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發展到底怎么走?社會發展的目標是什么?這是關于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關鍵問題。沒有這些問題的哲學解答,便不會形成真正意義的人類進步。
資本主義始終在促進所謂的社會精英融入大資產階級統治圈,將人類的創造力變為所謂精英的利益,從而撕裂社會,形成階級和階級斗爭的社會條件。這就是資產階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政治訴求序列。“自由”成就精英的飛黃騰達,進入到統治階級中,不斷通過選舉調整統治階級內部個別人的社會關系。所謂精英成為各層的領導、引領者,自由就是掠奪者的自由;失敗者就失去自由,成為無家可歸者、藍領、勞動者、底層服務人群。資產階級是成功者;成者王侯敗者賊,就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的邏輯。這種逐層剝奪的過程,自然惡化了人類自身的所謂“本性”。資本主義就是貧化人性的邏輯。
社會主義革命就是要解決“階級分裂”的社會制度、基礎條件,消除私有制的破壞性。
社會主義建設則是在經濟、政治方面打好社會制度、社會生產關系的方面,真正改變私有制傳統意識形態的撕裂社會的舊有慣性。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是相互促進的過程,精神與物質條件相互走向正循環,擺脫私有制及其意識形態的低層次循環。
社會主義的社會發展目標就是科學共產主義的目標,就是形成人類生活在經濟、文化、政治等多方面達成健康、積極向上、保證心靈幸福。經濟真正是政治文化的基礎,當人類個體生存無需進行“掠奪”、“狼性培訓”時,人類才是較為健康的。
亞洲銀行近日發表報告稱,中國的中產階層為8.17億人,即日均消費2—20美元的人口超過總數的60%。而美國將年收入3—20萬美元的人群定位中產,韓國人均年收入超過1萬美元的都可算中產。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北京社會建設分析報告》認為,目前北京中產家庭平均月收入為10007.96元,所占比例已超40%,約540萬人,高于23%左右的全國平均水平。這其中約有30%處于中上層,有70%處于中下層。
這有什么意義?這說明中國形勢一派大好,不是小好。
真正的實際情況表明,中國政治選舉仍然不容樂觀;因此,只能在極其簡單化的選舉中作不記名投票。差額選舉只能在最基層試行。大批中國人遠未擺脫貧窮的危險。真正具有中產的人很少,中產必須有房屋無貸款、滿足常規基本生活需要并具有持續再生產的能力以維持社會生活的品質。
我們并不認為個人需要龐大的資產;關鍵是社會經濟、政治是否能保障人的正常需要,特別是人的社會需要。經濟騰飛是必須的,政治對社會文化、文明程度的保證更是社會人健康的基本條件,保證社會主義的公平、公正是政治的基本要求,這不是由各自規定“中產”所決定的。
社會主義是在保證全體社會成員的基本需要、社會成員政治需要的前提下,更多的人從事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是保證社會成員的社會心理健康上。從物質需要的滿足發展到社會文明的文化滿足。文化建設不僅僅保證個人心理的健康,更為重要的是保證社會成員的社會意識形態健康,成為共產主義者。這一點重要,當然會使那些中產評估專家所想不到。
社會主義國家不是納粹的強制社會,不是政黨專政的斯大林模式,更不是社會民主黨的選舉模式。社會主義社會必須解決人的“本性自私”的問題,必須解決人為什么創造的問題,必須解決社會意識形態落后的問題,必須解決人類創新能力低下的問題。共產主義運動就是解決人類物質條件、精神文明兩個系統問題,真正解決人類自身解放的物質條件和自我意識的革命與建設問題。列寧、毛澤東都進行了可貴的社會實踐,需要后人更加努力。
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就是共產主義運動,踐行人類自身解放的學說,使人超越自私境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