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派為何在袁騰飛事件上,由最初的洋洋得意的拳打腳踢攻勢,沒想到大事不妙開始黯然轉守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誰料局面急轉直下自己的遮羞布眼看就快裹不住自己的隱私部位,就逐一演變為現在這幅摸樣:開始上街裸奔操起潑婦罵大街的看家本領來了。這一發展軌跡的出現是與他們原來設想的初衷背道而馳始料不及不無關系的。他們感到意外,而對于絕大多社會大眾們來說是在情理之中下的必然結果——失道寡助和公道自在人心。
我們知道,袁騰飛事件被拿來炒作也就是五一前那一兩天的事延燒到今天。
在最初那一兩天時間里,《強國論壇》里的右翼分子像過節似揚眉吐氣志氣高昂,帖子字眼只要一提及袁騰飛三個大字,個個是眉飛色舞手舞足蹈,其情形像是過去流行一陣子,打過雞血后的亢奮而難以抑制。為什么呢?因為他們起初的鎮宅之寶和勝算的賭注就是——【餓死三千萬】這命題的成立,沒想到博弈才一個回合就被批的底朝天,眼看自己的私密處就要暴露在陽光之下,打起小白旗想就此來個銷聲匿跡——三十六計走為上。因為,自己深感命題的必要與充分條件是自相矛盾的,才有了底氣與功力后續補給不足捉襟見肘。全憑自相矛盾的嘴一張想來征服對手難免就寡不敵眾了——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接著,事態發生了重大的逆轉,是讓右翼分子所始料不及的:袁騰飛煽動顛覆分裂國家的言論,走進了社會大眾們的視線。這一言論的出現,無疑是在沸騰的油鍋里注入了水珠一樣,炸開了鍋,右翼分子開始意思和感覺如坐針氈與輾轉反側不是滋味了。這著實是很不利,原來的不可一世,一個勝利者英雄般的形象,是徹底地敗下陣來,開始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法律了。
為了扭轉自己像被斗敗落荒逃遁的公雞形象,就開始亮出自己的看家本領,歇斯底里的開始大肆以丑化褻瀆有正義感的社會大眾為能是,并發出了——【應該關閉“烏有之鄉”和“毛澤東旗幟網”等極端主義網站】威脅恐嚇的言論。縱觀以下言論,我們社會大眾的民智是不是又耳目一新了一把:【不能給你們這些極端分子言論自由,何況你們本來就反對自由。】、【支持袁騰飛的網民占了多數,因為官方言論控制,你在強壇感覺不到。袁騰飛對毛的評價是正確的,是符合歷史事實的】、【髦左分子是封建法茜斯分子,極端分子、恐怖分子,他們搞政治運動折騰人民,殘害自己的同胞,在和平時期造成數千萬同胞死亡】、【在毛時代,領袖的意志就是法律,憲法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等等不勝枚舉的開啟民智言論作何感想和受到什么啟發了呢?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兩句話就不知適合不適合中國人。很多人支持袁騰飛是個什么數量級?是幾千對十三億么?幾千就是民意么?這數量級可能在文萊國算是,但在我們中國,就不知右翼分子是如何標榜。
右翼分子為何會從潑婦罵大街的角色轉而走向威脅恐嚇之路,這是不是該值得全社會民眾來深思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