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青山 “人民的選擇”與人民的懷念
二十二年前,社會主義的羅馬尼亞劇變,精英官僚彈冠相慶。他們高喊民主自由的口號,竟然不經任何法律程序,就“自由”地把國家主席和、黨的總書記齊奧塞斯庫當場處決,歡呼羅馬尼亞從此進入了“人間天堂”。
我國主流媒體曾異口同聲說什么那是“人民的選擇”!
現在十二多年過去了,這種 所謂的“人民的選擇”結果又怎樣?
《參考消息》1月2 0日 刊載了《美聯社》的一篇題為《羅馬尼亞人懷念齊奧塞斯庫時代》的報導,作出了近乎實際的回答。
這篇新聞報導是這么說的:
埃列娜·愽卡努點燃蠟燭并將其擺放在墓地,旁邊是另外一位崇拜者敬獻的菊花,淚水順著她飽憂患的臉頰流淌。她悼念的對象是齊奧塞斯庫。大多數的羅馬尼亞人都將這位共產黨獨裁者與饑餓、偏執狂、充滿著艾滋病的孤兒院以及長期停電聯系在一起。今天,隨著歐盟這位新成員在經濟上受到重創,貧富差距日 益拉大,更多人記住的不是齊奧塞斯庫政權最后幾年的混亂狀況,而是早年間他的國家為換取民眾的服從而提供的基本生活條件。
曾為清潔工的愽卡努(72歲)說:“你給了我的住房,你給了我采暖用的天然氣。”她目前每月70美元的收入勉強生活。“現在我們很悲慘,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
隨著經濟狀況的惡化,民意測驗顯示,許多羅馬尼亞人者深情地回憶起共產黨政權提供的穩定生活。
Csop調查小組去年9月進行的調查顯示,約半數受訪者(49%)說,共產黨執政時期的生活比現在更好。
而羅馬尼亞市場調查研究所在2005年該國即將加入 歐盟時進行的調查表明,64%的參與者相信國家正在朝著自由市場和民主的正確方向前進。
鄰國保加利亞也對過去充滿懷念。保加利亞同羅馬尼亞一起在2007年加入 歐盟的,它也陷入經濟危機。皮尤研究中心2009 年和2010年進行的調查研究表明,只有52%的人贊成民主國家,而在1991年,持上述觀點的人曾達到 76%。
便利商店經理瑪利切拉·波帕抱怨說:“這不是資本主義。資本主義有中產階級。”而在這里,除了極少數富人,就是大多數窮困潦倒的下層階級。
羅馬尼亞68歲的退休機修工米翁·貝拉爾說:“我很后悔共產主義倒臺了—不是為我,而是當我看到我的兒孫們為生活奔波的時候。在共產黨時期,我們有穩定的工作和足夠的薪水,每年還能和孩子們一塊度假。”
在共產黨1989年被推翻20 多年后的今天,61%的受訪者說,他們的生活水平在齊奧塞斯庫時期比現在更高。”
我國媒體精英應當好好讀一讀《美聯社》的這篇報導,認真反思一下自己過去所謂“人民的選擇”,為什么你們所謂的“人民的選擇”,結果變成了“人民的懷念”?
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現在羅馬尼亞的廣大人民,有了四十多年的社會主義和二十多年的資本主義正反兩個方面的實踐經驗,使他們深深認識到社會主義比資本主義優越得多。就是說,它能容許生產力比資本主義得到更快的發展,從而使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清潔工的愽卡努說:過去“你給了我的住房,你給了我采暖用的天然氣。”“現在我們很悲慘,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退休機修工米翁·貝拉爾說:“我很后悔共產主義倒臺了—不是為我,而是當我看 到我的兒孫們為生活奔波的時候。在共產黨時期,我們有穩定的工作和足夠的薪水,每年還能和孩子們一塊度假。”在共產黨1989年被推翻20 多年后的今天,“61%的受訪者說,他們的生活水平在齊奧塞斯庫時期比現在更高。”這是人民的懷念!這是歷史的真實!
毛澤東講得好:“社會主義制度終究要代替資本主義制度,這是一個不依人們自己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不管反動派怎樣企圖阻止歷史車輪的前進,革命或遲功早總會發生,并且必將取得勝利。”羅馬尼亞等東歐國家的劇變,明明是違背社會發展規律的資本主義的復辟,歷史的倒退,從根本上違背的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利益,怎么能說“人民的選擇”?
誠然,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社會主義畢竟是從未有過的嶄新的社會制度,也就不可能完美無缺。精英官僚利用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的缺點和錯誤,煽動“顏色革命”,確也有部分不明真象的群眾參加和歡呼,但他們不能代表工人、農民、人民。
在我國的改革開放中,一些精英官僚頑固地要在中國恢復資產階級已經失去了的“天堂”,復辟資本主義。他們盡管可以得意于一時,但終將也必然被毛澤東思想長期哺育下的中國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所唾棄!
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