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即將離開百家講壇的袁騰飛
作者:我和影子散步
從去年開始,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史無前例的給一位中學老師造勢,并且用了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稱號“史上最牛的歷史老師”。作為一個百家講壇的普通觀眾,我是盼星星盼月亮,終于在今年暑假盼到了袁騰飛老師的《兩宋風云》。
然而在將近一個月的講述中,我經歷了一個“期盼/失望/憤怒/不屑一顧”的心路歷程。聽說袁騰飛的《兩宋風云》快播放完畢,我特意把自己寫的相關的一些帖子組合在一起,送給即將離開神壇的袁騰飛:
連續看了兩天史上最牛老師講的課后,講的是好是差,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把標尺。就我個人認為,這個最牛老師的稱號是否名副其實,有待商榷!
關于他講的兩宋風云,讓我想起了閻崇年的《明亡清興60年》!
現在的百家講壇,一直對清朝歌功頌德,而對于漢唐等朝代,一般講的都是黑暗面,關于漢唐、宋等創造的社會價值都是一筆帶過或者避而不談。就連這次講當時GDP有一億兩白銀之多,有全世界一半之多的大宋,也是只講黑暗面。殊不知,如果沒有大宋君臣的努力,怎么能創造占世界80%的國民生產總值?況且大宋從未有讀書人被殺的事情發生。而反觀那個奴性十足的朝代在某些人口中變成了世外桃源。本來不想說的,但是沒有想到期盼以久的兩宋風云講的就是這些玩意!既然這樣講,還不如把《兩宋風云》改成《北宋亡南宋興風云錄》
這是現在百家講壇的現狀,不知道百家講壇是被某人給挾持了!或許百家講壇也開始學不知羞恥的南朝鮮人,來篡改歷史了?
最初看到袁騰飛講課是從CCTV中學生頻道的歷史講堂上看到的,此人其貌不揚,可以說有點丑,由于CCTV中學生頻道是中央電視臺下屬的北京科影舉辦的數字電視,級別當然比不上正宗的中央電視臺,所以各項化妝手段和設備都很差。自然對講課人的包裝也是差強人意。
而當看到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堂袁騰飛第一次開講,感覺經過包裝和很好的化妝,袁騰飛的形象一下子就好多了。而且順眼多了,看來中央電視臺果然是名不虛傳
當然百家講壇尊滿抑清的手段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有時候不動聲色就可以作的天衣無縫。譬如講課的時候,本來中國歷史上任何朝代都是有好有壞,自然帝王的功過也是一分為二的來看待。但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在講辮子朝的時候,專講成績,過失一帶而過。而講唐、宋等朝代的時候,專門放大過失,而對于成績卻是一帶而過。
總結,中央電視臺的化妝技術是最好的!
曾記得王朔在批金庸的武俠小說時候,說自己看了金庸作品改變的電視劇《天龍八部》兩集就看不下去了。然后就是一頓猛批。我看大可不必,因為任何作品的好壞,沒有看到一半,是沒有發言權的。
當中央電視臺史無前例的為袁騰飛從年初就開始造勢的時候,我對此節目是很期待的。經過大半年的煎熬終于等到《兩宋風云》的開講后,發現這個漫長的等待,只是一個泡沫。但我還是耐著性子堅持一路看了下來。
關于袁騰飛講課是否嚴謹,已經有很多人對此提出了異議,在此就不連篇累牘的去說明了。單單從其講課的語言組織能力來看,就發現這個史上最牛歷史老師的稱號是嚴待商榷的。
以王立群《讀史記》和《秦始皇》為例。王立群在講課的時候,每一集都有一個重點,然后圍繞這個重點,先以正史記載為準,并以野史記載為參考。最后根據個人所參閱的眾多史料,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層層遞進,井然有序。看完每一集之后,都能抓住本集講述的中心思想和主講人的主要觀點。故此,王立群也因為儒雅,學識淵博和治學嚴謹贏得絕大多數人的關注(當然關注的人群也包括嫉妒或者胡說八道、不學無術和喜歡誹謗的人)總體來說,王立群的講課贏得了大部分人的認可和尊重。
而反觀袁騰飛的開講方式,一口京片子,在加上評書式一樣的語言,以及引用小說和野史來佐證,讓中央電視臺的名牌欄目《百家講壇》變成了昔日評書欄目《電視書場》。整集講述下來,是天馬行空,想到那里就講到那里,沒有重點,而且不知道是過度緊張還是準備的不充分,語言的表述磕磕巴巴,讓電視機前的我,看的是昏昏欲睡。
說了袁騰飛講課不好,必然會招致一些他的死忠鐵絲的謾罵,稍微有素質的人會說:如果你有本事你去講諸如此類,沒有素質的變如同潑婦罵街一樣。其實這樣現象的產生,除了當今社會的浮躁之外,還有兩個原因不可忽視:1、當今影視劇的過度戲說,為了提高收視率,編劇什么超越時空的劇情都敢亂寫。2、中國教育的缺失,一味的去進行思想教育,而不去注重傳統文化的教育。
而百家講壇作為一個面對十三億人口的名牌欄目,在考慮收視率的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己所要擔負的社會責任。而如今的百家講壇除了會篡改歷史,我想不出來她還會作什么?而被吹噓史上最牛老師的袁騰飛,除了在課堂上是敢言別人不敢言之外,沒有見到最牛之處。(我在網上看了很多他講課的視頻,只能說他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品德)。如果就連這樣說評書的人也能在央視百家講壇上來分一杯羹的話,不是百家講壇喪盡天良,就是中國的學者死光了。
自從喜歡上百家講壇,我一直堅持中午看完百家講壇在休息或者去上班。
但是連續看了幾期袁騰飛的《兩宋風云》之后,失望透頂,我已經幾天都沒有看百家講壇了,這是第一次讓我連續幾天都不想去關注這個欄目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和感受,至于別人喜歡與否和我無關,所以我不喜歡,我沒有權利阻止別人喜歡。但是那些支持袁騰飛的人也沒有權利阻止我不喜歡袁騰飛的講課。所以,希望那些支持袁騰飛的粉絲不要跟帖子和留言。
2009-7-16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