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于毛澤東時代農村合作醫療的討論中,[AC2006]網友說——
不論啥時候,在醫療上如果政府不出錢,光出個‘626’指示,那解決不了什么農民的切身問題。( AC2006 11-01-07 11:56:23 )
那時候為了解決廣大農民醫療問題,真的是“光出個‘626’指示”么?
先看毛主席1965年7月19日與醫務人員的一段談話——
城市醫生下鄉還不一定高興,在城市住慣了。可不要相信有些人嘴上說的那一套,要看;嘴上說的好,不一定。
北京醫院并沒有徹底開放?!痢痢痢ⅰ痢辆筒荒苋タ床?,××、××可以去看,這不是貴族老爺醫院是什么?要開放,給老百姓開放。不要怕得罪人。這樣做得罪了一批人,可是老百姓高興。這批人不高興,讓他們不高興好了。做什么事總要得罪人,看得罪的是些什么人,高興的是些什么人,老百姓高興就行。
縣衛生院認為賺錢的醫療隊就好,不賺的、少賺的就不好,這難道是人民的醫院?!
藥品、醫療不能以賺錢不賺錢來看。一個壯勞動力病了,給他治好病不要錢,看上去賠錢??墒撬虼四苓M行農業或工業生產,你看這是賺還是賠?××告訴我,在天津避孕藥不收費,似乎賠錢??墒乔袑嵠鸬焦澲粕哪康?,出生率受到控制,城市各方面工作都好安排了,這是賠錢還是賺錢?
有些醫院、醫生就是賺錢。病人病不大或沒有什么病也要他一次次看,無非是賺錢,甚至用假藥騙人。有兩個十七、八歲的青年,說檢查了,有脊椎病。我說不要信,這是他們騙你。要他們去休養,兩三個星期回來了,還不是照常上班?搞一些賺錢的醫院、賺錢的醫生、假藥,花了錢治不了病,我看還不如拜菩薩,花幾個銅板,買點香灰吃,還不是一樣?
再看看(《人民日報》 1965.09.01)《切實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中的一段“辦法”
城市醫療衛生力量的重點怎樣轉向農村?
首先,城市醫院要向農民開門。這就是要徹底破除醫院工作中不方便農民、限制農民看病的清規戒律,徹底反掉那種不關心病人疾苦、不考慮農民經濟負擔的資產階級作風。對于來城市就醫的農民,要盡量從方便病人出發,為廣大農民著想,給予及時治療。一次能治好,就不要讓農民跑第二次;千方百計地讓病人少花錢,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
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轉向農村,必須徹底實現城市醫療衛生工作的革命化。所有醫務人員必須發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精神,充分發揮城市醫院的潛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貫徹勤儉辦院的原則。當前許多醫院向農民開門的問題所以解決得不好,主要是存在著嚴重的資產階級作風,把一些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和診療陳規當作“天經地義”、“不可更改”的“金科玉律”。我們的醫院是社會主義的醫院,是工農群眾自己的醫院。一切不合乎社會主義原則、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陳規陋習都要取消,同時制定一套合乎社會主義原則、適應工農群眾需要的革命措施。只有堅決破除那些不符合實際的、過時的、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和陳規陋習,下決心革資產階級作風的命,才能徹底解決醫院工作向農民開門的問題。
醫療衛生工作、特別是專區以上城市的醫療衛生工作,要把重點轉向農村,必須有計劃地有領導地組織醫務人員長期地或者短期地下鄉上山,把醫藥送到農村去。今春以來,各地衛生領導部門根據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的指示,已經組織成千上萬的醫務人員——其中包括一批老專家、教授,走出了醫院大門,到農村去巡回醫療,這是一件非??上驳氖虑椤=窈筮€必須下更大的決心,組織更多的醫務人員下鄉。不但醫務人員要下去,醫院的領導干部也必須一起下去。
下鄉上山的辦法,應當多種多樣:可以從醫院中分出一部分人員、設備,到農村建立基地;可以從醫院中抽調一批醫務人員充實農村基層,在農村安家落戶;也可以繼續組織巡回醫療隊或其他形式的流動性的醫療機構,到農村巡回醫療。這幾種形式必須密切配合。------
再看看十年后《人民日報》一九七五年六月二十六日社論《衛生戰線的深刻革命──紀念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十周年》中的一段——
毛主席的革命衛生路線深入人心。億萬人民群眾同疾病和不衛生習慣作斗爭的積極性大大發揚。全國掀起了群眾性辦醫辦藥的高潮,衛生戰線發生了一系列革命性變化。合作醫療遍地開花,百萬“赤腳醫生”茁壯成長。大批城市醫務人員奔赴農村、邊疆,走與工農相結合的道路。衛生工作中人力、物力、財力的重點逐步放到農村,一個適合我國農村情況的醫療衛生網正在形成?!邦A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貫徹落實,中西醫結合、計劃生育、醫學教育、醫學科研等工作,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績。城鄉衛生面貌正在發生顯著變化。衛生革命朝氣蓬勃。
各級黨委要加強對衛生革命的領導,認真貫徹執行毛主席的革命衛生路線和各項無產階級政策。要把衛生工作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農業學大寨的規劃,統籌安排。繼續把人力、物力、財力的重點放到農村去,放到群眾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去。
再看看《廣東醫學》1975年12期報道的《堅決貫徹毛主席“六·二六”指示——廣州地區首批衛生革命工作隊勝利完成任務第二批衛生革命工作隊分赴各地(來源中國知網 www.cnki.net)》的具體“做法”——
由廣東省衛生局直屬單位、廣州市醫院、醫學院校四百七十一名干部和醫務人員組成的第一批衛生革命工作隊勝利完成任務。第二批衛生革命工作隊業已組成,即將分赴二十個縣深入開展衛生革命。八個月來,廣州地區首批衛生革命工作隊在各地黨委的領導下,會同當地醫務人員在二十七個縣開展以合作醫療為中心的農村衛生革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受到了貧下中農的贊揚。他們和當地醫務人員一起,走村串寨,深入宣傳毛主席的革命衛生路線,宣傳合作醫療的優越性,發動群眾批判修正主義衛生路線,總結推廣群眾辦好合作醫療的先進經驗。幾個月來,隊員們跑遍了一百零三個公社一千五百個大隊,協助新辦復辦合作醫療九百七十一個大隊,復辦新辦社隊聯辦合作醫療十三個公社,幫助當地舉辦十六種學習班,培訓了二千六百九十八名赤腳醫生、衛生員和基層醫藥衛生人員。衛生革命工作隊員們經常和當地赤腳醫生、社員群眾一起,登高山,攀峭壁,識藥采藥,幫助許多合作醫療站辦起小藥房、自制丸、丹、膏、散、片等成藥。他們還給社員上衛生課,宣傳衛生知識,發動群眾自己起來同疾病和不衛生的習慣作斗爭,改建新建水井、無害化廁所一千七百二十間,促進了農村合作醫療的鞏固和發展。
還可以看以看一張很有意思的《撫順醫療隊貫徹毛主席6.26指示到小學宣講針灸》的老照片——

它至少能夠說明城市下去的醫療隊不是做做樣子,吧。
看了這些“把人力、物力、財力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資料,不知道[AC2006]網友還好不好意思亂說“光出個‘626’指示,那解決不了什么農民的切身問題”?
看了這些從毛澤東到農村孩子的資料,凡是有良心的都會明白,為什么“赤腳醫生”會成為二十世紀中國的溫暖記憶;為什么“赤腳醫生”為標志的毛澤東時代的農村合作醫療能夠成為世界醫療衛生史上輝煌的一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