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袁騰飛希望申明他的受眾是學生,當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有時候不需仔細推敲,“可到了網上,受眾面擴大了,看到的人就會覺得你在跟我這么講,我不能接受。我必須得說,這不是給你們講的。”
不過,他所屬的單位北京海淀教師進修學校對此反應比較平淡,只是針對他的“錯誤言論”進行了一次警誡談話,他的工作與生活顯然沒有受到網鬧的影響。
據說,袁騰飛是一名優秀教師,很好很強大,所以上了央視《百家講壇》,創下了很高的收視率。不過,我沒有看過他的節目,是不是被央視統計在內則無法分辨。但是,看了袁騰飛在網上流傳的授課視頻,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實在是講了太多的有明顯個人政治傾向和歷史觀點的內容。授課和街頭論政是兩回事。授課是傳播知識,學生是受教者,對老師的講授只能做出愛聽,或是不愛聽的反應。所以說老師在課堂上,如果熱衷于表達自己的政治觀點和歷史觀點,課堂就會成為不同思想爭奪的“陣地”,離知識的殿堂也就越來越遠了。反之,在街頭論政,聽眾不是受教者,他們可以駁斥反對你的觀點,那里如果變成不同思想爭奪的“陣地”,離言論自由也就越來越近了。
袁騰飛顯然把課堂做了陣地,把街頭做了必須禁言的地方,所以他才會說:他的受眾是學生,當初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到了網上,受眾面擴大了,看到的人就會覺得你在跟我這么講,我不能接受。我必須得說,這不是給你們講的。”袁老師真是自以為是、好為人師,說他違背了老師的行為準則是沒錯的,北京海淀區教委最應該對袁騰飛實施必要的批評。
袁騰飛說過,在中國只能產生專制,在西方才會產生民主自由,然而在西方人的正式的課堂里,老師不能享有“言論自由”,他們只能傳播客觀的科學、歷史、人文知識,其余的就不能說,說了就是犯法,就是傻冒。尤其是不能說一些有明顯宗教或政治傾向性的“個人化”的觀點。
當然,中國的學校課堂本身,也有問題,那就是過于意識形態化,有一些知識名為歷史、名為科學、名為自然,卻實為當下的政治需要和政治統治服務,而在應該允許民眾表達觀點的街頭,老百姓說話卻要受到諸多限制,四大沒有了,于是袁騰飛老師用錯了情,把課堂變成陣地也在情理之中,只是苦了中國的孩子。
請問,袁騰飛老師為了他的政治情結,還能講真正的歷史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