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錢老生前的這一問已然成了中華大地著名一問。現在溫總理已經著手培養優秀人才,特別是拔尖人才了。錢老不問還好,一問倒把晚輩陷入了深深的恐懼之中。也許中國又將演繹南轅北轍的故事了。
世間滄桑,變幻無常,一切皆已今非昔比了。曾經是一江春水向東流,如今卻是西風正烈,百舸爭流。
自網上搜集:自1985年以來,清華大學高科技專業畢業生80%去了美國,北京大學這一比例為76%。清華大學畢業生去向:最差的本校讀研,中等的外企工作,好的公費出國讀研。據統計,從1978年改革開放至2006年年底,中國的出國留學總人數為106萬,而歸國人員卻只有27.5萬。有數據表明,不光放棄高考赴海外讀書的高中生明顯增多,辦理赴海外讀高中的學生也比往年增加了兩到三成。《人才戰爭》一書更是大聲疾呼:中國已經是目前世界上數量最大、損失最多的人才流失國之一。中國耗費了大量教育資源所培育出的人才,最后卻要為一些發達國家服務。中國社會科學院發表的《2007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也表明,中國目前已是全球人才外流最嚴重的國家。
歸者如何呢,且看張磊,胡士泰之流。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捐款風波,海歸張磊,中國中部長大,曾是高考狀元,在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后來到耶魯讀MBA,獲得國際關系碩士學位后,創辦了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Capital Management (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竟是以橫貫耶魯管理學院的一條道路命名的,他向只教他三年的世界著名的財大氣粗的耶魯大學捐贈888萬8888美元。他這一捐捐出的不僅僅從中國賺走的美元,還捐出了中國人民最寶貴的吉祥,8888888。而對教他育他15年并將他培養成狀元郎的在這個世界上默默無聞并且還很貧弱的各個母校卻未見一分一毫的表示。
更有北京大學畢業的胡士泰,后去澳大利亞留學,畢業后任職澳大利亞鐵礦石企業力拓公司上海首席代表、力拓中國區哈默斯利鐵礦業務總經理,并入澳大利亞國籍。就這么一位曾經的北大才子胡仕泰,從他的祖國為他的主子卷走了7000億的財富。
看到這一切,令人不寒而栗。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春秋戰國時期的范睢、張儀之流,果真培養出了大師級的人才,中國豈不危哉?
如此韜光養晦甚好,錢多,人傻,至少追比北宋之繁華、南宋之長久。
錢老,晚生并非對您不敬,只是您的這一問恐怕要事與愿違的。
回首錢老當年,您學業大成,風華正茂之時,放棄美國優越的工作、生活環境,歷盡千辛萬苦,百折不撓,胸懷對祖國的最美好的憧憬,身藏強國強兵之絕技,毅然回到了多災多難,一窮二白的曾經養育您的這片土地,為我們這個苦難的中華民族的強盛嘔心瀝血,鞠躬盡瘁,臨終前還念念不忘祖國的教育事業,真可謂感天地,泣鬼神!
錢老,您的功勛將永垂千古,您的精神將萬世流芳。
錢老,一路走好。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shijian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