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眼中的前三十年是什么樣的?
——紀念周總理逝世35周年
周總理作為毛主席并肩戰斗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為新中國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周總理對前三十年的一些重要歷史事件均有過公正的評價,對研究前三十年的歷史有重要價值。今天是周總理逝世35周年,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周總理眼中的前三十年是什么樣的,以還原那一段被湮沒的歷史,并以此紀念周總理逝世35周年。
⒈關于鎮壓反革命運動
對人民內部實行民主,對人民的敵人實行專政,這是我國人民民主制度的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我們在過去幾年進行了鎮壓反革命的群眾運動,嚴厲地打擊了反革命分子,伸張了人民的正義,鞏固了革命的秩序和社會的治安。但是這并不是說反革命分子已經從此完全消滅了。不是的,殘余的反革命分子不但還存在,而且他們采取了更加隱蔽的毒辣的方式來進行破壞活動。只要帝國主義的包圍還存在著,只要國內的階級斗爭還存在著,這些反革命分子就不會完全消滅,他們的破壞活動也就不會停止;而且我們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越大,他們也就越要加緊地破壞我們的勝利。因此,我們對反革命分子的經常性的斗爭必須繼續加強,決不能有絲毫的減弱。(《1954年政府工作報告》)
⒉關于抗美援朝運動
一九五○年六月,美國政府發動了侵略朝鮮的戰爭,同時侵占了我國的臺灣省,迫使中國人民發動了偉大的抗美援朝運動。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的勝利的斗爭,使美國不得不在一九五三年七月接受停戰,但是一年多以來,美國政府仍然拒絕和平解決朝鮮問題。日內瓦會議由于美國政府和李承晚集團的蠻橫無理的破壞政策,沒有就和平解決朝鮮問題達成協議。但是朝鮮問題并沒有從議程上抹掉。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不能容許朝鮮問題長期懸而不決。我們認為應當仿照日內瓦會議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榜樣,召開有亞洲中立國家參加的重新討論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會議,以便根據尊重朝鮮人民的民族權利和有利于保障亞洲和世界和平的原則,從速解決朝鮮的和平統一問題。(《1954年政府工作報告》)
⒊關于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我國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在生產資料私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一億二千萬農戶和五百多萬個手工業者的個體經濟已經變為集體經濟。七萬戶的私營工業企業已經變為公私合營企業,將近二百萬戶的私營大中小商店,已經變為公私合營商店、合作商店、合作小組或者直接變為國營商店。這是把幾千年來的生產資料私有制變為公有制的社會主義大革命。由于各種條件的成熟,由于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由于全國人民的努力,在這樣一個大革命的過程里,社會財產沒有遭到損壞,社會秩序沒有發生混亂,社會生產沒有下降。恰恰相反,我們在這個大革命取得基本勝利的第一年,就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1956年政府工作報告》)
⒋關于第一個五年計劃
有人認為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搞壞了,這是完全錯誤的。無論從工業生產、農業生產、基本建設、文化教育或者財政收支那一方面來看,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都是成功的,是搞好了而不是搞壞了。以1957年的計劃數字同1952年的實際數字作比較,我國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一點二倍,即增加三百三十三億元。以鋼的產量來說,第一個五年合計將達到一千六百三十萬噸,而舊中國包括日本侵略時候的東北在內,從1900年到1948年,四十九年合計的鋼產量不過七百六十萬噸。當然,拿目前我國鋼的產量同工業發達的國家的產量來比還是很低的。因此,優先發展重工業同時充分注意發展農業和輕工業的方針,今后仍然應該繼續堅持。我國1957年的農業計劃如果完成,農業總產值比1952年將增長百分之二十六,即增加一百二十七億六千萬元。以糧食和棉花來說,1952年到1956年五年間的實際產量合計,糧食為一萬六千五百八十億斤,棉花為一億三千萬擔,而舊中國從1932年到1936年五年間是我國解放前農業收成比較好的年份,糧食產量合計只一萬三千億斤,棉花產量合計只六千零五十萬擔。不要忘記,在1952年到1956年這個期間,還有兩個大的災荒年。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內,我們開工建設的有八百多個限額以上的工業企業,許多水利工程和鐵路工程以及長江大橋工程等等,規模都比較大,技術都比較新,其中由蘇聯幫助設計和供應設備的一百五十六項建設工程,在技術上都是頭等的。這些建設工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事業和農業生產的發展,不僅在第一個五年內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今后將要發揮更大的作用。這些建設工程,多數都是舊中國時代所不能想象的。第一個五年期間鐵路共新建 八千五百公里 ,而國民黨政府在二十二年的統治期間只修建了二千六百多公里。我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在這期間也有了巨大的發展,例如高等學校的畢業生,第一個五年合計為二十八萬人,這就為新中國培養出大批的建設人材,而舊中國從1912年到1947年,三十六年合計不過二十一萬多人。拿財政的情況來說,第一個五年合計的財政收支各為一千三百六十九億一千四百萬元,收支是平衡的。其中國外借款收入三十一億元,只占國家預算收入的百分之二點三。這充分地說明了我國基本上是依靠內部的積累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的。五年的財政支出,用于國家建設事業的約占百分之六十以上;經濟建設事業和社會文教事業的支出的比重是逐年增加的,行政和國防支出的比重是逐年降低的。這就充分地證明了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是和平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計劃。我國在進行大規模建設的同時,由于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有了相應的改善,這一點,我將在報告的下一部分加以說明。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偉大成就,是無可否認的。那種說第一個五年計劃搞壞了的人,他們對社會主義事業抱著敵對的態度,故意抹煞全國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這樣的人,他們最不高興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而向往資本主義經濟。但是,他們的困難是,全國廣大人民并不站在資本主義那一邊,而是堅決地站在社會主義這一邊。(《1956年政府工作報告》)
⒌關于統購統銷
有人認為統購統銷糟透了,這是直接地攻擊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社會主義的計劃經濟在中國是為六萬萬人的生活著想的,這同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只顧少數人發財享受不顧多數人死活,是根本不相同的。我國人口眾多,經濟還很落后,生產消費品的供應因而不能很充足;我國的農業,有時豐收,有時歉收,并且往往這里豐收,那里歉收,為了照顧這種不平衡情況,必須在豐收的年份和地區照顧到歉收的年份和地區,并且還必須準備應付特別嚴重的自然災害和其他意外;我國的工業和運輸業的建設正在大規模地進行,城市人口也在不斷增加;這種種情況,說明了在我們這樣的國家里,如果不對糧食和其他主要生活消費品實行統購統銷,進行合理的分配,那么,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就無法保證,社會主義建設的事業就無法順利進行。因此,對于糧食和其他主要生活消費品的統購統銷,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在分配方面的一項重要政策。四年來實踐證明,這個政策保證了城鄉人民都能夠得到他們所最必需的價格合理的生活消費品,免受私商的剝削,即使在發生災荒的年份和災害嚴重的地區也是如此。這個政策支援了工業建設,保證了市場的穩定,從而有助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怎么能夠認為統購統銷糟透了呢?抱有這種觀點的人,不是貪圖少數人的自由享受,便是迷戀資本主義的自由競爭,想達到個人發財的目的。(《1956年政府工作報告》)
⒍關于大躍進
帝國主義者特別是美帝國主義者曾經竭力抹煞我國國民經濟的大躍進,因為他們知道,這個事實不可免地要增強全世界人民對于社會主義優越性的信念,加深人們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懷疑。當他們無法否認大躍進的事實的時候,又對我們的大躍進進行各種各樣的歪曲和誣蔑。他們盡管絞盡腦汁,終究達不到自己的目的。他們說我們這里實行了奴隸勞動。原來,工人農民為自己的幸福而自覺自愿地積極工作,叫做什么“奴隸勞動”,而在饑餓的威脅下不得不替資本家地主當牛馬,反而叫做什么“自由勞動”。但是,為什么在西方世界的廣大的所謂“自由”勞動者中間充滿了憂愁和痛苦,而社會主義的所謂“奴隸”勞動者中間卻充滿了歡樂和希望呢?他們說我們這里犧牲了廣大人民的生活福利。但是,當資本主義世界到處鬧著失業的時候,社會主義制度卻不僅從根本上消滅了我國舊社會長期遺留下來的失業現象,并且還保證我國六億多人民的生活水平隨著生產發展而逐步提高。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中,全國職工全年的平均人數比上年增加了約八百萬人,城市就業面的擴大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在農村,廣大的婦女勞動力也從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參加了農業生產;可是由于工農業生產的全面躍進,而我國機械化的進度又不可能那樣快,因而使得城鄉勞動力仍然感覺不足。我國人民的收入顯著地增加了,社會購買力大大地提高了,社會商品零售總額比上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在我們的生產資料工業躍進的時候,生活資料工業的產值在一九五八年一年中間也增長了百分之三十四,這樣的增長速度難道是資本主義世界有過的嗎?讓西方資產階級的老爺們叫嚷吧,我們的工人和農民除了失去了失業和挨餓的自由以外,什么也沒有失掉。(長時間地熱烈鼓掌)(《1959年政府工作報告》)
⒎關于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階級斗爭
在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中,被推翻了的地主、資產階級和其他剝削階級,在相當長的時期里還是強大而有力量的,我們千萬不可輕視他們。同時,在社會上,在黨政機關、經濟組織和文教部門中,還會不斷產生新的資產階級分子,新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以及其他新的剝削分子。這些新的資產階級分子和其他剝削分子,總是要從上級領導機關中尋找他們的保護人和代理人。新的和舊的資產階級分子及其他剝削分子總是結合起來,反對社會主義,發展資本主義。在我們的社會上,還存在著沒有改造好的和暗藏的反革命分子以及其他壞分子,他們總是要進行各種公開的和隱蔽的破壞活動。我國的現實政治生活反復地教育了我們。當一九五六年生產資料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革命基本完成以后,過了不久,就是在一九五七年,出現了資產階級右派的進攻,出現了一場激烈的階級斗爭。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打退了這次進攻。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二年,在我國經濟遇到暫時困難,帝國主義、各國反動派和現代修正主義一再發動反華高潮的情況下,國內的階級敵人又一次向社會主義發動進攻,又出現了一場激烈的階級斗爭。當時,有不少的人在國內問題上積極鼓吹什么“三自一包”(指多留自留地、多搞自由市場、多搞自負盈虧企業,包產到戶)、“單干風”(指恢復個體經濟)、“自由化”、“翻案風”以及在統一戰線方面的投降主義,在國際問題上宣揚“三和一少”(指對帝國主義、反動派、現代修正主義要和,對各國人民革命斗爭的支援要少)。他們用這些資產階級觀點、修正主義觀點,來同我們的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和對外政策總路線相對抗。(《1964年政府工作報告》)
⒏關于社會主義時期的文藝政策
在社會主義時期,思想文化戰線上還有反帝反封建的任務,但是最主要的任務是徹底反對資本主義,興無產階級思想,滅資產階級思想。社會主義的文化要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服務。因此,必須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一切不適合于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思想文化進行根本的改造,把思想文化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最近,一些部門中和報刊上,對“合二而一”、“各階級匯合的時代精神”、“寫中間人物”等等資產階級觀點、修正主義觀點和一些壞戲、壞電影,展開了批判,在哲學、政治經濟學、歷史科學、教育、文化藝術等領域內,就一系列原則性問題進行了大論戰。這個大論戰的性質是:究竟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還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究竟是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工農兵服務,還是為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服務,為資產階級以至地富反壞右服務?究竟是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還是搞修正主義?究竟是宣傳無產階級的革命的辯證唯物主義,還是鼓吹資產階級的反動的唯心主義?目前,這些論戰已經取得了初步的成績。文化革命是不破不立,有破有立的。在批判資產階級和封建主義思想的同時,我們的社會主義的新文化得到了發展。今年舉行的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取得了初步的、意義重大的成就,對文化藝術的各個部門發生了影響,對文化革命起了推動作用。我們要繼續貫徹在為工農兵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下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是發展科學文化唯一正確的方針。“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過程,正是思想斗爭的過程。只有在同資產階級思想的斗爭中,才能發展無產階級思想;只有在同毒草的斗爭中,社會主義的香花才能更好地開放。(《1964年政府工作報告》)
⒐關于文化大革命
這場大革命,實質上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和一切剝削階級的政治大革命。它摧毀了LSQ、林彪兩個資產階級司令部,粉碎了他們復辟資本主義的陰謀。目前正在全國普遍開展的批林批孔運動,是這場大革命的繼續和深入。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勝利,鞏固了我國無產階級專政,促進了社會主義建設,保證了我國站在全世界被壓迫人民、被壓迫民族一邊。它提供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新經驗,具有偉大的歷史意義和深遠影響。
在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運動中,各族人民廣泛開展學習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群眾運動,提高了階級斗爭和路線斗爭覺悟,上層建筑領域的斗批改取得了重大成就。老中青三結合的革命委員會密切了和群眾的聯系,大批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茁壯成長,以革命樣板戲為標志的無產階級文藝革命深入發展,教育衛生革命生氣勃勃,廣大干部和工農兵學商堅持五七道路,上百萬赤腳醫生成長起來,近千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工農兵參加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隊伍正在壯大。這一切新生事物的涌現,在上層建筑領域加強了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更有利于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
我們超額完成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第四個五年計劃一九七五年也將勝利完成。我國農業連續十三年奪得豐收,一九七四年農業總產值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百分之五十一。這充分顯示了人民公社制度的優越性。全國解放以來,盡管我國人口增加百分之六十,但糧食增產一點四倍,棉花增產四點七倍。在我們這樣一個近八億人口的國家,保證了人民吃穿的基本需要。工業總產值一九七四年預計比一九六四年增長一點九倍,主要產品的產量都有大幅度增長,鋼增長一點二倍,原煤增長百分之九十一,石油增長六點五倍,發電量增長兩倍,化肥增長三點三倍,拖拉機增長五點二倍,棉紗增長百分之八十五,化學纖維增長三點三倍。在這十年中,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了一千一百個大中型項目,成功地進行了氫彈試驗,發射了人造地球衛星。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動蕩、通貨膨脹的情況相反,我國財政收支平衡,即無外債,又無內債,物價穩定,人民生活逐步改善,社會主義建設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國內外反動派曾經斷言,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定會破壞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現在事實已經給了他們有力的回答。(《1975年政府工作報告》)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