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就看到《南方周末》的頭版頭條,粗黑粗黑的大號主標題:
歷史 老師,該當何罪?
引言:中學 歷史 老師袁騰飛的課有別傳統,授課視頻在網上瘋傳,有無數自稱“藤枝”的粉絲為他傾倒,同樣有人舉報他“涉嫌顛覆國家”。由此,一個小人物引爆一場大爭議
提示一:他說:歷史教科書可以燒了。在他的課堂上,鄧世昌的狗“可惜了”,林則徐“不夠環?!?,對秦始皇、洪秀全乃至現代人物都有非正統的評價
提示二:盡管“廣度達到960萬平方公里,深度卻只有 1厘米 ”,但袁提供了區別于官方教學的另一種歷史敘述的可能性
提示三:在被校方“警誡談話”之后,他從公眾視野中消失。北京警方專門為此澄清:沒抓袁騰飛
引言提示便是導讀,不是明眼人自然也能看得出編者的正話反說,主標題原本該當是這樣做的:“ 歷史 老師,何罪之有!”但媒體是社會公器,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允,何況是這樣開放、開明的傳媒。從這個引言、主標題和報道來看,采編業務還是做得有水平,有風格的?! ?/p>
看了記者的報道,能夠感覺到無數“藤枝”盤根錯節,“占了上風”,也知道經過學校的“警誡談話”后,“他心態不錯,樂觀而自如”,盡管如此,我仍舊冥頑不化,不想隱瞞自己的觀點,自我對號入座,歸于“討袁派”。袁騰飛說自己大學時代的恩師也告誡他:“不能太過了?!庇浾叩膱蟮澜又f:現在,顯然有人認為袁騰飛“過”了,而且,“過”得不是一星半點。本博主就是可以打入“顯然”的這類人?! ?/p>
看了錄像可以知道,這個“提供了區別于官方教學的另一種歷史敘述的可能性”的“史上最 牛歷史 老師”,并不是授課,而是“罵課”。他在課堂上教的其實不是歷史,不是“歷史唯心主義”,不是戲說,而是侮辱歷史。報紙提示一不好明說,說的“乃至現代人物”是誰?就是指毛。他不是“嬉笑怒罵”、“挑戰權威”、“非正統評價”,不是抑毛、非毛,而是指名道姓辱毛。有學者認為他是政治煽動,充分發揮“京油子”貧嘴特長的“牛二”級別的政治煽動。反正他不是“自由的思想”、“思想混亂”、“言者無罪”,“顯然”不是。當然,有罪或何罪之有,該當何罪,我等說了不算數,媒體說了也不能全算數,還是讓黨紀國法管去吧,如果還有法有天的話。
袁騰飛的“歷史課”信口雌黃,出口成“臟”,起初出于義憤,很想寫篇文章鳴點不平,后來轉念,覺得根本沒必要也沒閑工夫一一分析;更不屑為之擴散。有學者說得對,別把袁騰飛太當回事。我也想,如果就此做個網絡投票,反正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浪費腦細胞做甚!
只是有點納了悶了,這樣“一個小人物”,為什么一夜之間突然紅遍天下,立馬成了一個“最牛”的大名人?為什么他的“罵課”視頻灼手可熱,一下子“引爆一場大爭議”?網絡時代,沒有什么奇跡不能出現,也不是什么不好理解的現象。特別不解的倒是,寧可錯封殺一千,也決不可放過任何一個“敏感詞”的某些有潔癖的網絡警察,為什么偏偏讓這個明火執仗的網上視頻“騰飛”得這樣海闊天空,揮灑自如,暢通無阻呢?誹謗一個普通公民尚可以訴諸法律,為什么誹謗一個現代偉人就可以這樣“樂觀而自如”呢?是因為一代偉人逝去的原因不能受到法律保護,還是害怕再度“引爆一場大爭議”而威脅到大好的“和諧”局面呢?官方的心思費猜詳?! ?/p>
圖片上的袁騰飛,背朝黑板端坐在空蕩蕩的教室正中的課桌上,文質彬彬,一臉無辜。據圖片說明,“自己的歷史課引爆巨大爭議,袁騰飛本人也沒想到”?! ?/p>
誰又能想到,當劇場落幕之后,這個“史上最 牛歷史 老師”將如何下場?歷史的天空又將如何回應?歷史無情(注意嘍:我這里說的歷史,可不是袁氏“什么玩意兒”的“歷史”),定是應了那句老話:“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p>
(原文發于江帆新浪博客“孤燈短筆”:http://blog.sina.com.cn/u/1218946002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