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憲法尊嚴,就是維護社會和諧——再談袁騰飛事件
有網友很“費厄潑耐”,看到左邊朋友不依不饒的批判袁騰飛的言行,似乎動了惻隱之心,覺得袁騰飛這是“因言獲罪”,大有替袁抱不平的意思。姑且不論袁現在并沒有得到任何罪責,盡管他確實觸犯了法律,但目前還只是接受輿論傳遞過去的道德批判,還談不上“罪”不“罪”的問題。我是很反感在原則是非上充當“濫好人”的,因為原則問題、是非問題往往牽涉甚廣,絕非個人私事,對一邊心軟了,往往意味著對另外一邊心狠。對待公事,不可用私情,這其實是一個很傳統的政治原則。但很多政客卻極善于利用公共事務,表達私人感情,塑造個人形象,這其實是另外一種貪腐行為,只是他用公權交換的不是金錢,而是所謂的“清譽”,再利用清譽,獲取更大的公權,這也是腐敗的一種形式。所以,凡是在公共事務中顯得“含情脈脈”的人,在老僧心里首先留下的是一個問號,聽其言觀其行,讓時間來下結論。在這點上,總書記是個好榜樣,他在訪問考察的過程中,大多首先強調的是他的職務身份,展現的也是職務感情,而非個人感情,這才是真正的“公務”人員。所以,在袁騰飛這件事情上,凡是看不到“憲法尊嚴”這個原則問題的網友,都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否過于感情用事。
當前我們的目標是要建設和諧社會,而目前社會矛盾卻有越演越烈的趨勢,這確實讓所有把中國當祖國的人憂心。但社會的不和諧局面不是一天形成的,這是某種趨勢演化的結果。一個社會要處于穩定狀態,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強健的社會架構,而社會架構是由什么維持的呢?廣義的說是法律,具體的說社會的基本架構則是有憲法確立的。我們都知道,新房子建好之后總是或多或少會裝修一下的,在搞裝修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原則是什么?是不要去動承重墻,更不要動承重梁,如果想在承重墻面上打“洞”,就必然得做好房子“土崩瓦解”的心理準備。憲法就是一個社會的“承重墻”,憲法里面的基本原則就是房子的承重梁?,F在某些人打著“裝修”的旗號,妄圖在承重墻上打洞,這就不再是裝修,而是在拆房子了。而我們的改革是“搞裝修”,而不是“拆房子”,這一點那些大人們必須明確。不然哄騙著“業主”說是“搞裝修”,沒有安全問題,讓業主們放心大膽的睡覺,結果砸“承重墻”砸出一個“轟然倒塌”,這簡直是誘殺,是造大孽的。這樣的“裝修隊”有誰敢用?
袁騰飛的言行為什么這么犯忌?因為他觸犯的是憲法的尊嚴,是要在社會的“承重墻”上砸洞。這怎能不讓清醒的人厲聲尖叫?而有些糊涂蛋還迷迷瞪瞪的半夢半醒,責備左派聲音太大吵了他們的瞌睡。要知道,這個國家是我們大家的國家,社會的和諧是所有普通老百姓的福利,放任袁騰飛之流褻瀆憲法,承受結果的人是我們論壇上的絕大部分人,包括絕大多數無知的右派??粗贻p的網友們心情激動、興高采烈的支持“個性老師”,老僧很痛心,社會危機到來之前,你們能“跳船”嗎?現在你們準備好了嗎?這個社會的苦果大都是為年輕人們準備的,輕狂無知的代價不要太大,至少要給你們留下改正的空間,如果房子塌了,今后連后悔恐怕都來不及。
我們的憲法被褻瀆了,如果我們還不主動起來去維護,還要象幾十年前一樣那么放心大膽的讓某些“裝修隊”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承重墻上打洞,這房子真的承受不住野蠻裝修了。醒醒吧,好心人。袁騰飛的言論只是伸出來的一個“小榔頭”,“黃大錘”跟在后面的。這怎能不讓人緊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