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以前,如果將這兩個對象放到一起,不少人可能感覺比較和諧,茅老是經濟學方面的泰斗人物,而老張雖是養生學方面的新秀,卻也已儼然泰斗了。今天再來做這件事兒,原來感覺和諧的人,現在可能就感覺有些不尷尬。怎能如此惡毒呢?他們可能會這么說。
然而我并不在乎別人怎么說,我只是感覺這二者確有可比性。至于今天對老張的評價,明天會不會落到 茅老 先生頭上,我感覺還是極有可能的?! ?/p>
就說今天強壇深水置頂加星加肉的 茅老 先生的“水價并非由成本決定吧”。我感覺版主的用心至少比我還要惡毒一些。與其說將該帖文置頂加星加肉是為了讓廣大網友揣摩研究學習,絕對不如說是為了給網友樹立一個攻擊、泄憤的靶子。
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規律只存在于市場有著充分競爭的領域,并且還有一個條件,即需方可以選擇購買該種產品,也可以選擇購買其他替代產品。再換句話說,由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的產品必須不是生活必需品。否則的話,供求關系就與市場無關。例如,水多少錢一立方你會買?這不取決于有多少供方以及供方能夠供應多少,而取決于你的需要程度以及你是否還想活下去。糧價一直沒有市場化,也沒有讓供求關系來決定,為何?因為在買與不買上,你沒有選擇。如果把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決定權交給供求關系,那么供方用以競價的牌是商品,而需方用以競價的牌是生命,需方能夠討價還價么?如果把糧食、水的價格決定權交給供求關系,那么你每月領到足夠的工資之后,就會把絕大部分用來買水買糧食,而不是用來給車加油、旅游、買可口可樂或者牛肉,這是必然的結果。這個結果的出現甚至于與是否存在壟斷也沒有關系。或者在經濟學理論上,只要沒有壟斷,你就能以合理的價格拿到水與糧食,但這個理論幾乎沒有可能轉化為現實。水是公共資源,供水方只能在核算加工、制作的成本后加上經濟領域的平均利潤銷售,如果而水本身是不能計算的成本價里面的,簡單說,供水方只能收取加工費。偏要說“水價并非由成本決定”,無非是為了給“收多少錢都是合理的”之說法提供理論依據而已。
如果 茅老 先生的供求關系決定水價的論斷被實際應用于水價管理、調控之中,那么我們應當慶祝,因為至今還沒有哪個公司能夠控制空氣,否則會有人來向我們收“呼吸費”。不僅如此,沒有聽證,沒有成本核算的供求關系決定理論,還會產生如下的結局:呼吸一立升空氣收費十萬元,你喘氣還是不喘氣?請您盡快做決定,我們工作很繁忙,一天要收二百個用戶的“呼吸費”呢。謝謝配合!
被冠之以“著名經濟學家”的茅老怎么會講出這樣不著邊際的話來,我想大概與被冠之以“著名養生學家”的老張差不多。無論是茅老還是老張,對于自己所處的領域都不能說一無所知,甚至應當說有一定的造詣。但人往往如此,一旦被冠之以“著名什么什么學家”,就容易忘乎所以,就喜歡信口胡說。在一個一見專家就要頂禮膜拜的年代,被冠之以專家的人,無論說什么,別人都喜歡點頭稱是。就像陳佩斯在他的小品里說的一樣,只要朱時茂沒去過烏魯木齊,那就好辦了。倘若朱時茂雖沒有去過烏魯木齊,但聽說過,那么陳佩斯便有可能被質疑,就需要多費一些口舌來擺平。如果朱時茂雖沒有去過烏魯木齊,但又通過其他渠道對該地非常了解,那么陳佩斯就有些麻煩。而當今之網民及社會公眾中,也頗有一些人“通過其他渠道對該地非常了解”,所以茅老、老張以及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也就難免有些麻煩了。
我們主要的麻煩不在于有茅老、老張及陳佩斯在小品中所飾演的角色這樣的人,而在于有不少擅長面對專家點頭稱是的人,特別是有不少擅長面對專家點頭稱是的媒體。專家嘴上的把門責任人經常擅離職守,大家已經習以為常,但公眾普遍信任度較高的媒體,卻也今天夸張三,明天又罵張三,這就令公眾無所適從了。當你把你人生中最寶貴的信賴恭恭敬敬的送于別人的時候,人家卻根本不拿著當回事兒。沒有比這更令人尷尬的事情了?! ?/p>
呵呵!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