住宅和市區。
(12)把全部運輸業集中在國家手里。”【注一】
本文也可以找到鄧小平式改革開放的基本原理:
1:“能不能一下子就把私有制廢除?不能,正像不能一下子就把現有的生產力擴大到為實行財產公有化的程度一樣。因此,很可能就要來臨的無產階級革命,只有創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后,才能廢除私有制。”【注二】
2:“過去廢除私有制是不可能”,這是因為“社會制度的任何變化,所有制關系的每一次變革,都是產生了同舊的所有制關系不再相適應的新生產力的必然結果。私有制本身就是這樣產生的。…… 對于工場手工業和大工業發展的最初階段來說,除了私有制,不可能有其他任何所有制形式,除了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制度,不可能有其他任何社會制度。只要生產的規模還沒有達到不僅可以滿足所有人的需要,而且還有剩余產品去增加社會資本和進一步發展生產力,就總會有支配社會生產力的統治階級和貧窮被壓迫階級。【注三】
其三:革命能不能單獨在一個國家發生,“……共產主義革命不是僅僅一個國家的革命,而是將在一切文明國家里,至少在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同時發生的革命,在這些國家的每一個國家中,共產主義革發展得較快或較慢,要看這個國家是否有比較發達的工業,較多的財富和比較大量的生產力。因此,在德國實現共產主義革命最慢最困難,在英國最快最容易。”【注四】
由此可斷言,中國試圖走到世界革命的前列是荒唐的,必須轉頭向后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將發展生產力置于首位,“適度地”恢復的私有制是必須的。于是讓人模糊地感覺到,目前工人階級地位的損失,黨的威望的損失,社會腐敗與倫理衰退,都是必須的,就像是與當年的解放戰爭中的犧牲同等重要的犧牲。
而且恩格斯的這一席話,似乎肯定了當代某些左派對列寧斯大林的“蘇聯模式”的批判,是對列寧“革命在一個國家首先奪取勝利”觀點的否定。顯然,恩格斯這些話對于樸素的無產階級立場與老練的資產階級立場的人的反應會截然不同,前者因為他們的革命訴求被剝奪而氣憤,后者則因為他們解除了無產者的反抗壓力而喜歡。但是,“科學”畢竟是“科學”,容不得半點個人情緒。
當我們將此篇貌似“修正主義”的文章全部細讀,如果還不放心的話再將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主義宣言》等有關共產主義原理的文章聯糸起來,才能發現什么才是科學。
首先不應忘記的是,馬克思恩格斯共同為全世界共產主義政黨制定的綱領:
“共產黨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無產階級政黨的最近目的一樣的:使無產階級形成為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由無產階級奪取政權。”
共產黨“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產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注五】
這就是說,當俄國的無產階級在資本主義世界戰爭的迫害面前難以生存的時候,恩格斯絕對不會反對他們為了爭取自己的根本利益而起來革命。絕對不會指責列寧領導俄國的工人階級在他原以為最容易取得勝利的英國前面,取得了一國革命的首先勝利。他也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中國以及二戰后出現的打起社會主義旗號的國家。在共產黨內的資產階級代表人物不能否定無產階級在被迫的情況下發動革命,他們卻能夠否定革命勝利的合法性與下一步革命的必要性。于是接下來的問題就是,要不要將資產階級請上臺來重新領導?恩格斯大本文中提出的十二個辦法還算不算數?
其實只讀本文,恩格斯也肯定了革命可能在一個國家先發生。為什么這么說呢?那就必須認真領會文章的主題——共產主義的原理和本文的核心觀點——革命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本文摘錄:
1:“無產者和奴隸有什么區別?
奴隸一次就被完全賣掉了。無產者必須一天一天、一小時一小時地出賣自己。單個的奴隸是某一個主人的財產,由于他與主人利害攸關,他的生活不管怎樣壞,總還是有保障的。單個的無產者可以說是整個資產階級的財產,他的勞動只有在有人需要的時候才能賣掉,因而他的生活是沒有保障的。奴隸處在競爭之外,無產者處在競爭之中,并且親身感受到競爭的一切波動。奴隸被看作物,不被看作市民社會的成員。無產者被承認是人,是市民社會的成員。因此奴隸能夠比無產者好些,但是無產者屬于更高的社會發展階段,他們本身處于比奴隸更高的階段。在所有私有制關系中,只要廢除奴隸制關系,奴隸就能解放自己,并由此而成為無產者:無產者只有廢除一切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注六】
恩格斯為什么要刻意地揭露工人階級的真實處境?難道不是啟發革命,難道只是為了教育工人更老實地接受剝削,任人宰割?
2:“雖然大工業在它的發展初期自己創造性自由競爭,但是現在它的發展已經超越了自由競爭的范圍。競爭和個人經營工業生產已經變成大工業的枷鎖,大工業必須粉碎它而且一定會粉碎它。大工業只要還在現今的基礎上進行經營,就只能通過每七年出現的一次普遍混亂來維持,每次混亂對全部文明都是一種威脅,它不但把無產者拋入貧困的深圳,而且也使許多資產者破產。因此,或者完全放棄大工業本身(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或者大工業建立一個全新的社會組織成為絕對必要的,在這個新的社組織里,工業生產不是由相互競爭的單個的廠主來領導,而是由整個社會按照確定的計劃和所有人的需要來領導。
大工業及其所引起的生產無限擴大的可能性,使人們能夠建立這樣一種社會制度,在這種社會制度下,一切生活必需品都將生產得很多,使每一個社會成員都能夠完全自由地發展和發揮他的全部力量和才能。由此可見,在現今社會中造成的一切貧困和商業危機的大工業的那種特性,在另一種社會組織中正是消滅這種貧困和這些災難性的波動的因素。
這就完全令人信服地證明:
(1) 從現在起,可以把所有的這些弊病完全歸咎于已經不適應當情況的社會制度:
(2) 通過建立新的社會制度來徹底鏟除這些弊病的手段已經具備。”【注七】
這不就是說明了在當時的十九世紀,革命“手段已經具備”,難道恩格斯去世后,歷史也跟著他返回?俄國革命與中國革命便成了非法?
是的,恩格斯指的是資產階級已經相當發達了的英美法德等國,但是因此能就武斷俄、中等國不具備革命的資格?這些國家的無產階級現在還應該接受資本主義社會的煎熬?
可是恩格斯在這里卻是這樣說的:“大工業及其所引起的生產無限擴大的可能性,使人們能夠建立這樣一種社會制度”——與資本主義完全不同的新的社會制度。當時的歷史事實基本足以證明,大工業及其所引起的生產無限擴大必然要超出每一個國家,而且無論如何也要繼續地向世界所有國家挺進。即使是剛從封建社會脫離的落后國家,不管你實行的是什么制度,都必然不由自主地接受資本主義創造出來的大生產的洗禮,也就是說即使它發生了革命,也必然有了發展生產力的客觀條件。天天在叫喊經濟全球化的人,在這里卻要否定地球只是一個“村”。現實證明社會主義革命現在無論在任何國家都可能發生的例子舉不勝舉,猶為顯著的例子過去有蘇聯現在有中國,是社會主義制度幫助貧窮的俄國超英趕美,如果不是他們自身失誤的原因,現在必然已經大大超過了美國。僅僅因為這個原因,美國人幫助俄國完成反革命也值得特別慶幸與自我陶醉了。而現在的中國,只緣它留著的社會主義尾巴,一舉超越日本而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
恩格斯并沒有說錯,是的,“只有創造了所必需的大量生產資料之后,才能廢除私有制”,資本主義的全球化能夠為我們提供的大量生產資料我們為什么要拒絕,這些生產資料我們為什么不能將它為社會主義所用,而是非得退回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為什么我們要不顧一切困難地革命?正如恩格思上述闡明的,一為了無產階級的早日解放,二為“新的社會組織”能夠更順利地發展和組織社會生產。
我說得好像很籠統?恩格思說的話也好像是自相矛盾?因為我在這里用了唯物辯證法的觀點,所以認為恩格恩的話并不矛盾,也不籠統。你們不是也說必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嗎?從美國當年被毛澤東趕過了三八線到尼格松來到中國與毛澤東握手再看現在美國加強對中國的敵對行為,都不矛盾,用老話來說,此一時,彼一時,而在表像的深處仍然遵循著客觀規律。按照這種規律去看,奴隸時期的奴隸起義無一違法;封建時期的農民起議無一違法;資本主義時期的工人起義同樣無一違法。只有現任的統治者,仍然與歷史上的統治者一樣,能夠容忍談論過去時代的革命是否合法,而絕對不論談論現在的革命是否合法。當時恩格斯沒能看得到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變化,沒有俄國革命的可能性。歷史的進程在總體的必然性中,也必然存在著個別的偶然性,或快或慢,或早或遲,怎么能機械地一概而論地看問題?這種機械地看問題的結果——正是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情況: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列強正在窮兇極惡地圍剿共產主義運動;社會主義的成果與工人階級曾經得到的利益完全喪失;共產主義更加遙不可及。否定二十世紀以來的無產階級革命實踐,如果沒有社會主義革命,那么到目前為止,馬克思主義就完全成了更加空洞的神話,也許更加不值一提。
恩格斯在“革命能不能單獨在一個國家發生”這一段論述中的后部分說道:“共產主義革命也會大大影響世界上其他國家,會完全改變并大大加速它們原來的發展進程。”看到這里,我們的那些“革命不能在一國首先成功”的人,大概可以閉嘴了吧?因為既然是同時勝利,那么,還需要“大大影響世界上其他國家”嗎?
革命不可能比作一個戰斗,起碼是一個戰役(當然把“戰役”作為對象也實在是太小,革命應該是一整個的歷史時期)。就說戰役吧,整個戰役發起時,各個戰斗和參戰單位必須是有先有后,我們能否就此說,他們的戰斗不屬于整個戰役?現在事實仍然是恩格斯在文章中提到的那樣,英國、美國、法國、德國至今沒有實現革命,但是,誰能設想將來這四國的無產階級大軍能在一個指揮者的統一指揮下,一聲號令,同時開火。
但是革命肯定會發生在同一個歷史時代,這就是恩格斯所指的“同時”。
恩格斯在論述革命不能在一個國家發生完全符合歷史事實,俄國的十月革命,根本無法限定在一個國家內,他們的革命無徑而走,走遍了世界每一個國家。
資產階級理論家喜歡用機械的辦法來肯定恩格斯,自然也能用英明的辦法來否定恩格斯。恩格斯說搞共產主義“在英國最快最容易”,如此英明的精英難道還會放過恩格斯的如此謊謬的謬論嗎?英國連日本都比不上了,只有美國最有希望成為共產主義的領跑者?無怪乎有人要一頭栽到美國人懷里,崇拜美國、追隨美國,是否可以這么說,如今令人惡心的崇美者才是明智的共產主義者?
如果首要問題只是發展生產力,當然請資產階級最可靠,因為他們已經有了現存的先進生產力,照著葫蘆肯定不難畫出瓢。可是這里又有一個讓資本主義世界感到難堪的事情,置疑了資本主義的獨門生意,無法否定蘇聯也曾有的強大的生產力!如果要兼顧無產階級的利益,如果想用一種新的方式使生產力發展得更健康更快,恩格斯在這篇文章中提出的實現共產主義的辦法更具有誘惑力,因此吸引住了斯大林、毛澤東等堅持不懈地努力的探索,同樣還必然會吸引著更多的后來人。
【注一】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40頁
【注二】同上第239頁
【注三】同上第238頁
【注四】同上第241頁
【注五】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85頁
【注六】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第233頁
【注七】同上第236——237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