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道統則無萬世太平
宋大琦
世界上大多數民族有宗教信仰,所信仰的造物主不論叫上帝還是真主,是高于俗世的帝王的,帝王只是一時的“實然”,他要怎么做下去,還有個“當然”來制約他。中國古代沒有宗教的主宰,但是有“天”,有孔孟之道,天是超越的象征,而孔孟之道是其實際內容。可見,世界上所有的悠久文明,都有高于政治的道統,政治的合法性來自道統的認可,而不是政治壟斷道統——如果政治壟斷道統,就成了勢高于理,道統也就不成其為道統了。
古代的帝王即使功業很偉大,只要思維還正常的總對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統治集團的局限性,更大地說是對人自身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認識,自從工業革命以來,人類的自大日甚一日,在政治領域也有明顯表現,表現為“無法無天”,沒有超越的監督者、引導者,活著的強者的意愿本身就是真理,政治兼并了道統。結果是什么,可想而知,一看便知。在西方,尼采宣布上帝死了以后,早期受基督教影響的“天賦人權”等理想主義的色彩消褪殆盡,人權就成了赤裸裸的集團財產利益,大國交往、政黨競爭直接言利——“這符合我們的利益”,資本兼并了道義,更兼并了道統,在另外一些地方,政治直接宣布自己就是道統,道統失去了超越性、獨立性,總之,道統消失了,政治利益直接或間接兼并了道統。在這種情況下,怎么能有長期的太平呢?沒有獨立的超越的道統,等于強者就有理,存在即合理,人們之間不論訴諸民主,還是訴諸權威,實質都是訴諸力量對決,都是分裂之道,而不是求同之道。簡單地說,一群人在一起爭論一事件的是非,必然要有超越于私立之上的共同是非標準,否則豈不就是“立場不同,觀點就不同”、“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那還有什么是非?或者就是勝利者的是非就是是非,就是強權即真理。然而世事易變,強權未必能持續強權,人人想成為強權,此世必然表現為短暫的高壓和長期的動亂。
道統,其實也就是政治學者常說的政治合法性問題,這個社會要有一種標準,政治要按照這個標準做,從這個標準中獲得合法性,而不是政治來規定這個標準。這個標準應當是長期穩定的,超越與現實之一得一失的,唯其能超越于現實的一得一失,所以才能是長期穩定的,這就是道統。在傳統社會,儒學長期擔任了道統的責任,在新中國的前幾十年,馬克思主義也曾承擔了道統的責任,但馬克思主義很快被異化,被現實政治吞并,不再是超越的、公共的,而成了欽定的、私有的,所以它很快就失去了承擔道統的能力。現在,國家要強盛,文明要復興,缺很多東西,而最缺的,就是長期的合法性說明,就是理直氣壯地強大起來的說明。所以必須建立自己的道統!一個沒有自己道統的國家,不可能有長久太平,不可能真正屹立!
(轉自儒學聯合論壇網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