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的上上之策
田忠國
黃海、南海戰略交鋒詭異多端、風起云涌,猶如幻海交替輪生。有人驚嘆不已的同時,不斷自問:中國建航母是好是壞?是自找麻煩、自損財力,還是有助于中國發展?于是,就有人描繪了中國航母的上、中、下三策。策策有言,但很顯然,策策都缺少捍衛中國主權的邏輯展示,特別是那個上策,簡直就是一個紙糊航母戰略。
我們困惑:
中國的戰略家,你們是怎么了?
戰略說白了就是個軟硬互動,在捍衛國家主權的前提下拓展國家生存空間的問題。軟就是指文化戰略,硬就是軍事戰略,而軍事戰略核心問題,一是以什么為體問題,二是以什么為用問題,因為,從系統戰略的角度說,無體,則用無目標,無用,則體如同虛設。所以,分清體用、原則、系統戰略目標;體、用并重,互為里表,同步互動,原則居中而守恒,系統戰略才具有實際意義。
反之,要戰略干嘛。
中國造航母,就是保護、捍衛自己的海權。
同時,守住海上通道,守住中國反核打擊的核按鈕。
保護、捍衛自己的海權,守住海上通道,守住中國反核打擊的核按鈕,雖然需要更多的國家理解與支持,但是,中國系統不是請別國認可的,特別不是請敵對國認可的,而是以保護、捍衛自己的海權,守住海上通道,守住中國反核打擊的核按鈕為目標。世界上沒有一個敵對國家,特別是實施戰略包圍的敵對國家,認可另一個國家的反戰略包圍。毫不客氣的說,只有中國的某些戰略家,以敵國戰略家的戰略意見為制定中國戰略的重要依據。世界各國的戰略家正好相反,以破解敵國戰略為戰略。
由此可知,美式思維模式,是毀滅中國的核武器。
而且,是不費一槍一彈、不傷一兵一卒就能大獲全勝的核武器。
那么,什么是中國航母的上上之策呢?
我們認為,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體,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為原則,以航母為用,才是中國航母的上上之策。體之基礎,即,全民共同意志,還有形成全民共同意志的經濟制度和政治機制。所以,體,本身就具有文化戰略和軍事戰略的雙重含意。我真不明白,中國的戰略家怎么把文化與軍事割裂開來了?是與時俱進、戰略創新?但是很顯然,這樣的“與時俱進、戰略創新”越“與時俱進、戰略創新”中國的系統戰略越完蛋。當然,這樣說“理性”者們又該指責我憤青了。
蓋茨在新加坡香格里拉會議上明確說:“對于相互沖突的主權要求,我們不會表態支持哪一方,但我們反對使用武力,也反對妨礙航行自由的行為。”但問題是,美國的所謂自由航行,是航母的自由航行,保持美國軍事自由打擊別國權呢,還是商貿的自由航行?很顯然,蓋茨指的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因為,后者,比如說美國商船早就自由航行了。在這種情況下,按“戰略專家”的意見,顯然中國應保持讓美國軍事自由打擊別國權的“理性”。
證明是一個不同系統戰略因果邏輯的呈現過程,其核心就是捍衛誰的利益。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常常發現,中國某些戰略家們,每到核心問題就無所適從,左右搖擺,而且,有的“尊重”到以敵國戰略為我戰略的地步。面對此情此景,我們不得不感嘆:
那些刻在樹葉上的日子
在飄落的旅程
是否傾聽泥土的聲音
為未來嘆息?
有人可能說,我們這一觀點論據不足,因為,他們本意是維護國家主權的。但是,一個無法否定的事實是,敵方最畏懼的毛澤東思想(不怕中國軍隊現代化,就怕中國軍隊毛澤東思想化,這是美國軍隊的口頭憚),卻成了中國某些理論家、戰略家志在拆除的對象,就無情的證明我們論據的充實可靠。拆除戰略之體而談戰略,試問中國的某些戰略家們是為誰的戰略?又是為誰的“理性”?有人說,道德的批判不代表歷史的客觀邏輯,但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思維邏輯就代表中國的戰略邏輯了?
如果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思維邏輯代表中國的戰略邏輯,中國是不是干脆并為美國的一個州就算了?所以,中國的某些戰略家只有走出美國的小恩小惠(美其名曰叫“研究基金”,實則策反基金),放棄以個人利益為標準的固定思維模式:以美國利益為核心換取個人利益。才可能接觸到無私的智慧之光。但現在的事實是,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思維邏輯把中國逼進了必敗無疑,不戰而敗的困境。
或許,有人擔心的問,中美之間有沒有變局?
我們認為有,變局就在中國的系統戰略選擇之中,即,以毛澤東軍事思想為體,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為原則,以航母為用,才是中國航母的上上之策。體之基礎,即,全民共同意志,還有形成全民共同意志的經濟制度和政治機制。中國一旦改變了戰略選擇,中弱美強的局面馬上就能得到改觀。
加之,美國經濟危機,如果一旦失去別國為其供血,其經濟危機會越發嚴重。隨著經濟危機的嚴重,其國內的階級矛盾、階級斗爭,也會隨之激烈。每當美國發生經濟危機,它都會發動戰爭,一方面轉移斗爭大方向,一方面借此拉動經濟增長,另一方面,也就是為別國為其供血提供保障。而這,也是蓋茨為什么一再強調“對于相互沖突的主權要求,我們不會表態支持哪一方,但我們反對使用武力,也反對妨礙航行自由的行為”的根本原因。
有人可能認為,中美都是核彈擁有國,美國不敢對中國貿然發動戰爭,但是,美國雖然不敢貿然直接發動戰爭,但由其支持,發動間接戰爭美國還是最擅長的。美國在中國周邊國家的布局,證明,中美間的間接戰爭迫在眼前。如果中國陷于應對周邊國家的戰爭困境,恰恰是美國直接戰爭的最佳時機。所以,強國、強軍的任務十分緊迫。
一個國家的強弱,不僅體現在武器裝備的先進上,更體現在全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的共同意志上。而全國人民的共同意志,一源于全國人民共同利益的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公有制)。二源于全國人民的共同理想(毛主義)。三源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大無畏精神。所以,我們認為,中國只有重新確立體用一體化的系統戰略,才是中國航母的上上之策。
但令人倍感可悲的是,有的戰略家只是中美雙方利益特別是美國利益的說客,而不是捍衛中國利益的戰略策劃者……
2010-8-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