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論袁騰飛的最新表態是否與強大輿論壓力有關,我們也不使用、更不習慣像某些人那樣,擅長與慣用的丑態,對待落水狗來個落井下石和幸災樂禍心態。因為,我們秉持一個起碼的做人原則,那就是客觀與公正來衡量與評判事物的標準,也不會像袁騰飛那樣把黑的描述成白的;把丑的鏤刻成美的;把惡的美化成善的。他之所以能做到這點是與他與生俱來的顛覆基因是息息相關的。在他眼里和字典里,爹親娘親就不如常凱申來的親,更不如山姆大叔這慈父來有恩情。他體內流淌的血液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是用來服務于自己主子指揮棒而不惜爭當馬前卒。
他的開場白是:【不想打口水仗,感謝大家的關心】話鋒一轉地說道:【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法律會給出公正的裁決。】。
首先袁騰飛把他自己那信口開河,從開國領袖到我們共和國最可愛的戰士再到一般社會大眾,逐而又升級演變成肆意來惡毒丑化羞辱中華民族的任何對象,來滿足自己對中國社會現狀的不滿的發泄。而對于我們社會中富有正義感的社會大眾們在最強有力的回擊、駁斥與堅定要來維護共和國尊嚴面前,被他倒打一耙說成是——打口水仗,可見袁騰飛他骨子里就是那——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一地地道道的封建獨裁專制心態給暴露無遺了。
袁騰飛之輩們把自己惡意抹黑、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中國近代史的丑行用【打口水仗】來為自己開脫,想以此能來逃脫社會正義的審判。
這【打口水仗】的潛臺詞,就是在蔑視和在修理我們社會大眾的智慧,袁騰飛之輩們這言下之意,還是在向我們社會大眾們炫耀他們自己手頭握有【確鑿】的未解密的【文史檔案】,否者袁騰飛之流是不會把【打口水仗】一詞給派上用場的。
什么檔案呢?無非在袁騰飛之輩們眼里看來,這【餓死三千萬】佐料這枚震撼原子彈,能讓中國社會目睜口呆和心服口服。遺憾的是,袁騰飛之流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如今中國社會中親歷那段歷史的歷史見證人多達幾千萬,以至于自己的手頭的【核心絕密文史檔案】漏洞百出不說還不能自圓其說外,更要命的是:連一個最起碼的集中掩埋的物證至今都沒發現,這不能不說,這對于袁騰飛之輩們來說,是對他們自己手頭的所謂【檔案】一個最致命的打擊和無情的嘲諷。
先給袁騰飛之流補充點史學科普的是:二戰時期的歷史懸案卡廷事件,為何能最終大白于天下?為何能從一樁撲朔迷離的疑團重重的懸案,被浮出水面隨即塵埃落定的過程,不就是由于德軍的一次意外行為的發現了——萬人坑所呈現在了世人眼前這一巧合,逐而才有了撥云見日有了今天的檔案與歷史物證的相互吻合,這一因果關系相對應,才有了卡廷真相有了原本該歸屬的歸宿了么?在此還要提醒袁騰飛之流注意的是,歷史疑案有個至關重要的節點就是:在無意中所產生出的必然結果性上的因果關系,兩者給互為驗證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文字沒有物證就叫杜撰,這是客氣的說法,不客氣地說就叫——造假。我們為什么說易中天話說【三國】時的胡謅八列引來讀者和觀眾開懷大笑,因為他所戲說的那些【史詩】對于現在來說,那叫——死無對證!而如今,袁騰飛之流再信口開河能行?他所面對的是幾千萬見證過那段歷史的人群,他能繞過么?所以,若至今在卡廷一帶都尚未找到任何物證,那所謂的歷史檔案的真實性也就不復存在,也就沒有了公信力可言,更就是一張很不客觀和一文不值蒼白無力的歷史【檔案】而已。
更為可恥的是,袁騰飛之流們,還列舉了餓死重災區河南信陽為例,那我們也就不可以地來反問:按袁騰飛之流所言,河南信陽三年中餓死一百多萬人,那么這三年下來,每天發生在信陽地區就有多大925人被而死,用尸骨如山形容不為過吧?如此龐大的尸骸,為何至今都尚未能發現一個百人坑幾十人坑呢?這改革開放三十幾年來,在信陽地區的大規模經濟基礎建設,可以說到了把信陽大地來了個底朝天的地步,為何就不見餓殍的遺骨呢?這樣整村整村的餓死尸骨能不集中掩埋么?你不會告訴我們社會大眾給集中火化了吧?同理,餓死三千萬以此類推的話,袁騰飛【不打口水仗的絕密檔案】還有存在的必要么?再就是,也可能袁騰飛之流信口開河本性所使然把一些事實真相也一股腦地丟擲腦后,卻忘了:那三年期間,大批的城市人要求非轉農,大量的城市孩子被送往鄉下農村老家寄養這一事實而不顧,卻能信手拈來地來描述因饑餓整村整村的人死去,下筆如神。然而,少奇同志在那三年中,也把自己一個孩子送往鄉下老家來寄養這一事實也給屏蔽【忘卻】了。
至于袁騰飛說:【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法律會給出公正的裁決】。是的,我們社會大眾也是這么希望的,這點作者我與袁騰飛態度也是一致的。
順便捎帶一句的是:袁騰飛分裂國家言論已是事實,處理不好,對今后我們對外關系會引來諸多的麻煩,還會向臺灣發出一個錯誤的信號——這才是大是大非問題,含糊不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