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雜談

救世主的心態

辛若水 · 2010-03-28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救世主的心態
辛若水


(一)被拯救的渴望
愈是苦難深重的民族,愈是有被拯救的渴望。世界上苦難最為深重的民族,應該是猶太人了吧。在兩千余年的歷史上,猶太人只能到處流浪。他們國破家亡,妻離子散,到處被奴役,但依然能作為一個民族存在,背后實在根基于被拯救的渴望。正是這個民族,創造了《圣經》,而以《圣經》為代表的希伯來文明,亦成為西方文化的兩大源頭之一。猶太人雖然經歷了那么多的苦難,但是從來沒有放棄過,絕望過,因為他們堅信自己是上帝的選民。因為罪惡,上帝懲罰了他們,讓他們浪跡天涯,四海飄泊;但是,他們知道上帝一定會拯救他們的,預言的彌賽亞一定會降臨人間。所謂的彌賽亞就是救世主,也即是耶穌基督。但是,當耶穌基督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猶太人并不以為他就是彌賽亞。耶穌基督的傳教是非常艱苦的,而且最終被門徒出賣,釘死在了十字架上。我們不免疑惑,如果耶穌基督真是彌賽亞,真是救世主,可他為什么連自己都不能夠拯救呢?如果連自己都不能拯救,那又怎么拯救千千萬萬受苦受難的人呢?耶穌基督被釘在了十字架上,也便成了永恒受難的象征。就是耶穌基督自己也知道,上帝背棄了自己。耶穌基督自稱是上帝的兒子,是神之子;可是上帝為什么要背棄他呢?神之子的榮耀,是從神那里來的;但是,被釘在十字架上,又有什么榮耀可言呢?耶穌在上十字架之前,兵丁們戲弄他,你不是自稱猶太人的王嗎?于是給他穿上紫袍,戴上荊冠,慶賀他;又拿一根葦子打他的頭,吐他,屈膝拜他;戲弄完了,就給他脫了紫袍,仍穿他自己的衣服。救世主應該是神圣的吧,可為什么神圣的救世主會遇到這樣的嘲弄,甚至踐踏呢?不過,正是基督受難的形象,印證了馬克思所謂宗教是被壓迫生靈的嘆息,是無情世界的感情。救世主在拯救世界之前,已經被殺死了;那他又怎么拯救世界呢?如此以來受苦受難的人們,只能讓他復活。很明顯,所謂的復活不過一個把戲而已。這樣的把戲誰不會玩呢?但是,要把把戲變成神圣,那必須有深厚的根基。被壓迫生靈的真誠會把把戲變成神圣。耶穌基督為什么受難?他是為拯救世界受難的。他雖然被釘死在了十字架上,但是,死后三天卻復活了。死人復活的事,這世界上是沒有的;既然有了,那就是奇跡。是誰能夠創造奇跡呢?只有神,只有上帝。上帝為什么要創造復活的奇跡呢?就是為了拯救世界。但是,上帝拯救世界,不是通過自己,而是通過他的兒子——耶穌基督。說實在的,上帝所有的是雷霆般的烈怒;他總是在懲罰人類,并沒有救世主的心態的。耶穌基督的復活,給了被壓迫生靈以希望。被壓迫的生靈在這個世界上雖然受苦受難,但到另一個世界里,卻享受幸福、快樂與榮光。耶穌基督給了這種許諾,而這種許諾也給被壓迫生靈以希望。其實,人就是活在希望中的;受苦受難的人,最大的希望就是永遠不再受苦受難。但是,苦難有終結嗎?人們即便達到了理想的彼岸世界,就沒有苦難了嗎?“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啊,人類的苦難是沒有終結的。既然人類的苦難沒有終結,那被拯救的渴望也是永遠存在的。那么這個世界上,又有沒有救世主呢?其實,《國際歌》中唱的很對,“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爭取人類的幸福,只有靠我們自己?!本仁乐髯匀皇菦]有的,如果定要說有,那也只是我們自己。從某種意義上講,我是我的神。其實,做神,做救世主,都不怎么好的,因為太自大了;可若總覺得自己受苦受難,需要別人拯救,那也太卑微了。生命,許多時候,不僅卑微,而且脆弱。卑微而脆弱的生命,在苦難中,當然渴望著被拯救了。然而,誰能拯救他們呢?是救世主,還是他們自己?其實,救世主拯救世界也并不是事必躬親的,他要激發每一個人的力量,他要每一個人相信自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渴望被拯救的過程,也是自己拯救自己的過程。我們并不希望這個世界上有救世主的;沒有救世主,那我們就不必被拯救了;而我們所以不必被拯救,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沒有苦難的世界上。沒有苦難的世界,是一個美好的希冀;在這個美好的希冀里,再也不會有被拯救的渴望。
(二)救世的傳統
其實,救世的傳統與被拯救的渴望是聯系在一起的。處于苦難中的人們渴望被拯救,而那些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則想著拯民于水火。可以說,所有的宗教都是為了拯救人們苦難的,即便是騙人,也要有救苦救難的許諾。上一節主要講的基督教,和我們的距離畢竟遠了些。在我們中國,最深入人心的宗教自然是佛教。佛教看人生,大抵極苦,而人生也確實有諸多的苦楚;所以佛教便要救苦救難,引導人們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雖然也有只顧自己修行的小乘佛教,但作為主流的大乘佛教,還是要濟世救人,如同人們常聽說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確實是極高的境界。至于“砍柴擔水,皆為妙道”的禪宗,那也只是閑談默論時有用,真正讓人景仰的還是濟世度人的大乘佛教。雖然佛教已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但講救世的傳統,我還是想以儒家為主。為什么呢?因為儒家文化才是中國文化的主流或者正宗,而佛教文化則由天竺傳入。再則,佛教雖然也講濟世度人,但畢竟是出世的宗教,佛家之人大都是方外之人;如果世間人盡為佛教弟子,那就不能生養子息,恐怕人類就會滅亡了。而儒家呢,則是積極入世的,它就是追求現世的事功,以天下為己任,拯民于水火。也就是說,它所看重的不是彼岸世界,不是西方極樂天堂,而是人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人們所有的價值都在現實世界中,至于彼岸世界,一直是被懸空的?!白硬徽Z怪、
力、亂、神”,“敬鬼神,而遠之”,這都是非常實用的實踐理性精神。在儒家,是只有一個世界的,這個世界就是現實世界;而在佛家,就有兩個世界,一個是受苦受難的現實世界,一個是西方極樂世界。但是,很顯然,中國的佛家,對彼岸世界,也不怎么看重的,即便講彼岸世界吧,也此岸世界化了。中國佛家的彼岸世界也是一副和氣生財的模樣,至于陰森森而又極為恐怖的地獄,那是離我們非常遙遠的。所以,我們就看一下儒家的救世傳統吧。儒家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如果講“窮則獨善其身”,那和道家又聯系上了,因為中國文化的傳統就是儒道互補;我們看一下“達則兼濟天下?!蹦敲丛鯓硬拍堋凹鏉煜隆蹦兀恳闱宄@個問題,必須先弄清這個天下是誰的天下。這不由得讓我們想起了文革時代常講的:“國家者,我們的國家;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其實,人們認識到這一點是走過了很長的路程的。我們知識,在古代,所謂的天下,自然是天子的天下,《詩經》上說:“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边@天下不是天子的天下,又是誰的天下呢?這個觀念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魯迅小說《藥》中革命烈士夏瑜開導牢頭,希望他起來造反,便問:“這大清的天下,是誰的天下?。俊崩晤^當然要嘲笑他了。這還用問嗎,大清的天下,當然是皇帝的天下了。其實,不只牢頭這么想,就是大部分群眾,也都這么認為。既然天下是皇帝的天下,那要想“兼濟天下,”定要通過皇帝了。所以古代的知識分子都做著“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好夢。只有通過賢明的君主,才能夠濟世救民;可若遇上昏庸的君主呢,沒法子,“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唱著山歌獨善其身去了。然而,不管怎樣講,儒家救世的傳統總是積極的。較之“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也”的楊朱派,不知要高尚多少倍了??梢哉f,古往今來的仁人志士,都秉承了儒家積極救世的傳統。我們熟知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都閃耀著儒家,關心民瘼,積極入世的精神。并且這種濟世救民的傳統,也在逐步地突破皇權的限制。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便批判了皇權,也即是說天下不是天子一人的天下,而是萬民的天下;這也就接近了文革時代所講的“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實際上,救世的傳統發展到最后,也必然要推翻皇權的。因為許多時候,正是皇權陷天下于洪水猛獸。為救世救民,推翻皇權,自然理所當然。有人說了,歷史上不也有明君嗎?明君也為老百姓辦了許多好事的。但是,把萬民的得救,寄希望于君主的賢明,那希望不是太渺茫了嗎?如果每個人都行動起來,那就能夠全國山河一片紅了。
(三)菩薩心腸的背后
救世的心態可以稱之為菩薩心腸。菩薩心腸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但問題是在菩薩心腸背后,還有別的什么嗎?那自然是有的,也就是個體欲望的無限膨脹。我覺得,應該把個體欲望的無限膨脹,與個體價值的實現區別開來。不可否認,在個體價值實現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摻雜著個體的欲望。但是在個體價值的框架內,個體欲望是受到抑制的,它不會無限地膨脹。也可以這樣說,個體價值的實現,與個體欲望的膨脹,根本就是兩回事。問題是,為什么在菩薩心腸的背后,依然有著個體欲望的膨脹呢?我們知道,能消解個體欲望的,只有無私。具有菩薩心腸,又心地無私,才不會有個體欲望的膨脹。我們雖然講心地無私天地寬,但這無私,真的做得到嗎?可以說,無私是一種崇高的境界,我們只能心向往之吧。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私欲,這是無法避免的;妄圖完全消滅私欲,幾乎是不可能的。誰沒有七情六欲呢?關鍵是如何對待它。如果只想著滿足自己的私欲,那顯然是不行的。我們在滿足自己的時候,也要想著別人。為什么人們那么崇敬無私的人?有人說,因為我們可以從無私的人那里獲得幫助。其實,這樣的看法太功利了。我們崇敬無私的人,實在根基于對道德境界的向往。完全地無私固然不可以做到,但是我們以無限制地趨向無私。人趨向無私的過程,既是自我克服的過程,也是自我實現的過程。自我克服就是克服自己的缺點,而自我實現則是實現個體的價值。個體的價值是不是僅在個體呢?如果個體的價值只在個體,那是非常渺小,又微不足道的。個體的真正價值也只能在群體那里。只有一個人的世界,是不可以想象的,既然如此,我們單想著自個,豈不太自私了。魯迅先生之所謂“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和我相關,”雖然是一種想象,但這想象中何嘗沒有真實呢?我們即便是孤獨的一個人,也是把自己和人類聯系在一起的。這種聯系決不是虛幻的,而是切實的。也可以這樣說,是精神的紐帶把我們每一個人聯系在一起。也許,每一個偉大的靈魂都是孤獨的。但也正因為孤獨的緣故,所以才可以想到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
偉大的靈魂決不是只裝著自個,而是裝著全人類?;揭鹊氖侨祟悾R克思要解放的是全人類,當然撒旦要滅絕的也是全人類。全人類,是一個什么概念?它雖然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但又超乎我們的想象。在我的理解中,全人類只存在于生命的延續中。正是因為有了生命的延續,我們才知道,有死去的人,有活著的人,還有未出生的人。死去的人,并沒有死去,因為在生命的延續中,我們知道他們曾經像我們這樣生活?;钪娜?,自然要活著,因為只有活著,才可能延續我們的生命。沒有出生的人,其實已經出生,因為在生命的延續中,我們分明看到他們呱呱墜地,茁壯成長,英武雄壯,直到姍姍老去。在生命的延續中,最為寶貴的自然是生命。然而,生命又太過脆弱。我們誰也不知道自己會在哪一個時刻,揖別如此美好的世界;但我們都知道“去也終須去,住也如何往?!睂τ诖嗳醯纳覀冇帜茏鍪裁茨兀空人麊幔窟@當然是很好的心態。但是,我們去拯救他,他卻未必能夠得救。我們可以拯救他肉體的生命,但未必能夠拯救他靈魂的生命。靈魂,并不是一個空洞的字眼,因為它貫注了生命的全部。所謂救世,自然要拯救生命,而生命的第一義,自然是活著。只有活著,才有所謂靈魂的救贖。我覺得,應該把救世的心態與救世主的心態區分開來。救世的心態自然有一副菩薩的心腸,是積極的,應該肯定的。但救世主的心態就不一樣了,在這種心態里有無限膨脹的個體欲望。說實在的,救世主很容易把自己擺到世界主宰這個地位上的,也就是說救世主很容易把自己等同于上帝。再也沒有比救世主無限膨脹的個體欲望更為可怕的了。其實,無論誰,包括救世主,只要無限膨脹自己的欲望,沒有不滅亡的。我想,喜歡救世主的人,不是很多;但擁有救世主心態的人,可是為數不少。其實,自許“支那第一人”的康有為,何嘗沒有以救世主自居呢?所以,我不喜歡他的《大同書》,里面救苦救難的宗教氣息太濃了,而對理想社會的設計,雖然達到了個人智慧的頂峰,但未嘗不也是愚蠢的頂峰。
(四)尷尬的自救
為什么講尷尬的自救呢?我的意思是說,自救在救世主面前是非常尷尬的。你想啊,如果人人都去自救了,那還有救世主什么事呢?人人自救,會把救世主給架空,而被架空的救世主就不成其為救世主了。不過,我覺得,把救世主架空,也是極好的事。其實,世界本無所謂救世主的;而所以要編排出救世主來,那也不過是處在苦難中人們內心的真實渴望罷了。救世主不是真的,但被拯救的渴望卻是真的。既然渴望被拯救,那為什么不掀起自救的巨浪呢?我說過的,即便救世主救人,也并不是事必躬親;他也是激發每一個人的潛能,讓他們自己拯救自己。但是,人們是非常自卑的,他們總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救世主那里。也就是說,救世主只是一個憑借;人們只有通過這個憑借,才能找回自己的信心與力量。必然有了毛主席光輝的照耀,革命的人民才有主張。如果沒有毛主席光輝的照耀呢?革命的人民是不是就沒有了主心骨呢?想來是這個樣子的。毛主席雖然不是救世主,但卻被當做了中華民族的大救星,那么救世主和大救星又有什么區別呢?好像區別不是很大啊。雖然如此,細微的區別還是有的。救世主,那是一副什么尊容啊。就是《封神演義》中的通天教主。也可以說救世主雖然打著拯救世界旗號,但是卻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而大救星,就不一樣了,他是人們心中永遠的希望,他給人民以力量,他與人民休戚與共。如此說來,救世主和大救星的區別就不是細微的,而是根本的。而這實際上,這區分也有胡謅的意思,那就姑妄言之吧。我在想,一個民族如果有了大救星,是不是什么也不必做了,只要等著得救就是了呢?顯然不是這個樣子。就像信神的,也不能光靠神保佑,自己也要動動手啊。一個民族的救星,說到底還是這個民族造就的。只要能夠掀起自救的巨浪,那所謂民族的救星,也就成了聾子的耳朵——擺設。每一個人的自救,是整體得救的條件。但是,單個人的自救,又是脆弱的,所以便需要民族的救星把單個的人凝聚成一個整體。一個凝聚在一起的民族,在整體上,就會成為一個神。但是,把無數的人凝聚在一起,又勢必會犧牲掉個體的一些自由。所以,要把一個民族凝聚在一起,那就是為了度過災難,闖過激流、險關。但是,當災難成為過去,是不是應該找回那些犧牲掉的個體自由呢?自救與救世,許多時候是矛盾的。對于救世的觀念,我們大致是認同的;但是,在救世的背后,同樣有著個體欲望的膨脹。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而救世,又會有多大意義呢?更何況,野心會淹滅救世本身。而自救,在大的救世觀念上,畢竟是狹隘的。但是,自救又是救世的基礎。譬如罷,一條般就要沉沒了,緊要的是先救出自己;只有救出自己,才有可能去拯救別人。如果自己都要靠別人來拯救,那又怎么去拯救別人呢?自救在救世面前是非常尷尬的。因為在我們的觀念里,救世非常的崇高、偉大;而自救呢,就不那么崇高,不那么偉大,于是覺得比較自卑。其實,自救本身,也是非常令人尊敬的。試想,你如果把自己拯救出來,那對于拯救別人的人來說,不是減輕了一份壓力嗎?當然,并不是所有自救的人,都那么自卑;只要自救,這本身就是自強的表現。但我們現在,好像過分地強調自救,而救世的觀念,變得比較淡漠了。就像許多知識分子在創作的時候,就不再講為工農兵服務,而強調寫作是一種自救,是靈魂的救贖。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是作家自己靈魂的救贖重要呢,還是更廣大的人民重要。當然,你可以提出折衷的觀點,即在為人民服務中,實現作家自己靈魂的救贖。但問題是,怎么做。我總覺得,無可奈何,沒有什么法子。為人民服務,是偉大的事業,但也可以成為空調的口號;靈魂的救贖,是知識分子的追求,但也可以成為無謂的標榜。自救所以是尷尬的,就在于它很容易被誤解為只顧自個,不管別人。我們知道,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舍己為人。在舍己為人的照耀下,只顧自個,是多么的卑微。但是,消除對自救的誤解,還是可以做到的。只有這樣,自救,才不會那么尷尬。
(五)最后的祈禱
所謂祈禱,自然有祈禱的對象、祈禱的內容。那么,我們對著誰祈禱呢?也就是對著上蒼祈禱,對著上帝祈禱。我們祈禱的對象,就是最高的存在。那么,救世主是不是最高的存在呢?可以說是,也可說不是。在心靈意義上,救世主確實是最高的存在;但我們又知道,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所以救世主便不是最高的存在。不存在的東西怎么可能是最高的存在呢?從毛澤東時代過來的人,會滿懷深情地說:“毛主席會保佑我們的?!钡覀內羲伎家幌?,便不免疑惑,毛主席憑什么保佑我們呢?憑他的在天之靈嗎?如果毛主席能保佑我們,但為什么也沒能保佑自己呢?如果他能保佑自己,那定會萬壽無疆的。既然萬壽無韁,可又為什么撒手塵寰呢?既然撒手塵寰,可為什么又成了永遠的神呢?雖然講走下神壇的毛澤東,可是在人們心目中,毛主席永遠是至高無上的。準備科學評價毛澤東的人,自然是要講“三七”開的?!叭摺遍_確實非常公允,三分錯誤,七分正確。人誰不犯錯誤呢?就是毛澤東,恐怕也不能吧。但是,毛澤東不同于其他歷史人物的地方,就在于他被神化了,甚至成了信仰。世界上有哪種信仰,能夠被“三七”開呢?在信奉者,任何信仰都是絕對正確的。不要在信仰方面講道理,因為所有的道理在信仰上都止步了。信仰是高于一切的。人可以有信仰,也可以沒有信仰。沒有信仰,算不得什么大錯,只要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就是了。其實,人生的意義并不定要從信仰中得來的。但是,從信仰中,求得人生的意義,也不錯。孫中山先生講過,由思想生出信仰,再由信仰生出力量。人們對毛澤東的信仰,實際上是由毛澤東思想來的。也正因為毛澤東思想是戰無不勝的,所以才有了對毛澤東的信仰。我們講對毛澤東的信仰實際上主要就文革而言的。當然,人可以說對毛澤東的信仰是個人崇拜,但即便真的就是個人崇拜,你能夠完全否定嗎?毛澤東在文革時期的思想,大部分已經被排除在了毛澤東思想科學體系之外。這是基本的歷史事實,不過,對于這歷史事實,可以有不同的詮釋。我總覺得特里爾先生那句話說得極有詩意,不過也讓人寒心。他說,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不過一句冠冕堂皇的話,這面旗幟,會高高飄揚,而且越飄越遠,直到人們從那褪了色的旗幟上,再也看不出它究竟寫著什么。毛澤東說,他一生只做了兩件事。一件是和反動派斗了那么多年,最終把他們趕到一塊島上;再就是發動了文革。很顯然,毛澤東是把文革作為自己一生事業頂峰的。他領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從而獲得了人民的擁戴,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在文革,他卻有了類似魯迅的悲涼的心境,他發現似乎什么都要重新做過,“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岡山”?!靶切侵?,可以燎原”,這是遷都時的盤庚說的,經過毛澤東的引用,馬上成了中國紅色革命的象征。實際上,文革的沖天大火,也是由星星之火引發的。但是,絕大部分人是不理解文革的。擁護文革的人,不理解;反對文革的人,同樣不理解。細細想來,真正能夠理解文革的,也只有毛澤東了。歷史的事實就是這樣,不理解文革的人,在擁護文革;而后來的事實則是不理解文革的人,在徹底否定文革。我們要思考的是,不理解文革的人,憑什么擁護文革呢?就是憑對毛澤東的信任,或者說信仰。那么,為什么不理解文革的人,又去徹底否定文革呢?想來,自然是文革所造就的災難與浩劫。擁護文革的人,和否定文革的人,是不是同樣的人呢?說不清楚,想來是有的。可以說,文革中,人們只知道擁護文革,而恰恰忽略了文革的真相,而文革后,人們只知道徹底否定文革,而恰恰忘記了文革的真相。文革早就結束了,斗轉星轉,又有誰還知道文革的真相呢?但是,文革的真相,就真的那么重要么?文革的全部秘密都在毛澤東那里。但是,理解毛澤東,就如同理解造物本身那樣困難。毛澤東究竟是不是悲劇的,現在還不好判斷。當然,悲劇的毛澤東,是可能存在的,那就是文革驚人的預見性被證實的那一天。然而,這種悲劇恐怕就不是毛澤東的悲劇了,而是后來者的悲劇。其實,講最后的祈禱并沒有用;因為多少年后,還是有人會祈禱……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在线观看国产免费一级AV | 在线一区十区精品 | 免费国产真实迷jian系列网址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在线观看 | 日韩一区二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