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農民,我是真正體會到“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的勞動滋味,真正體會到,盤中之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含義,深知農民生活的艱難。天天盼著毛主席說的農業機械化,但是到現在也不過是半機械化,春耕秋收還需要大量的、辛苦的手工勞動。中國早就具備了農業機械化的工業基礎,為什么遲遲實現不了呢?這個問題現在說是再明白不過了,就是“包產到戶”政策。把土地包給個人了,少一點的才一兩畝,多的也不過十來畝,還比較分散,我們家一共分了四畝四分地,還是三塊,最小的一塊才二分,這二分地完全要手工勞動,因為機器在里面轉不開。
從現在算起,按最保守來說,“包產到戶”使中國農業機械化至少滯后十年。
我們現在回過頭來再看看毛主席的一段話:
轉自:http://www.zhjunshi.com/mil/2009-11-12/content5_30331.shtml
是毛主席(1958年)在 井岡山 的一段談話,今天讀來不地不佩服主席的英明和遠見,發人深省:
“我為什么把包產到戶看得那么嚴重 ,中國是個農業大國,農村所有制的基礎如果一變,我國以集體經濟為服務對象的工業基礎就會動搖,工業產品賣給誰嘛!工業公有制有一天也會變,兩極分化快得很,帝國主義從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對中國這個大市場弱肉強食,今天他們在各個領域更是有優勢,內外一夾攻,到時候我們共產黨怎么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保護工人、農民的利益?!怎么保護和發展自己民族的工商業,加強 國防 ?!中國是個大國、窮國、帝國主義會讓中國真正富強嗎?那別人靠什么耀武揚威?!仰人鼻息,我們這個國家就不安穩了”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