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周刊》2009年12月7日版有一篇文章,《1967:取消過年》。文章講述1月25日國務院向全國發出了關于1967年春節不放假的通知的故事。作者說:1967年,文革開始后的第一個春節,國務院宣布全國不放假,“革命化春節”一直持續到1979年,取消過年消減了合家歡的氣氛,也消減了中國人對于傳統文化及人倫秩序的敬重之心。
“革命化春節”等于取消過年?1967年春節不放假是否68、69年及文革十年春節都不放假?本來一件實際存在的事情,作者卻用偷換概念和含糊的手法把思維導向虛假。
改革30年慶典時也有一篇文章,說30年以前一家四口人,夫妻兩人上班月工資一百多元,供兩個孩子上學生活很不寬裕。現在兩個孩子考上公務員分別成家,夫妻雙雙退休月收入數千元,吃不完花不完并可隨意旅游;可見改革開放帶給他們好生活。這里,作者講的可能也是實話,但他對比時漏掉一個重要因素:30年前兩人工資養四口人,現在兩人工資養兩口人。
實話,是把實際發生的事或自己的想法如實地(不摻假)陳述出來;真話,不僅要如實陳述,還要真實地反映事物之間的聯系及全面貌。實話不一定是真話。有個有名的瞎子摸象故事,幾位瞎子說的都是實話。
實話不真的例子在主流媒體文章中每每可見。請看下面一段話,它發表在《人民日報》2008年12月3日版,是該報評論員一篇文章。
“把歷史的時針撥回到1978年,我們看到,當時法國戴高樂機場一小時起落60架飛機,而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一小時才起落兩架。”
由于無法求證,姑且也把它算作是實話。不過這實話的另一面是:
1971年“3月3日,我國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星“實踐一號”。衛星上帶有宇宙線、X射線、高磁場和軌道外熱流探測器,使我國首次用衛星獲取了空間物理數據。“實踐一號”在預定軌道上工作了8年多,于1979年6月17日隕落,遠遠超過原定1年的設計壽命。這在當時國外研制的衛星中也不多見。它為我國研制長壽命衛星提供了寶貴經驗。”(1)
兩段實話,兩種不同信號釋放,只有結合起來,才能比較接近那個時代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狀況的真,如果為某種目的選擇一部分屏蔽一部分,實話就離假話不遠了。
實話不真的主要原因是把實話和它產生的具體條件割裂開來,孤立地、靜止地、片面地反映出,它是一種形而上學方法論。有的實話把局部當作整體,有的實話把片段當作全程,有的實話則如上面所說對另一部分實話有意過濾和屏蔽。真是事物的本質,實話是事物的表象,有時是假象,會騙人的。
利用實話騙人可謂一種高明手段。在所有關于文革控訴中,那些謊話連篇隨意虛構的傷痕文學已沒有多大市場,一些半實半假或九句實話摻一句假話的方法也開始引起人們警惕,利用實話騙人正漸行其道。善良的人們即使懷疑也反駁不得,因為它說的全是實話,似乎鐵證如山。
有位大師級人物半是得意半是熱心地向人們傳授了其中絕竅: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他身體力行,寫下了《牛棚札憶》。在這里,他說的真話應叫實話,而這實話;他有所講有所不講。不愿意講或不敢講的不講,而愿意講的就有烏云遮太陽之妙了。
從認識論角度講,實話和真話的差別是主觀認識和客觀真實的差別。
注
1、《河南日報》2009年9月1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