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同真正的國產電腦共同思索
田忠國
現在的計算機,不論是CPU還是操作系統,都處于計算機的最低級狀態,所以,中國龍芯有著廣闊的飛翔空間。當然,這需要國家從戰略層面持續支持,是一心一意的戰略支持,而不是一心二意或三心五意的支持。因為,中國龍芯的研究,必將帶動基礎科學、空間哲學和科學哲學的發展,而不僅僅是計算機產業的發展。
因為:
一、計算機是個系統邏輯程序問題。操作系統是系統邏輯思想與系統邏輯的程序化問題,從思想到技術,再到CPU對程序邏輯的固化,是一個完整的文化科學創新過程。
二、文化科學的基礎是對已有文化的重新認識、重新思考,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的科學思想、空間哲學和科學哲學的發展。
三、對于系統和CPU研究和開發人員來講,他們的目標總是把技術方在首位,忽略了計算機即是技術的產物,但更是思想與文化的產物。所以,思想與文化,特別是系統邏輯思想的創新比技術創新重要。因為,系統邏輯思想是引領計算機技術發展的火車頭。
四、中國逐漸喪失創新能力的關鍵,一是與制度變遷有關,二是與缺失信仰、崇洋媚外、信心喪失有關。缺失信仰源于對晚年毛澤東思想的否定,制度變遷和喪失信心同樣也源于此。其實,毛澤東思想不僅是勞動人民價值標準的科學,同樣也是系統科學。
五、系統科學的要義在于系統邏輯。沒有系統邏輯就沒有系統科學。
本文一開頭我們就說,現在的計算機是最低級狀態,所以,中國龍芯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計算機的中級階段,是人機對話,同步互動,而計算機的高級階段,則可以實現人機共同思考,而且,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選擇進行不同的思考。有人可能說,我這只是胡思亂想,但是,“皇極經世”、“玄空風水”等等的發散式系統閉環程序邏輯告訴我們,這一目標的實現離人類并不遙遠,而且,最大可能是中國率先達到這一目標。
中國的胡偉武們,加油啊。
實現人機共同思索的時候,人類就離空間哲學的數學邏輯化時代不遠了,因為,我們認為,人類大腦思索空間哲學為優,計算機把空間哲學數學邏輯化為優,二者融合為一,必將使中國進入一個科學技術高速發展時代。
但是,科學創新的關鍵一是需要無私奉獻精神,二是需要同步互動、平等分享創造成果、知識成果的制度平臺。所以,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創新中國經濟學理論的重大課題,就擺在勞動人民理論家的面前。經濟學研究的核心問題,在現有社會條件下,必須解決不同產權組合下產權利益分配和產權配置制度問題。產權制度決定一個社會的政治制度,也即馬克思說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
其實,要從理論上解決這個問題并不難,只是美國肢解中國戰略的執行者,把全部精力用到實現美國戰略目標上了而已。人們所說的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一是按勞分配,二是利潤(按勞分配的剩余部分)因產權性質不同其歸屬權也不同,比如,全民所有制歸全民共同占有,集體所有制則歸集體共同占有,而其客觀價值,則通過消費資料的個人化和市場運作機制形成。同一個企業不同的產權歸屬,比如說合資企業,則按照產權所占比率分配利潤。
但是,外資一家或多家在企業中的股份所占比不得超過10%。超過這一上限人民大眾就有追究政府官員或者企業的責任。有人可能認為,左派不能主張引資,我則認為,外資引進外資是個有效控制和利用的問題,而不是不能引進的問題。其實,毛主席生前就在謀引進外資的大局,這就75憲法的系統機制上就可以看出來。但毛主席謀劃引進外資的大局卻被賣國精英打破了,這才導致了中國不僅沒有控制住外資,反而被外資控制了大部分主權經濟。更有甚者,有人為了掩蓋產權成分的問題,劉國光先生在文章中透露,他們竟然把自然資源也算在實體經濟之內。由此可知,某些人賣國心情之迫切到了何種地步。
扯遠了,不提這些令人傷心的事。人機共同思考關鍵在于對系統邏輯的重新理解。“皇極經世”、“玄空風水”等等的發散式系統閉環程序邏輯,也即混沌邏輯的基礎在于程序機制的同步互動、同步異動,是多結構空間的折疊運動而不是程序的混亂。寫到這里我們突然想起孔慶東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諸葛“呼風喚雨”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在我們看來,是宏觀空間與微觀空間的調動與互動問題。英國曾經出現過一個麥圈,經人們研究證實,其麥圈正與歷法對應,這一現象表明,宏觀與微觀空間運動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中國科學家們以迷信為科學、以科學為迷信,仰躺在地看西方人的股屁為整個天空,但發散式系統閉環程序邏輯可以推理出系統空間結構卻是不爭的事實。
人類的思維邏輯,也可能同系統空間的運動邏輯相合。所以,我一直認為,系統空間的運動邏輯實則是人類最優秀的大腦。發散式系統閉環程序邏輯恰恰模擬了系統空間運動邏輯,這一現象表明,計算機完全有可能與人類共同思索。同時,我們還認為,會思索的計算機,即可以接收信號也是一個信號發射臺,與所有計算機共同思索人類感興趣的所有問題。
我把這個希望寄予胡偉武們,并且堅信,他們有能力在不長的時間內解決這一問題。當然,到那時,全國人民都將成為思想的勞動者,創新未來的共同創造者,中國象四十年前一樣,再次成為世界文化的中心。當然,這需要全國人民共同努力,重建社會主義制度平臺。
2010-7-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