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科研的要義在于實施總目標下的分期推進戰略
田忠國
今天讀到一篇文章,叫“總裝稱:中國軍工科研系統落后西方50年”。讀后心情倍感沉重,因為,戰爭從來是不等人的,特別是不等你的科研系統先進了,武器裝備領先了,人家才向你開戰。
但是,建構創新能力強大的科研系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就需要:
一、站在全球未來發展的高度定戰略
軍事科研要立足于全球未來發展的高度制定戰略。因為,軍事科研的戰略高度是未來發展的標尺,也就是說,戰略高度有多高,才能發展多遠。當然,軍事戰略的高度是隨著科技文化的變化而不斷提高的。但有一個基本點不能變,即,在科技文化和戰略文化積累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科技文化和戰略文化。
由此可知,不斷創新科技文化和戰略文化的前提是保持管理的持續性,因為,沒有對創新科技文化和戰略文化管理的持續性,就沒有軍事戰略的逐步實現。
軍事科研戰略是個系統性問題,也就是毛主席在世時常說的,是個全局性問題。局部勝利只是系統勝利的積累,而系統勝利才是至關重要的,也就是最后決定性勝利。所以,系統與局部的辯證關系,決定了系統決定局部,但關鍵性局部對于整體系統具有決定性提升作用,比如,從系統戰略的角度說,戰機發動機只是個局部戰略中的小部件,但如果抓住這個局部(戰機發動機),就能帶動整個戰略系統的提升。
二、分時段目標,逐漸推進,做好技術積累
軍事科研戰略是個巨大的系統,它不僅僅是個與戰爭相關的問題,而且同政治、教育、經濟、文化融為一體。如果為政者不能從政治、教育、經濟、文化戰略的高度看待軍事科研戰略,軍事科研戰略就基本是死定了。因為,政治、教育、經濟、文化戰略是軍事科研戰略的土壤,是軍事科研戰略的本源和基礎,離開政治、教育、經濟、文化戰略而談軍事科研戰略,無疑是刻舟求劍。
所以,我稱軍事科研戰略為系統戰略。
在這個系統中有:
1、系統分項;
2、長遠目標;
3、想象項目目標;
4、預研項目目標;
5、項目分期目標。
在系統分項中,又以重點項目為主。什么是重點項目呢?以一點而帶動系統整體發展的項目,我稱之為重點項目。軍事科研項目要以高點帶系統,所以,立項是個巨大的軍事科研系統戰略工程。在逐步推進的過程中,完成文化與技術積累。
三、構建全局系統同步互動平臺,避免條塊割裂影響整體推進
相關資料證明,我國軍事科研受條塊割裂影響嚴重,一是影響技術進步,二是影響整體推進。所以,重新建構管理系統,構建同步互動平臺,就成了我國軍事科研管理的當務之急。
建構同步互動平臺的核心是系統內部平等共享。
平等共享是社會主義管理的首要內容。前三十年科研之所以取得令世界矚目的成果,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激活了全國人民共同創造潛力和有一個系統同步互動平臺,也就是毛主席常說的,集中力量打殲滅戰。后三十年的事實證明,條塊割裂是中國科研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一位叫張小鼐的先生在文章中一再聲稱,中國后三十年成績巨大,不得批評后三十年的錯誤,借以打擊不同觀點者(他們所謂的毛左),推銷美國的價值觀。
其實,成績是社會發展積累的必然,并非代表決策的完全正確,因為世界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決策是完美無缺、天衣無縫的。而空殼國家的形成,恰恰證明決策的錯誤。一個空殼國家是最脆弱,脆弱得不堪一擊的國家,也是危機四伏的國家,這是一。其二,鞏固成就的前提是發現錯誤、批評錯誤、剔除錯誤、糾正錯誤,如果反之,再大的成就也會毀于一旦。其三,一個國家的發展,是綜合文化積累的必然。1949年建國后,中國建立的是社會主義文化,其中包括政治機制和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價值機制。用敵國的價值觀解構己國的價值觀就是毀滅己國的行為。當然,文化有交流、有學習、有融合,但其前提是為了鞏固己國,而不是幫助敵國毀滅己國。一個國家的主體價值觀是這樣,一個國家的系統管理模式亦是如此。其四,毀滅了主體價值觀,就毀滅了一個國家的系統管理模式。其五,制度機制源于思想,一個國家有什么樣的指導思想就必然有什么樣的制度機制。中國只有搞清楚了以上問題,才能在軍事科研和其它各層面建構同步互動平臺,激活全民共同創新潛力。
全民共同創新潛力激活了,中國社會還愁不和諧、不發展、不強大嗎?
四、科技發展是個文化積累的過程
科技發展是個文化積累的過程。所以,創新文化是科技發展的前提。有人可能說文化就是文化,它與科技發展和科技本身無關。其實,對于這個問題愛因斯坦早有論述,持此論者讀一下愛因斯坦就可以了,不用我在此多費唇舌。
一次陳赫先生在我一篇文章后留說,西方幾位著名的科學家告訴他,他們的創造并無新奇之處,因為,他們所有科學發現都是對中國古典哲學和古文化的重新解讀。陳先生告訴我,他一直困惑西方的大科學家為什么那么說,讀了我的文章他才明白,原來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座取之不盡的寶藏。后來,一位叫宗良的朋友說,世界上只有偏執狂才能成為真正的專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因為,只有偏執狂才能對某個方面做深入的研究。
但中國后三十年,在權力剝削階級和美國在華“文化別動隊”否定了文革后,中國走了一條專家治國的路。專家治國,說穿了就是由偏執狂治國,而且是商人思維的偏執狂治國,其結果如何呢?商人治國必盜國,無私者治國定安寧,因為,無私者以國泰民安、人民大眾共同創造、平等分享創造成果為利潤;商人以占取財富為目標。但以占有財富為目標,使人短視而弱智,因為,錢眼太小,離開利潤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科技文化高度是未來發展的瞭望臺,也就是說,你能在科技文化的高度站多高,未來科技就能發展多遠。從這個角度說,軍事科研一是個戰略高度問題,二是個戰略制定問題,三是個戰略管理問題,四是個系統機制激活全民創新潛力的問題,五是個教育與文化融合、創新的問題。
這五大問題形成了一個國家的整體系統,而軍事科研不過是這個巨系統中的一部分。
2010-3-7
附:
張小鼐:謝了,大作已讀,各自理解,彼此同胞,我不是美國人,也不是美國的“文化別動隊”,這一點我倒要說一下,張小鼐即日。
田忠國:先生稱先生不是文化別動隊成員,這也可能,但先生的觀點與美國在華的“文化別動隊”成員的觀點如出一轍,所以本人認為這就需要反思了。因為,“文化別動隊”的思維模式是可以復制的,也就是說,可以使不自覺的自覺捍衛,并推行美國肢解中國戰略,這是一。其二,“文化別動隊”成員似乎都是中國人,因為他們擔負著肢解中國和殂殺毛左的重大責任。其三,先生對政治改革的吁求,恰恰是“文化別動隊”成員的奮斗目標:在特色的名義下,徹底摧毀黨在前三十年確立,得到全國人民擁護的執政思想、執政理論。試問先生,這是政見不同的問題嗎?如果是政見不同,先生又怎么會借刀殺人,志在清除堅定不移的堅持立國思想、立國原則的人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