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承認袁騰飛是一個敢想敢說的人,從我一貫持的“深刻的片面論”出發,我覺得他有他的意義。他的雷人語言總比一萬年停止思考、照(教育)大綱宣科要好。
二、我覺得他說的很多話沒有原創性,與其說是他的牛人牛語,不若說是拾人牙慧再極而言之或者粗鄙地言之而已。
三、歷史是什么?這是個問題。但可以明確地講,歷史絕對不是過去事件的簡單累加。歷史是非常依靠解釋論——或者說視角的東西,所以每個人看的歷史幾乎都不盡相同。但歷史科學是存在通說的科學,即對某個歷史事件,總會有比較普遍的、大多數人接受解釋方法。作為教師,應該以通說為教育的規范,適當地提出自己的學說。在課堂上,對一群小孩子,滔滔不絕地講一己的偏執之說,使得學生簡直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不同理解,以為老師的就是真理。這哪里還是教學?而是騙人。
四、歷史學是存在倫理的,爭鳴也要照規范來。無論你政治觀點如何,對歷史人物特別是歷史的大人物必須以歷史的觀點看待。因為他不僅代表個人,而代表一個時代,代表一種思潮,代表一次探索。評價要慎重又慎重,說話要考慮再考慮。動輒用謾罵代替批判,用讕言代替剖析,這樣的人哪里配為人師表?
五、雖然理解袁騰飛的現實處境,但還是想對他說,想罵人的話不要凈挑死人罵。有種你也針砭一下時弊,罵罵活人啊。
六、“百家講壇”的其他人如喻大華、對滿清的封建統治者百般呵護,口口聲聲“乾隆爺”,以不能躬逢盛事、自宮奉之為憾;而同樣是“百家講壇”捧紅的袁騰飛對至少在民族獨立運動中做出巨大貢獻的毛澤東卻如此不遜,不知道該欄目“求賢”的標準是什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